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渠道拓展”四条路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就业迷茫"直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而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顽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的原因。正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创新教育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改变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从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精细化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与行业和企业界广泛联合,走产学研协同育人之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高校要从课程设置、就业意识培养、就业方法指导、铺设实践平台等方面全方位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涯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应以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形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机制,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着手,构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的"四阶段、五模块、六平台"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生涯发展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形成完美的无缝对接。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问卷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道德品质、实践能力、期望值、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调查结果,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能力培养、就业导航教育等五个方面提出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提出了应从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个性培养、重视大学生品格养成、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六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就业困境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除了客观上就业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构性就业难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非专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从实际情况看,非专业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的"短板".在考察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非专业知识素质等四种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非专业素质基础上,提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展全程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健全非专业素质考核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出现就业难的"瓶颈",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失是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民办高校必须通过更新和落实办学理念,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打造学生就业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趋势逐年走低及用人单位的门槛要求逐步提高,造成了大学生求职竞争现象日趋剧烈。调查得知: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找不到理想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软能力"不足。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软能力"教育和培养,应该成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从用人单位选拔高校毕业生的标准和要求入手,分析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软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以给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就业意识不成熟、所学专业与市场脱节、面试能力较差和实践能力较差。从原因来看,一是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二是就业制度方面的原因,三是高校扩招方面的原因,四是培养模式方面的原因,五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鉴于此,可以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的选才理念和选才方式方法的问题等,但从就业的主体——大学生来说,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就业能力偏弱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学班级建设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有其特定的作用。班级建设目标的设定、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等,对就业能力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班级建设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扩招惹的祸,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就业能力不高.在阐述南方A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同时,通过分析该校农学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和经验,就更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强调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并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的今天,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日常教育和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中,作者介绍了所在学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三种做法,即: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开展"三自"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充分的就业准备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培养的意义入手,结合赤峰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从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及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石.传统的教育重在强调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性的思考,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动手实践能力弱,沟通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开发其潜能、提高就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提高效益和提升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办法,高校"供给侧"改革应当注重教育供给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存在诸多困难,而"供给侧"改革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为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制度环境;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社会舆论氛围和自身意识,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马益平 《考试周刊》2013,(69):167-168
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和恋爱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出发,剖析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指出加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出发,客观审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在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相应对策和思考,以期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挖掘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西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剖析西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在西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从解决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职业道德问题、职业生涯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多个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西部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