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部长摇了摇头。“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忙更正。部长摇头。“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部长摇头。“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部长摇头。“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部长又摇头。“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选自《中学生数语外》2003年第2期责任编辑/同 时文艺评论家和部长@佚…  相似文献   

2.
有朋友问我,写小说有没有什么技法?我回答说,好像应该有吧.不过,我是没有翻过那类书的。他十分惊讶:那你的小说又如何写呢?我说。一旦有了创作冲动,脑子里有了人物形象或者是故事梗概.我就写了。真的,我弄不明白那些“技法”从何而来,也从来不往自己的小说上套。我喜欢无拘无柬,轻松自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研究小说技法,是文学教授和评论家们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当我问他们是否给儿子讲过“身体的权利”时,他们都茫然地摇头,还反问我说:“什么是身体的权利?”这就是他们的盲区。  相似文献   

4.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7,(25):40-42
有朋友问我,写小说有没有什么技法?我回答说,好像应该有吧,不过,我是没有翻过那类书的。他十分惊讶:那你的小说又如何写呢?我说,一旦有了创作冲动,脑子里有了人物形象或者是故事梗概,我就写了。真的,我弄不明白那些"技法"从何而来,也从来不往自己的小说上套。我喜欢无拘无束,轻松自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研究小说技法,是文学教授和评论家们的事。  相似文献   

5.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小动物更为孩子们所喜爱。《比尾巴》和《雪地里的小画家》皆是以小动物为题材而精心编创的姊妹篇儿歌,被选入人教版实验教材有数年。创作理论告诉我:成功的作品是“改”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创作经历也验证了“文章不厌百回改”这一真谛。先谈《比  相似文献   

6.
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得出”,从而去逐渐“写得好”,我感到培养学生“生活感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培养学生自觉的实践“生活感受能力”。学生的作文虽然不是创作,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创作”本领。因此,“生活是源泉”对作文来说,同样是重要的,是学好作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教师尽管反复讲过要“热爱生活”、注意“观察”之  相似文献   

7.
小说《暗夜行路》是日本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问世,即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旨在运用弗洛伊德的"死的本能"及其相关理论,对小说主人公时任谦作进行深层的精神剖析,阐释他的内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暗夜行路》具有某种再现人的"死的本能"的寓言意义。  相似文献   

8.
1979年,作家孙犁在与一位评论家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中说:“这本书对我说来,似乎是不祥之物”。而对我们来说,这“不祥”已不是作家所说的那些原因了,因为即使在今天许多评论家的眼里,孙犁也仍是一位“不跟人家跑”,不人云亦云的作家,并公认《铁木前传》是独特的不用现成公式和口号来创作的典型。然而事实上,正如恩格斯说的:“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  相似文献   

9.
深夜,电话铃突然响了。维力斯警官拿起电话,说:“G市警察局,请讲!”“这里是利马公寓。警官先生,我们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抢劫案!”“我马上到!”维力斯警官挂了电话,赶往出事地点。利马公寓门口,打电话的人正在等候。他对维力斯警官说:“我是这里的夜间值班人。一刻钟前,这楼里  相似文献   

10.
旅客名单     
豪华客机上,非洲食人族的小国国王也是乘客之一。空中小姐询问:“先生,你的午餐想吃什么?牛排好吗?”国王摇头。空中小姐又问:“鸡排好吗?”国王仍摇头。空中小姐问:“先生,你究竟想吃什么?”国王说:“请拿旅客名单来给我看看……”旅客名单  相似文献   

11.
我正在读初二,大家都说“初二是关键”。近来我的科学成绩越来越差,而写作兴趣却越来越浓。我真心喜欢写作,但有同学说,现在写的这些,等长大后再看,你会觉得很幼稚,不如不写,也有同学鼓励我继续写下去。我有点想打退堂鼓,您说是写好还是不写好?佳如说“初二是关键”一点儿没错。在初二,我们要学习各科的许多核心知识。比如数学,开始出现一次函数,这是继方程后又一个重要的知识模块,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次函数学透  相似文献   

12.
轻尘 《家庭教育》2011,(5):24-24
儿子在看《明朝那些事》。看着看着,他突然说:“妈妈,当年明月写得太精彩了。你能写得跟他一样好吗?”我怔了一下说:“他读了大量的古书古史,为写这本书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我做不到他那样,不能写出像他一样好的作品。”儿子不吭声了。又过了一会儿,他合上书,盯着封面上的题字问我:“你能写得这样美吗?”我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3.
公仆警察     
聂茂 《神州学人》2003,(9):39-40
阳光像一桶金,倒在我的窗口上。我探 头一看,外面鸟语花香,天空蓝得像水洗过的玻璃。天气真好!心情真好!我打开电脑,正准备大干一场。突然有人喊门,声音老大。是哪个熟人,这么老大早“撞进”我的领土?因为一般人不会这么“没礼貌”的。开门一看,竟是邻居的邻居露斯女士。出什么事啦?我问。露斯连连摇头,一副乱糟糟的样子。她说,先借个电话用用再说。她打的竟是我们管区警察的免费电话。露斯对着话筒大声嚷道:“我的门锁上了,进不去。快来帮忙。什么?十分钟?为什么要那么久?我要上班去呢,五分钟?行。我等你们!”放下电话,露斯这才说,昨晚看了…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才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5.
从师范毕业,手执教鞭不久,校长就安排听我的课,讲《在炮兵的阵地上》。这急坏了我:读课文,阅参考,查资料……整整一天,总算理出了个头绪。不曾想,课上,一学生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国防部长是多大的官?”由于事先毫无准备,我絮絮叨叨讲了近20分钟。结果,一堂课在仓仓皇皇中结束了。事后,我的“搭档”高老师拿过一本《山东教育》问我道:“崔,这儿有位无言的教育家,你拜访过没有?”我惭愧地摇了摇头,接过书埋头读了起来。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一篇篇“名师课堂教学赏析”、“优秀课例展示”。我一遍遍读着,一遍遍想像着他们精彩的教学情…  相似文献   

16.
标准答案     
有一天,我考朋友一个脑筋急转弯题。我问: “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朋友顿了顿问: “当时天黑了吗?”我说:“没有天黑。”朋友回答说: “如果天黑了,连人都看不见,自然看不到沙滩上的脚印。”朋友说得有点道理,但我摇头说不。“那么,是黄昏的时候吧?”朋友接着问。我有点不懂,问: “这有什么关系?”“如果是黄昏,开始涨潮了,潮水就把脚印冲刷掉了。”  相似文献   

17.
白马非马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则诡辩.牧马人对学者说:“我的这匹白马是世界上真正的马!”学者摇了摇头:“你的这匹白马根本就不是马!”牧马人以为学者在开玩笑:“你说我的白马不是马,难道是头牛?”学者答:“白马非牛是对的,白马即马却错了.”牧马人问:“那是为什么呢?”学者反问道:“如果你的这匹白马也称马,那么天下的马称什么?”牧马人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同学们,你听清楚了没有,牧马人与学者辩论的焦点在哪里?——高中数学第1讲可从这则诡辩讲起:牧马人所说的马是“马的个体(元素)”,而学者所说的马是“马的群体(集合)”.白马非马@万尔遐…  相似文献   

18.
<正> 新时期文学的振兴,以小说的卓异引人瞩目,流派之多,风格之异都是前所未有的。于是,有的评论家便追根溯源,说这是我国古代小说意识的新觉醒与再肯定。如由汪曾祺、阿城、何立伟、贾平凹等的作品,溯及老庄寓言、六朝老怪以及唐人传奇、宋代讲本。由此又引出了我国古代小说自觉意识究竟完成于何时的研讨。 这无疑是个有着现实意义的课题。对这一问题,鲁迅先生早有明确论断,他一方面说,六朝人“非有意为小说”,另一方面又肯定,“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近读王启忠同志大著,他肯定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自觉完成于六朝。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今陈管见,请予批评。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小说具有鲜明的悲剧意识。“感伤”是贯穿其文学全程的“情结”,成为作家本人俯视众生、关注人性的一种总体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深入理解施蛰存其人及其作品,把握好“感伤”是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探讨施蛰存小说文本层面上所表现出的感伤,可以透视作家本人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开中国现代的白话小说之先河,从思想和艺术方面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柱成就卓然的丰碑。这,应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如果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还有另一个侧面。由于它毕竟是早期的东西,必存在着不够成熟的一面。关于作品特征上的这一侧面的问题,实际上,鲁迅先生自己也一再实事求是地表白过,他曾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的。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