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1997年,《图书馆建设》庆祝创刊20周年并出版100期时,我写了一篇短文《迎接〈图书馆建设〉的第三个十年》(发表于《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6期)。去年,在海南过冬的时候,接到毕红秋的电话,力邀我为30岁的《图书馆建设》写点儿东西,我这才意识到当初迎接的第三个十年已悄然而过了。  相似文献   

2.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从这年我在《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开始做编辑工作,自然对业内期刊尤其  相似文献   

3.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  相似文献   

4.
殷晓彤同志在《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殷文),与我在《图书馆建设》(1996年第4期)上发表的"图书主题的重复标引及MARC格式"一文进行商榷.书辞宜答,笔者谨就殷文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作一答复.  相似文献   

5.
在排名较为靠前的省级图书馆学术刊物中,《图书馆建设》一直是我所喜欢的刊物之一。早在1980年代读研时,该刊就采用过我的稿件《社科文摘生产宏观控制的几个问题》,那时我的研究方向正是社科情报。毕业留校后,该刊人物栏目采用过我对陈誉先生的采访——《他选择了图书馆教育》。而该刊给我印象最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1990年底,当时我收到《黑龙江图书馆》编辑部寄来的一封信,信中附有文榕生先生的  相似文献   

6.
文献编目领域中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引与编目"是《图书馆建设》常设的栏目,为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园地。在《图书馆建设》办刊30周年之际,对国际编目领域的一些重点课题进行回顾,有利于中国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把握机遇,跟踪国际发展新动向,提出自己的观点,积极走国际化的道路。这些重点课题包括:《国际编目原则》、《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资源描述和检索》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目控制的未来报告》。  相似文献   

7.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苏州独墅湖图书馆支持媒体:《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情期刊联盟网"西学东渐"曾在近现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客观上推动了近现代图书馆的嬗变以及现代意义的中国图书馆学的建立。如何合理借鉴、移植、消化国外图书馆学的思想理念、方法工具和学科实践,增强国际化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落实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会议和中央党校校委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规划》等文件,推动全国党校图书馆以"三大文库"为中心的数字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图书馆建设》杂志也迎来它的创刊30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项事业进展巨大。《图书馆建设》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也一路尽展才华,取得佳誉。在纪念改革开放辉煌伟业的时候,图书馆界同仁庆贺《图书馆建设》30岁,恰如观晴海寄意于一翔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将"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那么毫无疑问,今后《图书馆建设》争渡飞翔和展拓进击的天地会更宽、更广。  相似文献   

10.
1 贯彻《规程》的工作思路 近年来天津市河北区小学图书馆建设取得长足的进展.自1996年开展贯彻原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以来,全区60余所小学,有11所小学图书馆成为"合格图书馆".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我馆的实践学习贯彻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介绍了长治医学院图书馆通过学习、研究新《规程》并运用于工作的实践.从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引进人才和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特色资源、创新服务、加强硬件设施等方面入手,全面贯彻落实新《规程》,大力推动图书馆事业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初见金恩辉同志新著《寻根集》(1998年8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我有些纳闷:莫非这位以文艺理论起家而学图书馆、干一辈子图书馆的中国作协老会员,继50年代中的《灯下漫笔》后(时称"黑文"也),又重操旧业,推出一本新文艺评论随笔?而我于此"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5日,时值冰城初春,我的研究生导师蒋永福教授带我来到黑龙江省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编辑部,原以为是拜访,没想到成为了我职业生涯的开端。那时适逢《图书馆建设》创刊三十周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编辑部工作量大增,人手短缺,我作为实习生有幸参与其中。初到编辑部,一摞稿子、一台电脑,从稿务工作做起,每天登记稿件、专家送审、解答咨询、与作者和读者邮件往来,常常手忙脚乱,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求学期间,就对家乡的这本刊物有所耳闻,只不过那时刊物还没有更名为现在的《图书馆建设》(以下简称"《建设》"),而是称作地方特色甚浓的《黑龙江图书馆》。后来大学毕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方有机会与当时的赵世良老先生以及夏国栋老师等一些刊物的编辑人相识。在刊物创刊10周年前后,又  相似文献   

15.
先要交待这个补字.补的对象是做为《图书馆建设》(双月刊)1992年增刊的《黑龙江省图书馆开馆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但此增刊有两种版本,姑且分别称之为简本和全本.简本共200页,全本则332页.两者的前200页内容完全相同,而所增的132页就是赵丽珠等编的《黑龙江省图书馆馆志》.该志分为大小不等的十二个部分,我要补的直接对象就是其第六部分"情报服务"中的"[馆编]主要书目、索引一览表",所以此事仅涉及增刊的全本.  相似文献   

16.
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精心策划、编著,汇集众多名家学术思想之精华的"名家视点"系列丛书第2辑的5个分册《图书馆学情报学名家研究进展》(定价:30.00)、《情报学研究与情报工作进展》(定价:45.00)、《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定价:45.00)、《图书馆法与图书馆建设》(定价:45.00)、《国民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定价:35.00)已与海洋出版社合作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建设》2015,(1):20-25
1权利研究2000年6月李国新出版《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一书,其中以专门章节介绍了日本"图书馆自由"的含义与原理、日本"图书馆自由"运动的历史进程等相关内容。2000—2002年李国新相继发表《论图书馆的法治环境》、《日本的"图书馆自由"论述》、《日本"图书馆自由"案例研究》、《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四篇论文,集中表达了对图书馆权利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受访人小资料李东来,198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被分配到辽宁省图书馆工作,历任辅导部副主任、自动化研究室副主任、馆长办公室主任、现代技术部主任、馆长助理,1996年任副馆长。2002年被聘任为东莞图书馆馆长。1995年被破格提前晋升为副研究馆员,2000年晋升为研究馆员,获文化部或省行业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2007年1月"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与协同发展模式"获国家文化部第二届创新奖;主编有《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继往开来——东莞图书馆75年》、《城市图书馆建设文集》、《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市民学堂》等;现为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委员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届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9.
1979年第一期的《图书馆学通讯》(《中国图书馆学报》的前身),曾刊载了一篇后任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先生的《我国图书馆网建设初探》。文中列举了美国俄亥俄州有600多个分馆和90多辆汽车图书馆,“平均2500人一个分馆”,作者同时提出,“但在我国,我认为却不能走由大型图书馆广泛建立分馆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图书馆建设》创刊30周年,堪比而立人生,我称他是一个前行万里、笃定从容的行者。十年岁月,如流如歌,《图书馆建设》迈入不惑之年,我方敢称他为黑龙江乃至中国图书馆业界一个传道解惑的智者。——因为他汇集着地北天南仗义疏"才"的业界大侠——专家编委们的智慧和关爱,如我敬重的师友李国新、范并思、程焕文、王子舟、吴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