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鉴于众多学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碳税对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和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本文首次从供应链的视角建立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模型,分别讨论了碳税政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二氧化碳减排和定价策略,以及税率对单位产品二氧化碳减排量和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税政策下单位产品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和销售价格不仅依赖于碳税税率,还与其初始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供应链的决策方式有关。此外,碳税政策下分散式决策存在"双重边际效应"问题,于是通过两部定价合同实现了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相应的结论,并就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减排效率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溢出率、减排研发合作行为和最优补贴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卫军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60-1164
通过建立一个关于政府和双寡头的三阶段研发-补贴博弈模型,在征收排放税的条件下,分别对合作和不合作减排研发的政府研发补贴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在补贴条件下,合作研发情形下的社会福利比不合作情形下要高;产业的溢出率较小时,企业进行研发合作会比不合作获得更多利润,而在产业的溢出率较大时,则刚好相反;(2)在补贴条件下,当产业的溢出率较小时,企业选择合作研发行为;当溢出率较大时,企业选择不合作研发行为。针对不同的减排研发合作行为有不同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投资“市场失灵”、政府补贴“退坡”问题,引入产业内补贴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补贴政策下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策略。研究表明:在有政府补贴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既有政府补贴又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府的补贴比例、产业内补贴比例和传统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均正相关,同时行业内补贴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无政府补贴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当补贴比例小于某一值时,产业内补贴才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无政府补贴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是企业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致使企业的RD投入低于期望的最优水平,政府应对其进行补贴,但是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存在明显差异,政府应制定差别化的最优补贴率,并引导企业在RD竞争或RD合作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主要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以企业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市场结构的差异,着重考察4种不同市场结构下政府的最优补贴率及其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的最优补贴率为1,不管企业之间的研发方式如何(RD竞争或RD合作),都不会对最终的研发投入水平产生任何影响;而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政府的最优补贴率为0.33,由于市场上仅有1家企业,因此不存在RD竞争或RD合作的选择问题。(2)在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的最优补贴率应随企业数量的增加、溢出效应的增大而增大,即竞争越激烈、溢出效应越高,政府越应提高补贴率;而企业之间的研发方式选择主要与溢出效应有关,若溢出效应小于0.5,则企业应选择RD竞争;若溢出效应大于0.5,则企业应进行RD合作;若溢出效应等于0.5,则两种研发方式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徐琪  范丹丹 《软科学》2017,(9):53-58
针对季末剩余和废旧品两类产品,建立了碳税约束下的供应链基本决策模型;对季末剩余产品,研究了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优化决策;对废旧产品,考虑回收和技术更新改造两类低碳补贴情形,探讨了面向低碳的最优订购策略;最后,建立了回购与补贴政策联合时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表明:碳税可以起到降低碳排放的作用,但对某些利润空间较小的行业,仅依靠碳税政策可能导致效益降低而使企业发展困难.因此,将季末回购和废旧品回收、技术革新补贴策略相结合的供应链低碳策略,可以实现减排和经济利益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税收返还机制下碳税征收的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CHUGE模型),采用在生产环节征收渐进碳税的方式,设置了碳税不返还、所征碳税用于降低要素所得税、所征碳税用于补贴个人消费者、所征碳税用于补贴企业消费者四种模拟情景,对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税收中性原则,亦即将碳税收入用于降低其它税收时,宏观经济受损程度均低于将碳税收入作为一般财政收入时宏观经济的受损程度;从减排的角度出发,不采用任何税收返还方式时减排效果最好;综合对经济的影响和减排效果来看,碳税收入用于补贴企业消费者是最优的税收返还机制.能源产业以及高能耗产业的产出会因为碳税的开征而下降明显,劳动力密集型的低能耗产业受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键  邱国斌 《软科学》2011,25(9):48-53
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与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价格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非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比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增加更快;企业销售额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合作情形下销售额的增速更大,所以,补贴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企业利润随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合作情形下利润增长更快,补贴政策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高于非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且政府补贴越大,合作比不合作多带来的利润越大,企业更加愿意合作。  相似文献   

8.
展进涛  邵兴娟  徐萌 《科研管理》2019,40(4):103-111
政府创新补贴是一国扶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是促进农业企业的R&D投入杠杆效应而非形成补贴依赖,但补贴绩效如何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手工方式从涉农上市企业公开披露信息整理出的2012-2014年三年样本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农业企业R&D投资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涉农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应显著,但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涉农企业的绩效增长短期对主营业务R&D投入会发生杠杆效应,但长期来看效应微弱,R&D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补贴依赖倾向。此外,涉农上市企业内部治理与经营水平也是影响政府补贴对R&D创新投入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从政府补贴的资助对象、方式和监管补贴用途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勇  陈通 《软科学》2011,25(6):25-27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相似文献   

10.
聂华林  周建鹏  张华 《资源科学》2011,33(10):1906-1913
能源类企业是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如何减少这类企业的碳排放量是衡量政府碳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代表性能源类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模型,分析在不同的碳税政策情形下,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分析表明:①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取决于...  相似文献   

11.
从供应链视角,考虑政府补贴,构建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港航企业集中决策、分散决策情形下的减排决策问题。结果表明:(1)在供应链结构决策上,集中决策下的港航供应链定价低于分散决策下的定价,而总体利润和排放量则高于分散决策下的。(2)在减排技术决策上,当补贴在适当范围内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此时港航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可实现排放控制,港航企业与政府双赢;而当补贴较低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但此时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而当补贴较高时,港航供应链采用岸电技术,但此时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邵必林  胡灵琳 《科研管理》2021,42(11):171-181
   绿色供应链已成为政企谋求合作的新焦点,而政府如何制定恰当的补贴政策有效引导供应链绿色化以及企业面对政策导向如何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是实现共赢的关键。为了深入探究政府与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策略选择的动态过程,客观揭示绿色供应链各方利益主体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为政府合理制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并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仿真,明晰了关键因素对绿色供应链政企参与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参与绿色供应链的行为博弈存在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利益双方的参与意愿互相影响,政府积极的补贴政策、合理的补贴力度以及企业良好的绿色管理水平、绿色成果质量,对绿色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政府补贴存在有效区间,要合理把握力度防止因企业滋生逐利心理而出现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在创新投入补贴和创新产品补贴条件下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两种创新补贴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创新投入补贴还是创新产品补贴,补贴标准的提高均会导致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反则反之;在不同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差额条件下,两种创新补贴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显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宋之杰  孙其龙 《科研管理》2012,33(10):80-89
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研发补贴与污染排放税收下的企业研发模型,研究了减排目标下企业的最优研发水平、最优研发补贴和最优污染排放税收。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污染排放税收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和产量的提高;研发补贴不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排挤效应",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需控制在社会可接受收的范围内,否则,企业的生产活动会被政府停止。  相似文献   

15.
李晋  沈江  傅利平 《科研管理》2020,41(12):184-194
 针对政府补贴政策及其激励机制能否缓解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融资约束,并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和研发投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序贯博弈模型进行政策仿真分析的新方法。其方法特点在于能够借助数据仿真来研究不同情景下的政府、企业以及融资机构之间的关系,对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合作博弈行为进行刻画,并给出了采用数据空间阈值进行判别和界定的新模式,从而使政策分析更具普适性和可选择性。此外,本研究讨论了补贴政策及其激励机制的动态性问题,提出可以通过改变企业以及竞争者的收益函数来改变双方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成长的生态圈的观点。在政策建议上,根据仿真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及其相应反馈、采取动态可调整的补贴分配方式、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行为画像”的精准辨识与决策来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2—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的规模与连续性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研究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政府补助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规模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政府补贴的连续性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调整企业研发补助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丁慧平 《资源科学》2019,41(2):326-337
作为中国环境治理思路由“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转变的具体实施路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雾霾防治等方面得到推广。针对政府如何制定切实可行政策鼓励燃煤电厂实现达标排放、燃煤电厂如何选择清洁发展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煤电行业烟气治理为研究对象,从绿色供应链的视角,分别构建在4种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燃煤电厂采用自身投资运维、第三方治理2种模式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分析。结果显示:规制、激励政策同时实施能帮助燃煤电厂升级为绿色电厂;因提供较少补贴就能帮助燃煤电厂,政府更倾向根据第三方治理模式制定补贴政策;第三方治理模式还能在让燃煤电厂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使传统环保企业转型为能够提供第三方治理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而获得稳定收益,有助于“谁污染谁付费”思路在实践中的推广。最后,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环境约束政策执行、监督力度,给予精准激励政策,并出台鼓励提升环境绩效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分析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机制,并在实证上对政府同时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加大RD支出的绩效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RD投入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不同的角度(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处地区)看,两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体现了政府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时,在财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王杏芬 《科研管理》2022,43(7):77-84
技术创新补贴绩效是世界多数国家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博弈关系分析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补贴效果不佳的诱因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持续监管机制缺失导致企业管理层与政府官员的重复合作博弈均衡。通过构建分析不同类型的政府补贴政策机制,提出最佳的监管治理策略是:静态层面,如果市场上技术创新效率较低类补贴企业的概率上升,政府对其采用奖励机制更有优势。如果政府审计补贴企业的成本下降但最优奖励额减少时,实施审计监管策略更具优势。动态层面,由于审计人员存在不察或与企业合谋的动机和机会,企业会成功骗补导致政府遭受损失。这就需要变合作博弈为非合作博弈、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补贴绩效的动态评价机制和动态协同监管治理机制,为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实施发挥最大、最持续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熊爱华  丁友强  胡玉凤 《资源科学》2020,42(11):2184-2195
在碳减排门槛效应下,考察了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揭示了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制约因素。考虑了企业与政府的碳决策目标差异,将全要素生产率分为不含环境因素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包含环境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际及重点碳源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①在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碳减排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②当碳排放总量处于低位时,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超出碳高位的补贴将会失效;当碳排放强度处于中位时,低碳补贴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影响;③碳减排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S”型关系,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正“U”型关系。因此,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应契合碳减排的阶段性特征,选择有效路径,为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增长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