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吴兴亏齿     
张吴兴午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一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选自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2.
麦耘 《中国语文》2016,(4):498-499
1.平声的"累""累"在古代原作"纍"。《说文解字》糸部:"纍,缀得理也。一曰大索也。"对于"缀得理",段玉裁解释说:"缀者,合箸也。合箸得其理,则有条不紊,是曰纍。"《说文》叕部:"缀,合箸也。"段注:"联之以丝也。"那么"纍"就是用丝线联贯得很有条理的意思。段氏又引《礼记·乐记》:"纍纍乎端如贯珠"。陆德明《经典释文》注《乐记》云:"纍纍,本又作累,力追反。"折合  相似文献   

3.
连珠溯源     
何谓“连珠?历代多有所论.《艺文类聚·五十七》傅玄连珠序曰:“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同页又载沈约注制旨连珠表曰:“连珠者,盖所谓词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文心雕龙·杂文》云陆士衡连珠“文小易周,思闲可瞻,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明代吴讷《文章辨体》云:“大抵连珠之文,穿贯事理,如珠在贯……其体则四六对偶而有韵.”  相似文献   

4.
唐人采珠诗     
珠,即珍珠,又称真珠,系蚌类所生,剖蚌则得珠。晋人葛洪《抱朴子·博喻》曰:贵珠出乎贱蚌,美王出乎丑璞。北齐刘昼《刘子·激通》曰:蚌蛤结痾以衔明月之珠。  相似文献   

5.
成伯玙的《毛诗指说》,是唐代有影响的《诗经》研究专著之一,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之前,为唐代后期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该书说: 凡书四篇。一曰《兴述》:明先王陈诗观风之旨,孔子删诗正雅之由。二曰《解说》:先释诗义,而风、雅、颂次之,《周南》又次之,诂传、序又次之,篇章又次之,后妃又次之,终以《鹊巢》、《驺虞》。大略举《周南》一篇,隐括论列,引申以及其余。三曰《传受》:备详齐、鲁、毛、韩四家授受世次,及后儒训释源流。四曰《文体》:凡三百篇中句法之长短、篇章之多寡、措辞之异  相似文献   

6.
薛侃(1486—1545),字尚谦。师奉阳明先生,先生以其质虚,赠号中离,世称中离先生。潮州庵埠凤陇人氏。薛侃为潮州王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恪守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相对于其他王门学派并不突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明确提及的是薛侃对王学类禅的辩解:“世疑阳明先生之学类禅者三,曰废书,曰背考亭,曰涉虚。先生一一辩之。”陈荣捷先生为饶宗颐先生著作《薛中离年谱》所作序言也特别谈到薛侃的儒释之辩,可见儒释问题是薛侃哲学思想的一个突出方面。本人认为薛侃对王学的  相似文献   

7.
书低     
一秀才赁僧屠读书,惟事游玩而已。忽至午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试问之,乃取书作枕耳。  相似文献   

8.
12、镳(“分道扬镳”)衔(“衔枚”、“衔恨、”“头衔”等) 《说文》云:“镳,马衔也。从金,(鹿灬)声。”段玉裁《注》曰:“马衔横贯口中,其两端外出者銮铃”。他们都认为“镳”是指“马嚼子”。实际上,具体指称“马嚼子”的是“衔”,而不是“镳”。“衔”,《说文》云:“马勒口中也,从金行。衔者,所以行马也。”段《注》曰:“会意。”又曰:“‘也’,当作‘者’。革部曰:勒马头落衔也。落,  相似文献   

9.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  相似文献   

10.
儒家与墨家同为先秦显学。《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显学》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  相似文献   

11.
<正>包子本不叫包子,追根溯源,它最初是以"饼"的名义出现的。明代周祁《名义考》中介绍:"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中国人吃"蒸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提到:"秦昭王作蒸饼。"三国时,经诸葛亮之手,包子有了另一个名字——馒头。据晋人笔记记载,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讨伐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  相似文献   

12.
古人也幽默     
书低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相似文献   

13.
<正>一、圆融的溯源与发展《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六艺"均包含身体运动和身体动作,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体育"是渗透在六艺之中的。毛泽东也在其《体育之研究》中说到"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而当今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之《始计篇》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告诉后人,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考察研究的,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  相似文献   

15.
<正>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选读部分,选入《孟子·梁惠王下》一段文字: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相似文献   

16.
正人教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第九则内容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第十则的内容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两则从内容上看似乎没有教学难点。学生结  相似文献   

1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村。" (《公冶长》)  相似文献   

18.
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异于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  相似文献   

19.
夫《大戴》,儒经也。其最佳之注本则为王聘珍之《大戴礼记解诂》,故中华书局刊而布之。余今所校《主言》、《哀公问五义》两篇二十则,即以中华书局印本为底本,于正文之误及《解诂》与各注之非,皆作校正,以求其是也。《主言篇》十四则 (1)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甚希矣。 (第一页第四行)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以下简称《解诂》)曰:君子,在位者之通称。《白虎  相似文献   

20.
儒家与墨家同为先秦显学。《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显学》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吕氏春秋·有度》:“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韩非子·五蠹》:“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淮南子·主述》:“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