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巍 《科教文汇》2008,(11):235-236
本文通过对旅顺的地脉和文脉等旅游形象要素深入分析,对旅顺旅游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与明确定位,提出了"沧桑旅顺,神秘军港,海滨花园"的建设目标,并建议通过形象广告、公共关系、网络媒介等策略,加强旅顺旅游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2.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感知-认知因素的奥运会后北京旅游形象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楠  乔光辉 《资源科学》2009,31(6):1000-1006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3,(12):59-59
大连世达购物广场是旅顺中心商贸区改造的重点项目,是适应旅顺成为“大大连”主城区的架构,它是一项填补旅顺商业空白,提升城市档次、商业档次、旅游档次、人民生活质量档次的大型项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并以旅游者亲身的旅游经历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并且借助目的地的角度深度的分析目的地文化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过程,了解目的地文化形象间的耦合关系,制定文化形象的测量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和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测量了解过程来加深较大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策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并以旅游者亲身的旅游经历为基础研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并且借助目的地的角度深度的分析目的地文化形象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过程,了解目的地文化形象间的耦合关系,制定文化形象的测量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感知过程和目的地文化形象的测量了解过程来加深较大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策将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7.
运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与形象策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的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前提与核心,运城市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主题突出、系统整合、公众认同等形象策划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文脉”、受众感知和定位理念等分析,对运城市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与策划。  相似文献   

8.
杨凤  周道平  蒋作文 《内江科技》2009,30(11):123-12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对体育旅游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通过加大民族文化的宣传重塑现有体育旅游产品形象、打造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培养具有湘西州民族文化和体育旅游综合素质的旅游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门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武陵山区,旅游业起步晚,尚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其在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交通、人才吸引等方面都受到周边旅游热点地区的遮蔽,成为旅游阴影区。为了走出阴影,石门县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培养旅游人才等措施,以期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形象是指公众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及其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经营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由外显特征和内在精神两部分组成。旅游地形象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中旅游地的概况,并对资中县旅游地形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资中县旅游地形象进行了策划,这将对促进资中旅游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对旅游地旅游规划和营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精选携程网、去哪儿网、蚂蜂窝网、途牛网、驴妈妈网等旅游网站的游记290篇为一手资料,借助ROST CM 6文本分析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两方面对环青海湖地区的旅游感知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对环青海湖地区的旅游景观感知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较少,与环湖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不相符;2游客对住宿、交通等旅游基本层面提及频次高,而对餐饮、娱乐、购物等层面提及频次低,旅游体验层次不深入;3游客对环青海湖地区旅游感知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2.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资源科学》2008,30(8):1184-1190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言形体和该语言形体所引发的符号隐喻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27)。通过社会人口结构特对研究数据的二次检验不仅证明了上述3种正相关关系的存在,其细化结果也显示出:男性通过实体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语言而引发的认知联想明显高于女性;社会科学学习背景的个体通过实体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语言而引发的认知联想明显高于自然科学学习背景的个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简述了丝绸之路及河南段洛阳旅游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况,在此基础上对洛阳进行了形象营销研究:首先简述了旅游营销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对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市场竞争替代和已有形象定位的分析确定了河南段洛阳旅游区形象总体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提出了旅游形象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旅游形象策划存在着形象定位盲目模仿,形象宣传虚假夸张,形象塑造无序错位等伦理缺失问题.本文在分析旅游形象策划伦理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在加强对全社会成员伦理道德意识培育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旅游形象策划者的执业价值中立,健全旅游形象策划的相关法律制度,来规避旅游形象策划中的伦理缺失行为和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刘梦晓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7,37(1):131-136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赵盼 《内江科技》2010,31(4):125-125
要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平顶山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看,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包括旅游产品、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环境等。实施政府主寻,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完善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开展工业旅游。联姻绿色生态农业等等措施,平顶山必将迈入全国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7.
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形象(MI)、行为形象(BI)、视觉形象(VI)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武义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8.
构成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软科学》2008,22(5):23-28
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调查相结合,初步获得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运用Log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主要要素(影响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古城镇风貌、闲适氛围、地理位置、原生态生活、旅游安全、餐饮美食、历史名人、特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气候等。  相似文献   

19.
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鹏  王晶亮 《科教文汇》2011,(18):204-205
本文以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条件为背景,分析了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现有旅游产品的归纳,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多行业联手,增加产品文化内涵,设计主题特色旅游线路,引入创意理念,培育茶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旅游形象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旅游产品的特色和综合质量等级,对指导城市建设、发展城市旅游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昌市的旅游现状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南昌市进行旅游定位、加强旅游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