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军旅漫画家,在1986年举办了我军第一个漫画培训班,培训的有关资料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1987年其代表作《休战》参加日本鹿儿岛国际漫画展,并收入《国际漫画展作品集》,使我国军旅漫画初次走向世界。他就是现北京军区《战友报》社美术编辑郑化改。塞北军营的一朵奇葩1954年他出生于河北邯郸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画画。1972年冬天怀着对军营的向往,携笔参军到河北张家口某部。由于有绘画特长,入伍就被分到电影组。一次到连队看望战友,碰到班里战士们正争着看一张刊有漫画的报纸,那漫画的夸张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反映社会生活百态,首都漫画家们已举办过8次《世象漫画展》。这世象漫画在日本也很流行,3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家冈本一平在《论漫画》一文中的解释是:“世象漫画作勾渗透世态人情的漫画。可分为漫画速写,家庭漫画、流行漫画等。漫画速写,对世象所表现的特征,把有趣的描写下来,虽只是白描,却已含有幽默成分。”1987年初,人民日报社的女漫画家郑秉宏送我一份日本报刊上的漫画,画题《社会流浪汉世  相似文献   

3.
10月8日下午,来我区参加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会的朱根华先生,应新疆漫画学会、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刊和《新疆新闻界》编辑部的邀请,在新疆日报社为我区部分漫画作者和报刊美术编辑作了一场生动的漫画学术讲座。朱根华先生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我国著名的擅长画国际题材的漫画家。他早在40年代便开始进行漫画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讲座会上,他根据自身的创作经历和体会,向与会者介绍了漫画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他带来了多年创作的一部分漫画原件,向我区漫画作者畅…  相似文献   

4.
情深意长     
日本漫画家中村秀利先生常用“一见钟情”这句成语,来表达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他出自书香门第,少年时就课读孔孟文章、李白杜甫诗词,喜琴棋书画,能写一笔好书法为人称道。作为工会活动家,他曾任劳动总同盟广报部长,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作为漫画家,他的笔锋触及日本时政,还建立同盟漫画集团,培养工人漫画家。一九八三年率劳动总同盟访华团来我国,访问了工人日报和北京、上海工人文化宫,对职工漫画创作一见钟情,并把这种感情投入到《笑的使者》中日漫画交流中。他在日本策划了《春之笑使——北京上海职工漫画展》、《日中劳动漫画展》。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东台市新闻学会老新闻工作者分会在2003年12月29日举行的第五次年会上,祝贺漫画家周盛泉从事漫画艺术创作50周年。周盛泉从1951年开始漫画创作,先后发表漫画4000余幅。1991年至1994年在东台、盐城、南京和北京举办个人漫画展,1993年出版《周盛泉漫画集》。东台市庆贺周盛  相似文献   

6.
书讯     
为庆祝人民日报成立40周年,由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将于6月份同读者见面。这个集子选辑的是自1979年第一届至1987年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74篇(件)作品,内容包括评论、通讯、消息、来信标题、版面、专栏、新闻照片、漫画九大类,每篇获奖作品配有评介文章和词语注释,对作品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经验、背景以及引文出处等有关材料,从新闻角度作了较为翔实的评析和介  相似文献   

7.
1949年之前,曾经举办过一次全国漫画展,也许那也是唯一的一届。30年代,漫画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举办全国漫展,时机已经成熟,终于有那么几个热心的漫画家联手促成了这件名垂漫史的大事。他们的名字应该记下:王敦庆、鲁少飞、叶浅予、宣文杰、张光宇、黄苗子诸位。王敦庆在《全国漫画展览会的诞生》中用漫画手笔描绘筹备漫展的班子成员———“因为光宇和浅予一个肚皮大,里面记得的漫画家多,一个眼睛锐敏,知道谁人的漫画值得展览,所以担任征求出品的工作;因为(张)正宇长书法,善交际,于是荣任宣传部长;少飞有犹太人的鼻子,很像放印子钱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张滨1955年11月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四川。1972年参加工作,1976年入伍,1992年获空军中校军衔。1993年转业到黑龙江日报社,同年被评为主任编辑,1999年晋升为高级编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记协理事。曾获第二届“中国漫画金猴奖”。第五届黑龙江省政府“文艺创作大奖”。首届“全国报人书画展”一等奖。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三次“韩国大田国际漫画大奖展”银奖。第二十届“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选考委员特别奖等。 我…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我国报刊上的国际漫画大为减少。为促进我国国际漫画创作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在去年岁末,邀集英韬、王宇、孙以增、沈同衡、江帆、朱根华、苗地、陈封雄等部分漫画家,召开了一个专题座谈会。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去年12月24日和31日人民日报刊出的两期国际漫画专版,即《漫画家笔下的世界》和《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在组织座谈会及编辑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报刊上的国际漫画大为减少。为促进我国国际漫画创作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在去年岁末,邀集英韬、王宇,孙以增、沈同衡、江帆、朱根华、苗地、陈封雄等部分漫画家,召开了一个专题座谈会。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去年12月24日和31日人民日报刊出的两期国际漫画专版,即《漫画家笔下的世界》和《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在组织座谈会及编辑国际漫画专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漫画家、漫画活动家、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人民日报《新闻战线》高级编辑沈同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月 8日逝世,享年88岁。 沈同衡(笔名石东)1914年10月生于上海市宝山县。早年在上海学习美术,任新华艺专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同时兼任《宝山日报》记者,参加上海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组织创立了我国漫画史上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进步组织“漫画工学团”;上海解放后任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室副主任,后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合办《新闻与写作》新闻漫画家访谈录之十二 在漫画界,漫画家吴兴宏得到个雅号“官儿漫画家”。他在官场,从1958年开始创作漫画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在各报刊发表漫画作品数千幅,有50余件作品获奖。代表作《水深情长》获1984年全国好新闻奖,《三结合迎来春满园》获1996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颁发的国际宣传画二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于斌  周文 《新闻与写作》2006,(11):18-19
在漫画界,常铁钧被誉为善于创新的漫画家。他是一名知识面宽、生活面广的杂家.潜心利用自己掌握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民俗底蕴,创作出大量的政治漫画和生活漫画。他在漫画创作中注重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树立起新品牌——《老戏新画》。其中《孟姜女哭长城》、《三娘教子》、《皇帝的新装》、《贵妃醉酒》一组漫画,于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展最高奖——“中国漫画金猴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书业内外     
华君武称应把漫画当武器据《京华时报》报道: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中国日报网站、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和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网上漫画展》,150张纪念反法西斯胜利题材的漫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展出。漫画家们在战争中以漫画为武器,真实反映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已经91岁高龄的华君武说“:有人说我们的漫画死了,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不过内地的漫画目前确实在走入低谷。现在很多人认为漫画应该搞笑、休闲,但漫画的讽刺作用不应消失,应当恢复漫画的战斗性。”著名漫画史学家毕克官说“:很多…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界,张耀宁的造诣很高,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新闻漫画《新的死海》曾获1992年中国第二届新闻奖。张耀宁还担负起老一辈漫画家和现在青年漫画工作者承前启后的工作,自2000年以来担任历届中国新闻奖漫画评委。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开幕式暨第八届金龙奖颁奖礼日前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香港漫画家L.M凭借《丛林奇遇》夺得“最佳少年漫画奖”,台湾漫画家颗粒凭借《许个愿吧!大喜》获得“最佳少女漫画奖”,香港梦马工作室的《武道狂之诗》获“最佳成人漫画奖”。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开幕式暨第八届金龙奖颁奖礼日前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香港漫画家L.M凭借《丛林奇遇》夺得“最佳少年漫画奖”,台湾漫画家颗粒凭借《许个愿吧!大喜》获得“最佳少女漫画奖”,香港梦马工作室的《武道狂之诗》获“最佳成人漫画奖”。  相似文献   

18.
李二保,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理事,山西漫协副会长。1953年生于山西襄汾,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美术。1982年开始创作漫画,至今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作品几千幅,参加全国美展和漫展及获国内外各类奖50余次。代表作《我的牛》,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科研与成果》2003年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系列漫画《迟钝先生》《牛牛》《办公室的故事》等,分别在工人日报、讽刺与幽默等报刊连载。  相似文献   

19.
苗地漫画选     
苗地是我国著名漫画家,他1925年生于山西河曲县,早年就学于华北大学美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以后在《人民日报》任美术编辑40余年。苗地擅长连环漫画,曾创作过《爷爷和孙子》、《小侯外传》等连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漫画     
方成 《当代传播》2005,(4):105-105
我们几个年纪大的漫画作者很怀念范长江同志。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他最了解漫画,重视漫画在报纸上的重要宣传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在北京《新民报》任美术编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长江同志立即召集来漫画家,介绍战争情况和战场上的形势,约大家作漫画,以动员群众参加战斗,长我方志气,灭敌方威风。那时候,老漫画家华君武在人民日报社任美术组领导,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丁聪、张仃、钟灵等都积极为《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