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3.
龚雪生 《广西教育》2008,(28):33-34
自主探究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龚琪 《科学教育》2005,11(5):21-2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情感体验”等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6.
探索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所谓探索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研究性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借助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客体,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标准却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重大变革,提倡将单纯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探索研究的态度和倾向,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学习活动应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思疑、解疑、感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索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所谓探索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研究性情景,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实验、调查,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开展探索学习呢?一、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学习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探索学习,学生能够充分展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中实行个性化思维建构教学,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为学生设计提供参与学习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及方向,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数学规律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时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处理、交流等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时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处理、交流等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朱允华 《教师》2012,(22):34-35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本文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谈探究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简单地说。  相似文献   

16.
李然 《考试周刊》2012,(13):134-135
在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中,必须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它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要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将自主探究与有意接受相结合,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要予以适度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究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它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什么是自主探索呢?自主探索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数学知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探索性、合作性得到充分的表现,获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