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昆 《文教资料》2009,(18):10-11
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真实观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就事论事的写作模式,从而在更广阔的方面揭示生活的本质.它以内心的真实来回应20世纪人类生活状况的转变.在小说的气质表现上,这种真实观就是用一种荒诞的诗意来超越生活的苦难,从而深刻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现代性视觉文化理念的影响,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实际上即是一种感官的偏移;古典听觉本质的文学表现范式至此遭遇严重遏抑.对于视觉诉求的满足,导致了现实书写的全面外在化;甚至是内在精神范畴的真实问题也被施以了客观化的理解.事实因此堂而皇之地成为真实的替代品,从而令现实主义写作的力度与深度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原生态的艺术追求倡导写作回归真实,这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有两种原生态需要警惕。一是罗列生活,堆积琐碎,  相似文献   

4.
在写作中,“真实”是一个很突出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强调得过火而求“绝对真实”,则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中做不到,虽然,生活的真实应该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允许虚构,但是,在写作成品的制作过程,即“物→意→”双重转化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必然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艺术的真实首先要求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然而所谓生活本质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确切定义的概念,写作主体对所谓生活本质的认识,可能普遍受到时代的宏观局限的,即使认识水平很高,其认识也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而细节的描写因为形象思维的参与而产生明显的情感变形,所以,艺术的真实更不可能“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这表现在新现实主义民间的真实观不同于传统的真实观;新现实主义的类型消解了传统的典型;新现实主义的民间倾向替代了传统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们的“历史真实”观主要有三种,即历史生活的真实、历史精神的真实和历史文化的真实。“历史真实”观的多样化不仅使作家们的艺术个性更为鲜明和突出,也使当代历史小说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有着更加繁荣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理论突出的是“倾向性”,强调对历史和阶级、阶级斗争做现实正确的描写。作为工农兵作家出身的浩然,形成了这样的真实观:加强思想改造是具备写出真实作品的主观条件;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时,必须以阶级的观点为指导去写生活的光明和积极一面,才能写出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结果,在《艳阳天》中,作者的人物塑造存在人物精神力度缺失、人物情感逻辑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性话语越位人物文化身份等问题,造成人物形象真实力度受损。因此,作家的主观“真实”认知情感并不能代表这个“真实”能够达到纯粹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一、搞清何为原生态创作“原生态”就是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状态,联系我们现今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这正是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9.
从真实性和典型性着手,对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进行了重新解剖。从理论上,对主要由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构成的中国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与具体写实性的关系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论作重新梳理。为我们理解20世纪30-60年代的“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新现实主义大潮的来临,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文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秉承了亨利·詹姆斯和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吸收了犹太传统的反本质主义,将传统现实主义的实体性真实观改造为对话性真实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现实主义.由于罗斯等一批作家的成功实践,新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新世纪极具活力的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11.
尚真写实是张岱文学创作的总体特征。这一总体特征具体表现为,在表达方式上,以客观性的叙述和描写居多,主观性的议论与抒情只是穿插其间,略为点染;在描写对象时,则根据对象的特点,灵活选取语言形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道德判断的分析,批判地指出1.对任何一种行为进行正确地道德判断都必须结合行为者的动机和行动的效果才能作出;2.一种行为道德与否不仅有质的差别,而且有量的差别,善恶的程度受行为主体和行为受体特征影响,对一种行为的奖惩应与善恶的程度相适应;3.道德判断是关系的判断,道德真理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客观真理,对一种行为的道德判断的真理性具有唯一性而非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叶昼的小说评点,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有很大贡献。他的贡献在于他从文学的源泉、审美理想和创作方法几个方面为写实主义创作理论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文学的源泉问题上,叶昼较为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与生活、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这种理论观点对我国小说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寻求另一种真实--浅析余华对真实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对真实的认知,既非科学的真实,也非现实主义的真实.它是一个不断向内延伸的、变动不居的、更为深刻的世界.本着这样的真实观,余华在其小说中,从挖掘人的精神到独特地表达情感,从反叛现实到追寻人类生存本质,一直执着于对其真实的解读.甚至不惜被人们摘掉先锋的桂冠,依然前卫地奔走在通往真实的路上.  相似文献   

15.
文学真实性的维度相当宽泛,可包含客观之真,也可包含主观之真;可包含可然之真,也可包含超然之真。它分为三个级次,第一个级次是本事之真,即真相的再现,以符实度为标准;第二个级次是常理之真,即逼真的表现,以可信度为标准;第三个级次是情趣之真,即超世的展现,以性灵度为标准。本事之真与虚构概念相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原有的模样和形态写;常理之真与虚假概念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应有的常模和形态写;情趣之真与虚伪概念对立,要求按照审美的绮情异趣写。以符实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纪实文学;以可信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以性灵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6.
人们的言行或某一活动、事件是否是实事求是的。不单是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说的真话 ,办的真事 ,还取决于当事人的动机、目的、价值取向 ,因此 ,实事求是的判别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实事求是的判别既是一种事实判断 ,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判别 ,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任务教学法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体现外语教学从强调教法转为强调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人。然而在将任务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时,真实性原则往往被忽视了,而真实性是任务设计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本文将从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和交际等三个方面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郎晓梅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4):18-20,28
超越性是贾平凹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而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其文学真实性的追求中。贾平凹以这样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腾意象的真实。本文试从贾平凹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的重新理解和再认识来看其创作思想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虚假陈述泛滥的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确立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该义务的确立,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要对虚假陈述的认定依据和程序事项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诚实信用原则纳入法律明文规定中,在此背景之下,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进行细化规定,将当事人的真实陈述囊括其中,并以法律解释的方法在现有法条中为虚假陈述行为的惩罚寻找法律依据,从而建立起现行法内部自洽的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方式行之有效且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作品中,善于捕捉典型的“手”的细节,可以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显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鲁迅小说对“手”的细节描写新颖深刻,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对“手”的细节描写亦不乏真实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