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曾有个母亲带着她9岁的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向他讨教如何让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说:"给他讲故事吧。"这位母亲不明白,依然缠着爱因斯坦讨教。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几乎都不喜欢老师讲  相似文献   

2.
愚智之间     
我给儿子讲了这个故事后,儿子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让我也会这样做的。”我给儿子讲的故事是: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小时候是个文静而怕羞的孩子,人们却把他看成一个傻瓜,常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一美分和一美元的硬币摆在他面前,叫他随便拾一个,威廉总是拣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4.
儿子已经4岁多了,聪明顽皮,特别爱听故事,每天晚上都缠着要我讲。可是,我的故事讲了许多,磁带也买了不少,儿子却一个故事也不会讲。并不是儿子平时不爱说话,也不是表达能力不行,而是他似乎就没有讲故事的兴趣。每当我叫他讲故事时,他就蔫了,变着法跟你玩心眼:“妈妈,不讲这个了,另外再讲一个。”你如果生气了,他就会跟你耍赖。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5.
文学家们创作的故事,由于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而深受小朋友喜爱。我四岁的儿子也在“喜爱者”之列,每天幼儿园一回家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一天,我给儿子讲《乌鸦喝水》的故事,讲到一半,我间儿子:“溜溜,你能不能帮乌鸦想想办法,让它喝到瓶子里的水?”儿子润润嗓子说:“这还不容易,用杯子倒呗!”可我为  相似文献   

6.
儿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故事,他总是缠着我,让我讲故事给他听。渐渐地,他也能讲一些简短的故事了,而且讲起来还绘声绘色的呢!现在,儿子上了一年级,学习了数学,我就想:儿子对故事如此着迷,能不能让他在听故事的同时,轻轻松松地学数学呢?于是,  相似文献   

7.
爱的位置     
《快乐阅读》2008,(8):111-111
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你戴在头上歌颂  相似文献   

8.
问:我儿子快满3周岁了,平时非常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我们也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有时实在没有时间给他讲,不得不让他自己看书,这时他就极其不高兴,甚至会把书摔在地上。为此我还买了很多故事磁带,又把书上的故事录在磁带里放给他听,但是他没听几分钟,就又拿着书追着我,让我给他讲。还有,他在玩玩具时要我陪着他,不管是拼图还是搭积木,自己不动手,一定要我来做。我儿子的行为是不是太依赖大人了,我该怎么办?新疆赵越答:根据你信中介绍的情况,我觉得你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与你有关,是你本身的行为不当造成了孩子的“无理”。另外你的孩子还存在…  相似文献   

9.
好人坏人?     
情况不同,好人与坏人是没有严格界限的。上小学的儿子合上书本,向爸爸提出一个问题:“爸爸,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呢?”爸爸想了一下,说:“我先给你讲几个故事,讲完后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好哇好哇!”一向爱听故事的儿子高兴得直跳高:“爸爸你快讲吧,我最爱听故事了。”爸爸端起茶润了一下嗓子,然后就向儿子讲起来:“我讲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叫A,这天A乘公交车去办事,从始发站到终点。后来车上人越来越多,以至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这时上来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乘务员大声喊:“哪位同志给孕妇让个座。”孕妇周围坐了许多人,却全都装聋作…  相似文献   

10.
好人坏人?     
上小学的儿子合上书本,向爸爸提出一个问题:“爸爸,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呢?”爸爸想了一下,说:“我先给你讲几个故事,讲完后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好哇好哇!”一向爱听故事的儿子高兴得直跳高,“爸爸你快讲吧,我最爱听故事了。”爸爸端起茶润了一下嗓子,然后就向儿子讲起来:“我讲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叫A,这天A乘公交车去办事,从始发站到终点。后来车上人越来越多,以至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这时上来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乘务员大声喊:‘哪位同志给孕妇让个座?’孕妇周围坐了许多人,却全都装聋作哑,谁也不肯移动地方。这时坐在最里面的…  相似文献   

11.
儿子快四岁半了,每晚临睡前他都要我给他讲五个故事,否则他就不睡觉。我把故事讲完后,他便会心满意足地说“妈妈,晚安”,然后便甜甜地睡去。  相似文献   

12.
刘侠 《家长》2014,(12):38-38
正日月流逝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果果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和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儿子身上有许多优点,他聪明,热情,有礼貌,热爱学习。也有些许缺点,不好好吃饭,每顿饭我都和他着急。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这是我从小注意培养的结果。小时候儿子喜欢听我讲故事,我就有意把一个故事反复讲,直到他都听腻了,嚷嚷着要听个新故事,我说:"要听新故事可以,但你得先把  相似文献   

13.
一篇报道上说过这样一则故事:"爸爸,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呀?"儿子说。"书上看的呀!"爸爸回答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从小热爱读书,每天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我都会给儿子讲一两个小故事,久而久之,儿子便发出了上面的疑问。后来,我给儿子看我儿时看过的小人书,我给他买了《四季的童话》等儿童书籍,渐渐的,由我给他讲故事,变成他给我讲故事了。每次我都认真听,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儿子稍大一点,我就给他推荐中外名著的简缩版,就这样,故事激发了儿子阅读的兴趣,儿子的阅读量大增,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 有了一个办法:将家中财 鼓舞下,我顺利完成学业亲 给 我 讲 过 这 样 一 个 故 产的大半盖在了房下。他 并留校任教。教研室一位事。从前有一个大富翁,他 当时思忖:如果实在没钱 年龄相当于母亲的王老师牛羊成群,家财万贯,万 花了,依儿子的性格一定 又给我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如意。惟一让他不满意 会拆房而卖,这样他就会 事。那是她儿子小学一年的是他的独生儿子,仗着 发现埋于土中的钱财,…  相似文献   

15.
初会--小儿质疑 2003年,小儿四年级,一日,将语文书递于我面前,让我读《祁黄羊》,并说:"读完告诉我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我扫了一遍,这是个历史故事,讲祁黄羊因腿疾请辞,晋悼公请他荐才,他推荐仇人解狐,不久解狐病故,他又推荐儿子.课文结尾处晋悼公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书上不告诉你了吗?"我指着结尾处说.儿子不满地说:"我怎么就觉得他老谋深算呢?推荐一个要死的人,不就是想为推荐儿子做准备吗?他这叫欲擒故纵."儿子讲得在理,我欣喜地夸儿子"有思想".儿子得意地又递上一本书,是《新编小学生成语故事》,他翻到《大公无私》一文让我看,又说:"你读这一篇,这个祁黄羊才叫大公无私呢."接文一读,发现内容有异.成语中讲南阳缺县令,祁黄羊荐解狐;国缺军尉,祁黄羊荐儿子.孔子听说后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我暗暗为儿子在比较中学习叫好,不禁问:"上课提出你的观点了吗?""上课学课文,从哪里看出祁黄羊出以公心,画下来,讲理由,提它干吗?"  相似文献   

16.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很有启发。一个老员外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的智商都不高,老员外很发愁,怕自已的家产败在儿子的手中。老员外决定给三个儿子找一个家庭教师,让教师教三个儿子学文化。老员外找到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老秀才,聘请他来做家庭教师。老秀才说,你请我做你儿子的家庭教师可以,但不能破了我的规矩。老员外说你有什么规矩?老秀才说我得考考你的三个儿子,他们通过我的考试我才能收他  相似文献   

17.
儿子爱听故事,更爱讲故事,且自封为“故事大王”。起先给他讲故事时,我有意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偶尔“编不下去了”,就让他接着讲,且对其所谓的“情节”从不横加干涉,任其天马行空,任意“发挥”。后来干脆也要“讲讲条件”:我给你讲两个,你给我讲一个,怎样?小家伙每每还挺爽快地答应了。久之,便又迷上了讲故事,其实也就是编故事,居然慢慢地有了一点儿“逻辑”,表达上也有进步。这家伙!  相似文献   

18.
一、指读故事我的儿子常问从小喜欢看书,在他一岁多时,我便给他订了份《婴儿画报》,画报上鲜艳的图画、简单有趣的故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每次给他讲故事时,我都有意识地指着书上醒目的汉字,儿子听得很认真。后来儿子熟悉了这些故事,便经常讲给我们听,我同样要求他指着字讲,儿子很乐意。慢慢地,指读故事成了习惯。两岁左右时,他已能指读(其实是背诵)大量儿歌、故事,别人看了都惊讶地说:“认识这么多字啦。”我不禁暗笑,其实他并不识字,指读的速度也常常与口述不相吻合。然而不久,我发现儿子的确认识了许多汉字。果真是…  相似文献   

19.
儿子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调皮了,并且很任性,遇到事情你苦口婆心地给他讲一番道理,他好像没听见,照样我行我素。最近,我一改原来的教育方法,针对儿子最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育孩子,效果很好。针对儿子做事马虎的特点,我编了个故事讲给他听:有个小朋友可聪明了,他想当一名画家,可是画画不认真。有一次,他画了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可是小鸡小鸭都不愿意,气得噘着嘴,为什么呢?原来他给小鸡画上了小鸭的脚,给小鸭画上了小鸡的脚,结果这位小朋友受了老师的批评,其他小朋友也笑话他。“他画画这样马虎,能不能当…  相似文献   

20.
初会——小儿质疑2003年,小儿四年级,一日,将语文书递于我面前,让我读《祁黄羊》,并说“:读完告诉我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我扫了一遍,这是个历史故事,讲祁黄羊因腿疾请辞,晋悼公请他荐才,他推荐仇人解狐,不久解狐病故,他又推荐儿子。课文结尾处晋悼公夸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书上不告诉你了吗?”我指着结尾处说。儿子不满地说“:我怎么就觉得他老谋深算呢?推荐一个要死的人,不就是想为推荐儿子做准备吗?他这叫欲擒故纵。”儿子讲得在理,我欣喜地夸儿子“有思想”。儿子得意地又递上一本书,是《新编小学生成语故事》,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