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名词,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由于英语中的名词优势.句子多呈现出静态,而汉语的动词优势往往使句子呈现动态。动词与名词使用频率不同是英汉句子动静态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英汉句子动静态的差异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英汉民族认识与反映事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孙艳霞 《职业技术》2006,(12):117-117
在英文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句子,它们看上去很相似,其实总是有一点不同,而就那么一点不同就使得意义大为悬殊。初学英文的学生们有时很难察出其中的差异,而把句子的意义弄错。其原因之一是对句子中的差异似懂非懂尚未仔细所致,所以不应以为是小处,其实是大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英汉句子表达方式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句子表达方式差异是影响学生英汉互译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探讨英汉句子表达方式的差异,以期对学生的英汉互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英汉思维差异,使早已形成汉语思维定势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难以适应英语句法的复杂变化而写出许多“汉语式”的偏误句子。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英汉句法上的差异入手,分析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表达,旨在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抵制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符合英美人思维习惯而乐于接受的英语句子来。  相似文献   

5.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东西方人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差异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同时,语言又具有相似性。英汉句子互译的准确性建立在对两种语言语法、语义、句子结构差异的认识基础上。文章简述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及其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别实际上体现了中西思维的具体差异。句子研究就是找出不同语言的结构差异,发现研究与结构的内在关联。英汉句子中包含的结构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从中西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中西思维差异在英汉句子结构中的表现及影响,以掌握英汉句子结构特点,切实提升英语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阻碍着人们的英汉语教学和应用并不是英汉语句子结构的差异,而是思维方式,研究思维方式是相当重要的,本试图从思维方式对英汉语句子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揭示其间的词形词序和句形句序的差异,以便清除英汉语教学和应用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互为表征。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其语言的影响以及在句子结构上的诸多体现。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掌握因不同思维模式所形成的英语特有的句子结构,以激发学生对英汉语言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大学生在阅读汉语嵌入结构的句子时所采用的句法理解策略。实验采用电脑编程,以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作为因变量,记录了不同性别的60名大学生阅读事先编制好的句子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双嵌入结构中述宾结构的句子比偏正结构的句子的阅读时间更短,但是在问题回答的正确率上没有差异,两种句型中歧义词和解歧词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显著。在两种不同的双嵌入结构的句子中,不同测查位置的反应时差异显著。在述宾结构的句子中前两个歧义词区域之间没有差异,在偏正结构的句子中两个歧义词区域反应时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但是性别因素和句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这样的结果说明,汉语嵌入结构句子的理解是即时的,被试在双嵌入结构的句子中不同的句法成分之间的理解上有差异,不同性别的被试在阅读中并没有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0.
[~~たところ]和[~~たばかり]两个句型都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刚刚结束或结束后的状态,单从语义的角度看,似乎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可以换用,但两者在语用学,句子构造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就给日语学习者造成了许多困惑,本文拟从语义,句子结构,语用三方面对两句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其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各种实例,针对商标名称的汉译,总结出四种汉译方法,即:音译、字译、转译和补充翻译。同时,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译名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反应,译名是否符合产品特点,是否简洁。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翻译教学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翻译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翻译能力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在英语学习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实验发现,在学生的汉译英翻译中错误百出,其中多数甚至是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文章对实际收集的例子的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错误归因,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直译与意译是英汉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它们并非排斥而是互补的。直译并非逐字逐字的翻译,不可直译时才采用意译。翻译时要注意相应的语体、语域、文体更要注重文学翻译的风格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市场翻译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以翻译服务换取货币商品的商业活动。翻译价格是翻译市场的根本要素,它作为翻译服务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受语种、翻译方向、地域因素、交稿时间、文稿内容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翻译规范包括翻译职业规范和翻译行业规范,它与传统的翻译规范有着本质区别。健全市场翻译规范是翻译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描述翻译学是针对传统规定翻译研究不足而发展的一种翻译研究范式,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于上世纪90年代取得蓬勃发展。描述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以翻译面貌出现或是被(目的语读者)认为是翻译的一切话语,采取以译语为导向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描述翻译学的理论核心: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也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针对谚语翻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对等译法、释译法等。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是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恰当处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义蕴,是习语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习语翻译应采用直译法,以确保移植译出习语文化义蕴的独特风貌和韵味,并依次提出了以下几种译法:借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翻译观的引入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把翻译研究从文本转换扩展到包括译者本身在内的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阐释中国民间文学英译中遇到的诸多悖论,以及它们是如何统一于文化翻译之下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及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工作中较常用的翻译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直接体现出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思想,这恰可以体现出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严复和林纾是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本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社会的目的来翻译国外作品,一方面彰显了翻译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把西方文化思想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先驱。虽然他们翻译文本的角度和翻译策略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启发民智”的共同目的,其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起到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问题是中国翻译界激烈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化差异是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兼用两种翻译策略,实现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