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所谓恶性冲突是指心理上相互排斥、怀疑,行为上不能合作的一种人际关系,常表现为摩擦、反感、对抗和争斗等。而师生之间的恶性冲突,近年来时有发生,有些地方表现更为严重,直接影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效果。如何避免师生之间的恶性冲突?本人认为应该做到“变”、“立”、“控”、“联”。“变”,是指要转变观念。教师要彻底摆脱“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封建等级制度残留思想的影响,变“长官”为“公仆”,既要把学生当做教育对象,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谢"从表达道歉、谢罪的意义转移到表达感谢的意义,是受汉语中使用道歉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的影响."致谢""感谢""谢谢"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谢类动词"谢""谢谢""感谢""致谢"的语法化过程表明,言语行为动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发展与文化心理、构词格式、言语行为本身、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到底采用哪种教学模式.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热点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派"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派"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教师在"教"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过分强调一方,而偏废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物理图象能直观、形象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表示相关的物理内容,描述清晰的物理过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纵观05年高考试题(见表1)有关图象题目比重增加,要求相应解决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预见此类题目必为今后高考热点,所以学会处理图象问题尤为重要,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表1(2005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识图画图析图用图全国Ⅱ19北京(理综)17天津(理)19广东B(物)33江苏(物)8全国Ⅰ19全国Ⅰ20上海(物)11上海(物)15上海(物)21全国Ⅱ20上海(物)5上海(理)8上海(理)7上海(物)13上海(物)18上海(理)33…  相似文献   

5.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随着"一费制"的实施,随着学校奖金的减少,随着受社会上兼职现象的影响,原本竞争力就不强的教师出现了不愿再竞争的心理,不但阻碍了教师的发展,更是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想方设法激发教师的内在竞争意识,培养教师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而词汇是民族文化经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汉民族的传统、习俗使"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具有的文化内涵一直延续互今.从"东"、"西"、"南"、"北"的组合习惯上,可以反映出一些汉民族的民族意识与习俗特点.  相似文献   

7.
8.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教师专家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阅读教学的多种方法途径,不管是哪种教学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验其意其境,而不管是哪个教学过程,要有所理解,有所体验,又都离不开读。  相似文献   

9.
拼音,一个个抽象而又枯燥的符号,一连串容易与英文相混淆的字母,成了小语教学的第一道关卡,也在刚迈入小学门槛的孩子们心中架起了第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然而作为识字教学的拐棍,拼音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束”“缚”“捆”“绑”这一组同义动词在历时的演变过程中,都按照一般规律消长,但彼此的途径却不尽相同。“束”“缚”从先秦两汉一直竞争到宋元才告一段落,“捆”却呈现出一般词语所没有的异常现象:“捆”在六朝后到唐代的全部文献突然消失,被“缚”暂时代摄其职,宋元零星出现,明代又大量出现,重新司其原职。由于“缚”的双音节化不彻底,在“捆”出现后,最终完全退出这一意义领域。  相似文献   

11.
罗宇 《初中生》2007,(16):40-41
与歌唱母亲的歌曲比起来,歌唱父亲的很少.在寥寥无几的几首歌中,有的(比如《爸爸的草鞋》)把父亲比喻为草鞋,背负着全家的希望,辛辛苦苦地走天下;有的把父亲比喻为拉车的牛,任劳任怨,为全家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有的把父亲比喻为巍峨的山,是全家最牢固的依靠.在这些歌曲中,在人们的心目中,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勤劳的化身,是责任的化身,是幸福的化身.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隐性逃学"与"显性逃学"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两课”的教学中,学生逃课的现象日趋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成因有:两课课程体系及设置的问题;教师自身的水平和认识因素;学生认识的误区。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图对两课教学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薪""柴""蒸"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汉语中,表"木柴"义的"薪"、"柴"、"蒸"是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阐述了这一组同义词的演变更替过程:"蒸"主要见于先秦文言文,两汉以后使用较少,表"木柴"又多用"薪"、"柴",到了宋以后几乎销声匿迹;而"薪"、"柴"从先秦到明清,在使用数量上经历了"柴"弱"薪"强,"柴"、"薪"混用,"柴"强"薪"弱的过程,直到清末民初"枭"才彻底完成了对"薪"的替换,历时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对于"己""已""巳"三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作业中经常用错.因此,我采用了下列的方法来区分.  相似文献   

19.
市里主持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领导和典型发言后,还安排了作为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孔老师在会上讲话。孔老师的一双儿女均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当地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的典范。孔老师说——我今年四十四岁,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二个年头。论年龄已逾不惑,谈教育感受如今却有些疑疑惑惑了。“教育”者,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的“教”字,在这个地方应该读“jiào”第四声。因为方言的缘故,有人把教育的“教”读成了“娇”字,即“娇宠”、“娇惯…  相似文献   

20.
诗词历来被视为语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近年来中考诗词分值更有升高趋势.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更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而且,近几年诗词赏析题又成为中考试卷中的一大亮点和难点.许多一线教师为"实用"起见,可能只重视朗读、背诵、默写的教学,而忽视了诗词的赏析.这样不但使诗词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更忽视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诗词赏析的教学只要遵循了由"面"到"线"再到"点"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