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教学”一词有两个涵义,其一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其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讲授或指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本文所谈的教学一词主要指后一种涵义。自学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和其他参考书籍,独立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学与自学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好教学与自学的关系有利于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弄清概念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
●学习要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是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培训用书。通过该书的学习和培训,教师应该对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及其教育理论背景有初步的理解,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学习要求可区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指知道本书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策略;理解是指能说明和解释本书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策略,揭示所涉及的课程与教学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课程与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能运用所学课程、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  相似文献   

5.
章建跃博士指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如下三个基本点上: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其中,理解数学是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理解学生是指对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理解教学是指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三个理解’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学习障碍大致分为认识障碍和情绪障碍。前者是指在认知过程中,由于记忆、理解、思维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产生障碍,后者是指在学习中由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其他关系不融洽而使学习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所谓教学中的“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些学生智力并不一定差,有的由于基础没打好,有的由于方法不当,有的由于不被理解等诸多原因而放弃努力。他们渴求理解、信任和帮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关爱这一部分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让他们重建自信,步入学习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教学的价值关注点已由学生掌握知识转向知识学习对学生生存意义的影响。基于教学价值结构的变化,教师需要拓展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课程知识的概念性理解包括教师对课程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和贯通度,其广度是指教师理解课程知识的本身知识结构和课程编制中的人为逻辑结构;其深度是指教师理解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德性,还要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方式;其贯通度是指教师在知识学习与学生素质培育之间建立有效的联接,从而使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9.
传统诗论中所指的意象实指作品中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处理。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从意象入手,是理解诗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心态”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倾向。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热爱,并倾注主动积极的态度,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习惯,掌握理解知识和形成发展能力的品质,是学习音乐必备的基本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生产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壤,教师的首要任务和责任是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育部《研究性学习指南》)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的要求本教材是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学习目的要求是: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历史及该研究领域已取得的成就;学习理解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技能;能分析实践中的教育现象,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设计教育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本教材《考核大纲》中使用了“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关键词,表示学习、考核的要求尺度。了解:指要求阅读并“知道”的内容。理解:指能阐述其含义和原理或情景变换仍能识别再认的内容。应用:指…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仿照科学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推进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基于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命题的理解,我们认为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以自主学习为表现形式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其实质是独立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不清楚“然而圆规很不平,……”中的“圆规”究竟是借喻还是借代,也会明白“圆规”指杨二嫂,不影响对这个句子基本意思的理解。但若不了解一定的句子结构,哪怕你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也可能不懂其义。这是因为语言知识对学生理解母语一般不会构成障碍.而对理解外语往往会形成障碍。语言知识在学生学习语(母语)和学习外语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现学习是指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联系到我国教学的实际,我们认为发现学习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江苏省响水县二中陈士成,吕从坤知识迁移,是指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客观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去学习、分析、理解、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当...  相似文献   

18.
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其职责。在学习家庭保护这一内容时,同学们不要陷入对其理解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论学习环境中资源、工具与评价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从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资源、工具与评价的设计与应用问题。在学习环境设计中,资源是支持任务学习或问题研究的必备条件之一,是需要认真设计的重要构件之一。学习环境中的工具是指学习工具。学习工具是指有益于学习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交流协作,建构知识,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述理解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中介。在学习环境设计中,比较注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学习环境中的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不同的。为了真正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必须体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因此,评价应当尽可能是基于真实任务的、复杂的、能挑战学习思维过程的,评价的标准能反映多元化的观点和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构思“数学日记”,是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是学习分类体系中层次较高的一类学习。通常是指学生本人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理解、判断,以日记形式反映或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或态度,体现出学生对实际问题处理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