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正> 在我们学习和宣传奥林匹克运动的时候,不能不首先对它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Coubertin)的体育思想有所了解。《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皮埃尔·德·顾拜旦无疑是世界体育和运动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尽管现代奥运会的兴起不能完全归功于他,但他在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中确实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在研究近代奥林匹克同人类历史或世界文化的关系时,不能不从顾拜旦着手。  相似文献   

3.
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成立于1961年,它是进行奥林匹克研究和教育的机构。41年来,数万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在此学习,把奥林匹克理想和奥林匹克精神传遍全球。 一.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产生 第一个认识到应该创立一个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人是顾拜旦,他指出:体育在古希腊时代就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并构成了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支柱,现代体育如果与教育融为一体将取得更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建立一所国际文化研究中心是十分必要的。顾拜旦的这一设想得到了希腊国际奥委会委员约翰·凯特塞斯和德国教授卡尔·迪姆的支持。 …  相似文献   

4.
皮埃尔·德·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毕生的精力甚至全部家产都奉献给了教育改革和奥林匹克事业。他历尽艰辛,终于恢复了中断一千五百多年之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他通过体育来教育青年的梦想;他创立了奥林匹克主义学术,推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正加紧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其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向全民、特别是向青少年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教育内容之一就是认识顾拜旦、宣传顾拜旦、学习顾拜旦,因为在他身上闪耀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芒,体现了他对奥林匹克理想的执着追求。只有认识顾拜旦,才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此,本刊特约我国著名奥林匹克学者熊斗寅研究员撰写了《顾拜旦的故事》,分12期连载刊出。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宪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宪章》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它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订的总章程或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以及洲或世界性的国家奥委会协会所遵守。 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在1894年6月16日至24日于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上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主持制订的,这次代表大会是由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简要概括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探讨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奥林匹克理想是皮埃尔·德·顾拜旦以其特有的信心和热情在众多声明。讲演、文章及书中明确提出的。 顾拜旦出身子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为了将一种充满活力和有意义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青少年时期便潜心历史研  相似文献   

7.
我在学习和研究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和奥林匹克理论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想法,或者说有一种心得体会:就是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必须了解和理解顾拜旦的体育思想;要想真正了解和理解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必须了解和理解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因为这篇诗作不是顾拜旦的一般抒情之作。而是他对体育的深刻理解和热情赞颂。古人云:“诗言志”。顾拜旦正是运用诗的语言来抒发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使人们对现代体育的社会功能、特别是教育功能有所认识;而且他希望以文艺作品为武器,击中时弊,纠正当时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不正之风。他…  相似文献   

8.
我在学习和研究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和奥林匹克理论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想法,或者说有一种心得体会:就是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必须了解和理解顾拜旦的体育思想;要想真正了解和理解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必须了解和理解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因为这篇诗作不是顾拜旦的一般抒情之作.  相似文献   

9.
《体育颂》启示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2年我在阅读皮埃尔·德·顾拜旦选集《奥林匹克理想》时发现了他的著名诗篇《体育颂》,当时刚刚由北京大学法国文学专业毕业的陈国平同志经我介绍读了此文也很感兴趣,于是我鼓励他翻译出来,经我校改后送《新体育》杂志第8期首次发  相似文献   

10.
当代人文学者不应忽视的奥林匹克主义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奥林匹克主义是人类在从事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生物属性的精神升华 ,它的意识形态就是奥林匹克精神。虽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 ,最初把它定格为一种哲学派别 ,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想信仰和信仰的维度。从这种意义上说 ,它是当代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 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教育在奥林匹克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奥林匹克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新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顾拜旦体育思想是继承前人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对体育、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总结。它的来源有 :希腊哲学与古代奥运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人类和平与理想主义。顾拜旦体育思想也是适应世界潮流而不断发展的 ,有的是在他去世后 ,继承者在业余主义、妇女参加和政治干预等问题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2.
Heck S 《国际体育史杂志》2011,28(3-4):410-428
In the nationalistic atmosphere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 nurturing medium for sports practising martial manliness abounded throughout Europe. This framework supported the invention of a new multi-disciplinary sport, aided by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himself: modern pentathlon. Though the idea of a new form of pentathlon was already born in 1894, it took 30 years, until Paris 1924, to establish modern pentathlon within the Olympic Games.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asons for that delay. It will be assessed whether the active military preparations around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contemporary image of masculinity had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modern pentathlon. By includ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from the IOC archives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the research office for military history in Potsdam, Germany, and the LA84 Foundation in Los Angeles, USA, as well as literature on gender, military sport and Olympic history, this study offers an entirely new view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a sport that was born in an atmosphere of glorifying manliness and apparent militarism. The history of modern pentathlon thereby provides a particularly appropriate area for the analysis of connections between sport, militarism and masculinity. It was not by chanc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bined sport, which included besides swimming and running the three military disciplines of shooting, fencing and horse riding, arose in a pre-war context. Though in 1912 the Great War had not yet begun, the awareness of an upcoming battle was rising and led to a higher attention to Coubertin's almost forgotten assumption of a new sport. In 1924 the advantages were finally admitted on two sides: the army recruited modern pentathletes as future military officers; the sports community appointed skilled officers as successful competitors. Thus the lobby for an Olympic recognition of modern pentathlon was found.  相似文献   

1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由于受到古希腊唯美文化、家庭艺术背景、欧洲现代艺术、欧洲哲学美学理论的影响,成为了奥林匹克应与艺术结缘最积极和最坚定的倡导者。为了加速这一倡导的实现,顾拜旦于1906年5月23日在巴黎发起召开了关于艺术,文学与体育关系的研讨会。顾拜旦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讨论范围涉及了社会、文化、哲学、体育、艺术、美学的话题。大会通过了七项决议。大会一致同意体育应与艺术结合,提高体育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氛围。尽管会议决议,从1912年开始的奥林匹克的艺术比赛在1948年终止,但大会的价值为奥林匹克运动奠定了美学理论基础,1906大会具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顾拜旦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顾拜旦与业余主义》是本期介绍的两篇译文,它们分别由法国顾拜旦委员会副主任纳瓦赛勒(Gelffroy de Navacele)和秘书长罗丹富赛尔(Jean Rodenfuser)所著。文章介绍了顾拜旦发起成立国际奥委会的经过和他在建会时所确定的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为《奥林匹克宪章》所遵循。关于“业余主义”,从1894年第1部《宪章》就坚持职业运动员不得参加奥运会,但自1972年以来,这一规定开始松动,以致后来在《宪章》中取消了这一规定。究竟顾拜旦对“业余主义”是什么态度,作者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期刊载法国顾拜旦委员会副主任伊夫·布隆勒(yves Bonlongne)的两篇短文:《顾拜旦与体育教育》和《顾拜旦与“大众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顾拜旦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他曾说过:“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而是为了教育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完善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所以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是他复兴奥运会最根本的宗旨。“一切体育为大众”这一口号首先出自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之口也鲜为人知。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奥林匹克宪章》就不难发现,在基本原则第7条明文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经常的、普遍的。活动的高潮是全世界运动员相聚在一起的盛大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法文版,与国内翻译出版的译文略有出入。)所以大众体育即我国所推行的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顾拜旦体育思想研究系列之三--顾拜旦与奥林匹克理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林匹克理想是顾拜旦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以奥林匹克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对未来的设想和信念,并经过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本文作者从以下5个方面来论述:1.奥林匹克理想是体育文化概念;2.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理想的核心;3.奥林匹克运动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实践;4.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体现;5.《体育颂》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顾拜旦体育思想研究系列之一--顾拜旦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顾拜旦的伟大一生是奉献给教育改革事业和恢复奥林匹运动的一生。他的生平可分为4个阶段:童年与学生时代;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准备时期;推行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时期;总结奥运和继续从事教育改革时期。本文最后介绍了顾拜旦的婚姻和家庭。  相似文献   

18.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was believed to be a self-inspired Olympic forebear. That idea has recently been challenged, most notably by historian David Young. According to Young, de Coubertin took the idea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Games in modern times from W. P. Brookes. Young bases his case on new evidence found in the Brookes’s archives. In this article I present another piece of evidence helping to corroborate Brookes’s influence on de Coubertin’s work. Such evidence comes from the personal report of Alejo Peyret, a member of the Argentine delegation to the 1889 Paris Universal Exposition in which de Coubertin hosted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the Propag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his report, Peyret provided a detailed account of all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ngress and commented on the sta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France. By analyzing Peyret’s report,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in mid-1889 de Coubertin was not concerned with reviving the Olympic Games. His focus was on improving France’s poor physical training system.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impact that the Argentin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gress had on its incipien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ing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9.
顾拜旦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除了潜心于教育改革和复兴奥运以外,对大众体育、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历史、体育与新闻媒体非常关注,本文对这些问题加以论述,并对结束这一系列研究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中,顾拜旦与萨马兰奇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与辉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他们的奥林匹克思想进行跨越时空的比较,发现二人的思想观点在倡导和平、推崇进取拼搏、维护公平、重视教育、崇尚艺术的思想等方面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在关于"职业化"、"女性参与"、"商业运作"问题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