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采用一种新的均相催化氧化体系——H2O2-抗坏血酸体系处理高浓度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通过改变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投加量及溶液pH值、反应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了该体系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氧化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地使高浓度(1900mg/L)甲基橙溶液脱色,脱色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效果.方法:采用搭建的单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以醋酸钠为燃料,对印染废水中典型偶氮染料甲基橙的脱色效率及不同变量对M FC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外接1000Ω 电阻条件下,稳定阶段M FC最大输出电压达到498 m V,两组变量均对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有显著影响.M FC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3、6、9、12、24、48 h条件下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与HRT的长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HRT条件下,M FC处理甲基橙浓度为20 m g/L的染料废水,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为34%、57.05%、74.7%、77.9%、82%、95.7%.M FC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与其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HRT为24 h时,M FC对不同浓度甲基橙染料废水(10、20、30、40、50 m g/L)的脱色率分别为91.11%、83.35%、80.10%、75.05%、75.36%.结论: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中HRT、甲基橙浓度对M FC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热解涂层法制备了掺杂Mo和Bi元素的Ti/Sb—IrO2电极,以该电极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为92.76%,COD去除率为30.44%,说明掺杂Mo和Bi较好地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催化剂、光源、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甲基橙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以灼烧的TiO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8g·L^-1,采用浸波式紫外灯作光源,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mg·L^-1,溶液初始pH=3.该实验条件下,甲基橙一小时脱色率可达81.3%.该研究可为偶氮染料降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300W汞灯为光源,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脱色率,以重铬酸钾法测定其COD降解率,研究了在不同溶液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及TiO2投加量等条件下的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效率.结果表明,甲基橙溶液脱色率和COD降解率并不一致,脱色比COD降解更容易发生;将脱色率、COD降解率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考虑,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判断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偶氮类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生物可降解性低,难于处理等特点,本文用甲基橙模拟了具有偶氮类结构的废水,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对其降解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究,包括最佳温度,最佳PH,最佳反应时间,最佳H2O2浓度,最佳Fe(2C2O4)3浓度等五个方面。经过反复试验,我们探究得到了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甲基橙降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2~3范围内,温度为40℃,Fe2(C2O4)3浓度为30mg/l(最终浓度),H2O2浓度为0.2mol/L(最终浓度)时,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竹炭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偶氮染料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射下,当温度为343 K、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60~1.20 g时,对5~15 mg/L的甲基橙溶液可达到良好的脱色效果;最佳脱色时溶液pH为2.0;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符合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电气石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气石负载TiO2可见响应光催化功能材料,以甲基橙为降解脱色对象,考查了不同电气石加入量、催化剂质量、pH以及甲基橙浓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的加入有利于TiO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其中电气石掺杂量为1%为最佳比例;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加有助于甲基橙的降解;在催化剂质量为0.2 g的条件下,甲基橙浓度为40 mg.L-1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强制分散下对偶氮等4种染料进行了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强制分散活性炭对甲基橙脱色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活性炭的粒径越小,曝气量越大,甲基橙脱色效果越好,所用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磷钨酸四甲基铵,在光化学反应仪中,以紫外灯为光源,以磷钨酸四甲基铵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脱色降解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溶液初始酸度,催化剂投加量等.最后,在300W的紫外灯光照下,讨论了磷钨酸四甲基铵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在分析课堂教学和语言的特点,剖析语言学习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语言学习潜能,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减轻学习负担.提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拼读入门,强化训练,分类指导”.这一模式的着眼点是培养自学能力,目的是培养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看!布莱克夫人坐小车来了。”有不少同学将它译成:Look!Mrs Black is coming by her car.其实,这样翻译是不对的,因为,英语中表示“乘什么交通工具”或“以什么交通方式”时,习惯上用by,如:by bike(骑自行车),by train(坐火车),by ship(坐轮船),by plane(乘飞机)等。但是,表示交通工具的名词前面不能用任何冠词。例如:Han Mei 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韩梅经常骑自行车去上学。Mr Green goes to work by car every day.格林先生每天坐小车去上班。但要注意,当这些表示交通工具的名词前有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等限定词时,by就应改成in或on。例如:He goes there on the bike.他骑自行车去那儿。They went there in a boat.他们是坐小船去那儿的。综上所述,上面那道翻译题应译成:  相似文献   

14.
Conclusion The great ethical responsibility for professional technologies may be in the technologie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ing the most effictive and the most humane ways of keeping a population in order and productive, The greatest on-the-job challenge is to avoid exagger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Learning, at root, does not require technology. Learners, in turn, do not absolutely need teachers, technologies, and technology, either by day or by night. What students and trainees deserve are the best available instructional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5.
到一个陌生的班级上课,课前,老师和学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人们通常称它为"热课"。欣赏了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靳家彦、孙建锋的"热课"艺术,深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开展"三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三心",使他们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18.
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 ,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决不意味着取代“依法治国”,不意味着要回到传统德治模式中去 ,而是用社会主义道德更好地和法治一起发挥功能 ,治理好国家。“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两者殊途同归 ,其终极的价值目标都是为了要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 ,需德法合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以制度为底线,以正气为导向”不失为推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优化教风学风的前提在于制定科学的制度并严格以此规范师生的行为外现,关键在于努力营造和培育校园“正气”并以此感染和教育广大师生。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样一个重要指导方针的提出,是我们党得出的正确的治国基本方略。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必须保障依法行政,再者加强以德治国,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以法治国相补充,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完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