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经典实验之一,长期以来,喷泉实验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学科知识的高度综合性为广大师生所关注。要探究喷泉的启动方法,首先得要弄清楚形成喷泉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学生通过氯化氢、氨气性质的学习了解了化学模拟喷泉实验的实质,同时对喷泉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提出其他许多问题,例如: (1)喷泉实验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2)成功演示化学模拟喷泉实验的关键是什么? (3)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多大才能形成喷泉? (4)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否也可以做喷泉实验? (5)应如何选择喷泉溶液? (6)喷泉的颜色由什么来决定? 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对喷泉实验的原理、条件、实验装置的设计及改进等有关知识和技能有进一步的认识、拓展。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理念 ,改进和拓宽喷泉实验的教学实践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各种颜色的喷泉实验 ,掌握了喷泉实验的组装顺序 ,巩固了学过的化学知识 ,锻炼了自身的实验创新能力 ,拓宽了知识面 ,并且总结出形成喷泉实验最关键的条件———减小烧瓶内的气压。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氯化氢和氨的喷泉实验是现行中学教材中2个比较经典的喷泉实验,当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接触时,又可以产生喷烟现象。然而,教材中只是单独地演示它们其中的一种喷泉实验,同时演示这两种喷泉的改进实验未见有报道,而且很少演示氯化氢和氨喷烟的实验。除此之外,教材要求教师在演示氯化氢或氨的喷泉实验时,要事先收集好气体。  相似文献   

5.
陈春明 《化学教学》2000,(11):13-14
现行两省一市高中化学新教材 ,只在第二册氮族“氨”这一节提到喷泉实验。而第一册卤素 ,由于删掉了卤化氢 ,未提到喷泉实验 ,因此在“氨”的教学中我侧重地对氨的喷泉实验进行了创新教学。首先成功地演示了氨的喷泉实验 ,学生看到了红色美丽的喷泉后 ,兴趣很浓 ,激情很高。为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乘兴追问 ,逐步设计了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将充满NH3的喷泉装置插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不形成喷泉 ?而当向烧瓶中挤入少许水后 ,立即形成红色美丽的喷泉 ?学生带着浓厚兴趣 ,积极思维得出 :喷泉装置的导管虽插入水中 ,由于烧瓶与玻璃导管组成…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改进和拓宽喷泉实验的教学实践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各种颜色的喷泉实验,掌握了喷泉实验的组装顺序,巩固了学过的化学知识,锻炼了自身的实验创新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并且总结出形成喷泉实验最关键的条件--减小烧瓶内的气压.  相似文献   

7.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经典的演示实验。根据形成喷泉的原理,归纳了中学化学中可设计成喷泉实验的不同的反应类型,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最后列举了几种引发喷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喷泉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经典的演示实验,借助喷泉实验,既可以了解气体溶解度规律,又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压强在化学实验设计中的应用。采用生活中的泡腾片和小苏打作为实验药品,设计成的喷泉实验方便快捷,成功率高,而且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9.
喷泉实验是一个美丽的实验,它以其美丽动人的喷泉牢牢地吸引学生,但也因它只是一个演示实验,因此常让学生叹为观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保证实验的成功,还要进一步改进实验,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喷泉实验,应着重探讨喷泉实验形成的原因、成功的关键,再引导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的探索,设计出其它形式的“喷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一、喷泉实验的思维扩展做实验时,应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正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中重要的实验,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点之一,它往往与其它问题组合成具有探究性、综合性较强的能力考查型题目,为命题者青睐.下面谈一谈有关喷泉实验问题.一、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喷泉实验是一种宏观的液体喷涌现象,既有天然的,也有人为的.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快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二、喷泉实验形成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氨的喷泉实验是高中重要的化学演示实验。该实验操作教材要求老师课前预先收集好氨气,到时再做喷泉实验。但是,由于氨气易扩散,上课老师经常担心预先收集好的氨气会泄漏,到使用时喷泉效果不好甚至实验失败。特别是现在重点高中扩班,有时一个老师半天要连续上几个班级的课,用预先收集好的氨气做喷泉实验效果一般不理想,如果当场制取氨气,教室中无通风柜,氨气肯定要散逸,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对氨的产生、收集和喷泉实验作了下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讲述氨气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演示了喷泉实验.做完氨气的喷泉实验,有很多学生都问:"是不是只有溶解度很大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现象"?本人根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知识回答:"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现象".那么,是不是真的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现象?气体的溶解度多大时,才能形成喷泉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硫性质的创新实验鄂南高级中学(437000)蔡文琳一、实验目的1.通过改进传统型的喷泉实验,提高喷泉实验成功率。2.通过二氧化硫的喷泉实验体现二氧化硫漂白性、水溶液的酸性及氧化性、还原性。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实验装置三、操作...  相似文献   

14.
喷泉实验一般用来验证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当气体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喷泉”现象。教材中通常采用双管引发,如果我们采用单管引发喷泉,则同样能达到上述目的。下面以氨气为例来探讨通过单管引发喷泉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97页[实验4-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一第四8]是氨气的喷泉实验(图1),该喷泉实验操作过程繁琐,药品浪费多,污染严重,不但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而且最后实验往往由于氨气潮湿而不能成功。能否改进并设计出简单易得、操作方便、使用药品少、效果明显且无污染的喷泉实验呢?一、喷泉实验创新设计的  相似文献   

16.
喷泉实验是中学阶段一个有趣而重要的实验,由于其能较好地考查化学和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故常作为考试时对基本知识、原理、实验操作以及相关计算考查的知识依托.本文将对喷泉实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剖析,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认识喷泉实验.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氨气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教材中一个很有趣的演示实验,高考也经常考查与喷泉实验有关的知识,并且考查的方式新颖多样。当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喷泉实验时,学生无不充满好奇,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虽然初步明白了喷泉实验的形成过程:利用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体积比1∶700)的性质,在短时间内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使外  相似文献   

18.
一、提出问题 高中接触的主要喷泉实验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该实验是一个有力证明氨气在常温下极易溶于水且兼有证明其水溶液显碱性的精彩实验.每当出现美丽的喷泉现象时,学生总是好奇、惊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其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基于教材的实验的效果尚有改进之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性地探索改进方案,终于寻找到了一种实验现象明显、可操作性强的氨气喷泉实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氨的喷泉实验是高中重要的化学演示实验,对于该实验操作教材要求老师课前预先收集好氨气,到时再做喷泉实验.但是,由于氨气易扩散,上课老师经常担心预先收集好的氨气会泄漏,到使用时喷泉效果不好甚至实验失败.特别是现在重点高中扩班,有时一个老师半天要连续上几个班级的课,用预先收集好的氨气做喷泉实验效果一般不理想,如果当场制取氨气,教室中无通风柜,氨气肯定要散逸,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对氨的产生、收集和喷泉实验做了下面的新改进.  相似文献   

20.
梁淑萍 《考试周刊》2009,(47):188-189
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第10页有一个关于氨气的喷泉实验图,我把这个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时,学生的反响很强烈,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怎样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高考关于喷泉实验的试题也较多,考查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