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行政化"包含政府以行政的方式管理高校以及高校内部管理高度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行政化"势必会导致大学自主权虚化,学术本位不彰。而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章程制定,旨在重新定位高校与外部权力的关系,落实办学自主权,理顺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因此,以大学章程的制定为契机来去除大学时行政化,不失为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缓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的状态需要通过强制性的制度设计。大学章程是大学运行的总纲领,可以起到规制大学内外部权力关系的作用。前提是必须确立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加快大学去行政化的进程,完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章程执行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研究》2018,(2):21-26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宪章",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准则。大学章程既要调整大学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调整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关系是大学章程的治理要素,大学章程则是大学法治化的根基。然而,当前大学章程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高校行政化倾向依然严重。借助章程建设契机,推进大学治理法治化,应树立法治思维和现代法治理念,强化大学章程执行的外在监督,推进政府对大学的"契约型"管理,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线,也是区别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长期以来,在大学行政化、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行政权力迅速膨胀,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学术权力不断萎缩,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作为国家法律法规"下位法"的大学章程,应进一步细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规定,以弥补国家立法之不足。通过大学章程确立学术、教学优先和行政服务于学术、教学的理念,以回归大学的本质和真谛。在大学章程中科学设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及其相互关系,提升学术权威和教授治学地位,形成权力主体的良性制衡机制和民主协商平台,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5.
大学行政化议论之议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学行政化的争论中,"去行政化"是主流。大学行政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如大学外部的行政化、过分的科层化管理、管本位的传统、学者治学和学术自由理念的缺失等。行政权力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管理,而是要确保基层学术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学科发展需要规范而强有力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行政化的争论中,"去行政化"是主流。大学行政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如大学外部的行政化、过分的科层化管理、管本位的传统、学者治学和学术自由理念的缺失等。行政权力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管理,而是要确保基层学术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学科发展需要规范而强有力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转型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化是我国大学的痼疾,能否去行政化事关我国大学的未来。在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外在表现是行政级别化,但其根子却在于学术对于政治的依附以及行政对于学术的吸纳。我国大学行政化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对于学术权力的压制,官僚文化和行政文化对于学术文化的强制;在行政级别的外壳下,我国大学真正缺失的是大学自治的制度与学术自由的精神。我国大学的行政化绝非政策的失误,而是政府有意为之和学术场域自我异化的结果。在我国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去行政化首先要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然后再通过制度设计将学术与政治、行政与学术进行合理区分与重构,以抑制大学里的官僚文化与行政文化,张扬学术权力,恢复大学尊严,最终让大学回归大学,学术回归学术。  相似文献   

8.
"去行政化"与大学权力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不是行政机构,但行政权力是大学内部运行的基本保障.我们要理性看待大学的"去行政化".大学要构建边界清晰、和谐共生的权力体系,确保大学正确行政而又避免行政化.其主要途径为:充分尊重办学规律,赋予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淡化行政色彩,努力营造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9.
一方面大学等级化、行政权力主导大学使得大学权力具有科层模式特点,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化及权力制度化水平较低的状况使得大学行政权力具有非科层模式表现,本文把这样的权力运行称为准科层模式,而这种准科层模式下的权力是带来大学行政化的重要支点,也是大学行政化的要义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章程是大学之宪章,是大学治理之载体,其演绎着大学内外权力的博弈,是大学、政府、社会及师生良好秩序的表征。基于大学章程性质分析目前现代大学章程缺失,以探索现代大学章程治理路径。以章程为载体的现代大学治理是厘清大学内外关系、耦合校长行政权力与教授学术权力以及注重程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问题。一方面,高校享有通过制定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力;另一方面,这一权力是有界限的,主要受到合理行政原则的限制。为此,从实体和程序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设定开除学籍处分权的规制路径,促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化,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因法律、法规授权,依法以自己名义行使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职权,这种权力具有公益性、单方性、强制性等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行政法上可以将其界定为高校行政权力。高校所享有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权、招生录取权、学籍管理与处分权、学业证书颁发与学位授予权、奖助学金发放权、奖励及荣誉评定权等都属于高校行政权力的范畴,具有相应的行政行为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缺失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11高校图书馆的安全制度建设情况的网络调查发现,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安全危机的种类,认为其应具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高校图书馆安全制度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任务,掀起了一场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新高潮。探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从其内涵和基本要素研究着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从宏观层面上要规范政府、社会与高校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上要调整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关系的规范和秩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处理读者日常借阅返还图书工作中的矛盾纠纷,站在读者的角度,分析审视高校图书馆读者管理规章制度的弊端,并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规程中寻找先进的理念及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借此提出关于改进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规章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包含政治权力系统、行政权力系统和学术权力系统三大权力系统.三种权力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共处共生,相互牵制.本文对高校内部三大权力的共存共生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三种权力的错位与冲突,提出了准确把握三权的内涵,科学界定权力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协调三权关系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重塑大学精神,切实弘扬大学学术权力;建立三权协调运行的耦合机制,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等四项主要措施,以期实现三权共处于高校的统一体中,各自行使相应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key task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versity charter is ensuring that the text of the charter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aw, in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and rational. 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 of observed indicators for textual expression in private university charters in China, including 6 dimensions for Level 1 indicators and 20?key elements for charter content.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charters of 105 privat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author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their textual expression, private university charters universally exhibit issues such as incompleteness of the key elements of content, failure to highligh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 imbalanced internal power structure, unstandardized operations, imperfect mechanisms for democracy and oversight, and so on. The state’s implementation of categorized management of nonprofit and for-profit private school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golden opportunit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external institutions for private universities, perfect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academic organizations at private universities exercise their roles, and achieve effective linkage between private university charters and concrete internal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9.
王冰 《电大教学》2013,(6):61-67
开放大学制度体系是开放大学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能够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层级系统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其核心是多元办学主体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利益及其制衡的契约制度体系。我国开放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实际上落后于其体制的形成和机制的运行。契约成员只有互为主体.互相转让各自的权利,主动接受内外部监督,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公共权利(法律或制度),以保证全国开放大学系统中的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有效执行共同认可的制度准则,更好地发挥现代大学“依法治校”的制度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术本位、民主开放构成了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的理念基础和价值取向。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大学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