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问题凸现。异化是现代科技对人的反作用力的一种客观存在。网络对个体人格的异化导致了网络人的出现。网络异化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弱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异化,需要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个人协调互动、五位一体的多重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网络可能因人的网络异化行为而成为奴役、支配人的一种手段。网络情境下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分为自我认同异化、符号互动异化、虚拟情境异化、网络文化异化等类型。大学生的网络异化行为阻碍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发展和人际关系交往。因此,必须从内外阈视角下分析异化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行为异化问题,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赛博空间行为模式的泛化导致了网络环境下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表现出抽象化、弱化和工具化的趋势;人的主体能力不断退化;传统伦理体系面临重构.异化的实质是人的虚拟化导致的主体性迷失和"活动范式"对人的统治.异化蕴涵着复归的契机.只有充分认识到虚拟实体间的约束性并关注人文精神,人才能从异化中复归.  相似文献   

4.
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具体表现为:道德认知异化、人际交往异化、责任意识异化。造成这种异化的本体论根源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缺失,即不是把精神的崇高和神圣当作人的本质,而是把物质欲望满足当作人生目的。异化的对治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树立"美德是立身之本"的内心信念,使之形成道德自律,一是通过外在的制度约束形成道德他律。  相似文献   

5.
斯克拉顿是通过对马克思异化观的曲解与颠覆来阐发其保守主义异化观的。他承认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异化现象,承认异化与工业社会、人为的分工、机械化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但他认为,异化并不是由私有制造成的,甚至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没有关系,人的异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自觉异化,表现在将工作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从而异化于赋予他行为与意义的社会环境。斯克拉顿的异化观体现了保守主义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其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同传统保守主义者如柏克的政治哲学一样,反映了富有和特权阶层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网络教学环境,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着重从教师自我完善、具体教学任务、学生个体发展和网络环境等层面分析和讨论网络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8.
片面地强调<变形记>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似乎淡化了卡夫卡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背景,显得过于强调其现代性而忽略传统文化的影响.卡夫卡是从传统中来的,其作品在表现"异化"方面与后来的以及当时的一些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国家的作家、作品尚有一段距离.从20世纪初奥匈帝国的文化环境和卡夫卡的精神特质出发,探讨专制文化在造成<变形记>人物"异化"方面的突出意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弱化、改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构建着新的文化知觉环境,改变着人类的族群和个体的经验感觉模式。微博推动的网络文化,通过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加深了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力,后现代文化也成为现代个体呈现自我的主要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过劳死”是异化劳动的恶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龙 《考试周刊》2011,(23):239-240
导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科研、写作等脑力劳动,实际上已不再是知识分子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确证,而是其本质力量的异化,即人的异化。对于知识分子个体而言,要避免过劳死悲剧,固然有赖于各种客观环境的改善,但更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行为科学视角来看,大学生网络行为是外部环境因素和内在生理、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要包括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社交、网络表达、网络商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引发了德育文化新问题,其网络行为结构变化易于造成传统道德养成路径架空化,其网络行为失范易于造成主体异化及道德标准的模糊化,其网络行为主体间性易于造成传统德育系统有效性碎片化。应通过价值引导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文化素养,通过制度设计规范大学生网络德育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高校网络德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治理模式由网络管控发展到网络共治,体现了由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的逻辑演进过程。网络管控模式的理论根据在于对主客体进行二元预设,并将二者对立错置,技术与权力被异化为主体,个体受到技术异化和权力异化的宰制而沦为客体,并受到来自技术与权力的双重管控。要实现对网络管控模式从主体到模式的全面变革,需要从底层逻辑上重置主客体、重申社会性和重建认同来共同完成对技术异化、权力异化及人和社会异化的纠偏。网络共治模式得以构建依赖开放的权力系统,并将从根本上否定并扭转基于主客体分化导致的异化现象,进而摒除技术理性的统治缺陷,催生出基于主体间性而形成的权力共治主体。多元权力主体通过交往行动、平等参与和对话协商,最终达成基于合作的尊重理解与交往共识,以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实现对技术理性的扬弃,落实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13.
相对哈代同时代的作家而言,哈代的作品中有着较强烈的现代主义意识。在《无名的裘德》中,时间作为客观社会环境的象征,对人物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人作为个体,在这个荒谬世界中的异化。然而在哈代笔下,主人公身处在人类存在的困境中,却仍保有对真我的执著追求,这种个体的意识对时间的反抗体现了哈代对人类存在的关注和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美好生活作为唯物史观的应然理想,深植于日常生活的现实土壤之中。日常生活的拜物教特征导致了人的“自我异化”面貌,个体“自我异化”实质在于资本剥削人们生产的劳动异化,劳动异化导向消费领域,社会层面的符号拜物教就此出现。数字化时代,个体生活面临着平台技术与资本剥削共谋的数字规训。从劳动异化到数字拜物教,个体“自我异化”的加速反映了日常生活的沉沦现状也预示了推进其变革的可能。东欧马克思主义者赫勒曾提出了变革拜物教的“激进需要”主张,认为个体需要的满足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要从个体之维深化自为领域的日常生活变革,实现自在领域的美好生活建构。有鉴于激进需要的日常生活批判,新时代美好生活应从“人本生活”“艺术再创造”“审美体验”几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旧生活的超越,进一步彰显唯物史观“社会—生活—人”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人,但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标异化、教育过程异化和教育管理异化等现象,造成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教育出现竞争化、功利化和技术化倾向。要改正这种倾向,就必须回到教育是"影响"人这一本质属性,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其"影响"效果,而不是让教育背负上过多的职能,成为"异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文学的诗化之美、虚静之美和自然之美,与道家审美取向存在着意义关联;当代文学中的怀疑、否定、反异化、崇个体精神之中明显可见来自于道家文化传统的资源支撑;在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学理中心话语之外,当代文学进一步继承和超越了道家文化的价值多元、判断悬置、反对异化、尊崇个体等精神资源,以审美形式参与到现代文化的建构之中.道家文化既不以道德建构作为诉求的主体目标,也不以逻辑推演去征服人的心灵空间,而是以自己的个体性体认与独立品格及其审美感性直观方式,求证个体生存与世界之间的意义.道家文化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创造性建构.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使人的异化程度日益加深。网络农场游戏尤其凸显了这种功能,将人推入了"不觉异化"的陷阱,使人的价值观异化、感知异化和能力异化。避免人沦为异化工具娱乐至死的结局,则要强化网络媒体的伦理构建。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带来极大娱乐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异化作用。反观游戏的本质精神,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游戏行为、消费行为、人格心理等方面;网络游戏媒介的虚拟特性、网络游戏的商业殖民、教育的游戏缺失等是异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构建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呼唤传统游戏精神的回归是消除异化的理智之策。  相似文献   

19.
消费对于个体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异化消费的出现又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复兴带来了负面影响。异化消费从本质上来说是以满足自我欲求为目的的消费形式,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异化消费具体体现在侧重物质消费、颓废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符号化消费等几个方面,它给社会、国家和个体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要走出异化消费带来的阴影,必须提倡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20.
导致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性、大学环境变化及网络本身特点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防止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必须从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立法和行为监管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