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国高校的超常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服务社会不仅是现代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现自身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惟有自觉地与社会紧密联系,很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在服务社会中拓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一要突破原有的办学模式,自觉建立与产业的对接机制;二要打破科教分割的体制,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要增强市场意识,更加重视技术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主力军,紧紧抓住高校党的建设这根主线,立足于创新发展的实际,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目标。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学习型政党建设目标统领下,实现社会主义高校跨越式发展,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走新型工业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人力资源为支撑,以教育为基础。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如何适应新发展满足新要求,积极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头等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科技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高校要紧紧抓住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积极寻找突破点,全面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相对于所在地方和服务的区域而言,高校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发挥在科技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着力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同时,高校也要注重与企业协同创新,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和转化平台,营造科技创新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服务区域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图书馆事业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宣扬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倡导互动性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在服务中启迪大学的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基本理念,不断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图书馆员的人文素养,并将其精神贯穿于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才能使图书馆在逐步的创新中有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图书馆事业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宣扬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倡导互动性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在服务中启迪大学的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基本理念,不断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图书馆员的人文素养,并将其精神贯穿于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才能使图书馆在逐步的创新中有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地方高校对口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也能够推动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地方高校只有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自身整体建设的创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更有赖于流通服务岗位服务手段、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创新和提升。只有流通服务水平提高了,才能满足高校师生对知识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真正履行图书馆自身的使命。本论证了图书馆流通岗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在网络状态下服务创新.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9.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实验室作为高校科学研究的基地,对加快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高校实验室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及新时期两者的创新发展路径,以进一步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的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不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人的重任,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教师及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国际主旋律,只有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才能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只有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才能保证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高等教育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承担的社会职能日益凸现。地方高校只有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作为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一直坚持“以服务求  相似文献   

12.
以服务区域社会为己任建设地方高校服务平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地方院校根植于区域社会,应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建设好区域社会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提供有用、有效和先进的服务.地方大学只有在服务区域社会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地方院校应注重服务区域社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行业划转高校在新形势下要摆脱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困境,就必须确立特色发展战略。通过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精神等方面特色发展的办学实践,提出行业划转高校只有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实现互惠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学校,无论是院长、系主任,还是教授、职员,特别是校长、书记,谁不希望自己单位的经费等发展资源丰富一些呢?大家都在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或伸手向上级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地争取财政多拨款,或向企业、校友等社会筹集,但大多又感觉太难,而叫苦不迭。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高校提出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新思路。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高水平大学发展方向和筹措更多经费的一条“捷径”,也可以说是一个法宝。对此,我们许多大学的各级领导的认识似乎还不够到位,或者认识到了但措施还不够有力,办法还不多,实际行动还不够坚决和有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任何大学,如果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力不足、社会服务业绩平平,即使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了一些支持,那也只能是一是一、二是二,很难持久、很难做大。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一流和高水平大学不只是靠国家投多少资建立起来的,更要凭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最终壮大起来。有志于谋求发展新跨越的高校,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跨越上,更好地实践“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对已经  相似文献   

16.
从现实情况看,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需要一套务实有效的理论来指导。从长远发展看,社会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高校的社会管理服务功能源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直接方式而言,主要是创新内部管理。其间接方式则主要是:通过发挥人才培养功能,为社会输送大量符合社会管理规范的人才;通过发挥自身科研能力,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通过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软技术支持。高校只有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体制改进、制度更新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对黑龙江省高校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作为地方高校只有明确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特色才能将自身建设成为高教强省需要的高水平大学,才能担负起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长期以来承担着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保障的任务。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大学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高校图书馆在搞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也必须努力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将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上。这就客观上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发展中把信息资源与产业应用、社会化信息建设相结合,创造适应高校图书馆自身特点的生态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基石。所以图书馆之间在搞好协作和合作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同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联系,并在整个社会信息产业和生存链条中找到自己的合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其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而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20.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对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策源地、承载地,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破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特色不突出、服务能级和管理水平不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将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聚变的大平台,更好服务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