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彝族是中国西南世居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该文从彝族饮食文化的源流、饮食原料、饮食礼仪三个方面对彝族饮食文化作了探讨,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彝族饮食原料种类丰富;彝族饮食礼仪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中国西南世居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该文从彝族饮食文化的源流、饮食原料、饮食礼仪三个方面对彝族饮食文化作了探讨,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彝族饮食原料种类丰富;彝族饮食礼仪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合唱的历史和特点,从其他国家的合唱艺术地位看到我国合唱艺术的现状,并就合唱艺术的发展和走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四川凉山147名彝族青少年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旨在了解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分析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和方式,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朝辉 《兰台世界》2015,(7):106-107
酒歌在我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彝族文化中,彝族酒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彝族人通过酒歌热情洋溢的内容来显示本民族积极乐观、开朗好客、好爽霸气的民族特点,这些文化含义都值得现代年轻人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彝族毕摩文献作为古老的彝族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文学艺术的记录,对于研究宗教学、古文字学、人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嵌镶在彝族文化中一颗瑰宝”,享有世界声誉。自去年美姑县举办首届中国彝族毕摩文化节以来,从省、州档案局到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毕摩文献的抢救整理工作,要求美姑县档案馆一定  相似文献   

7.
交响合唱《东海情怀》创作于2012年,这部作品既是对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的献礼,也是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力求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礼赞。作品以东海为题材,运用交响化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作曲家对东海的崇敬热爱之情。文章将运用"特征分析法",探究作者如何将引子中的各种材料因素演变、组合并贯穿运用到整部作品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8.
朱妮娅 《群众文化》2000,(5):40-40,36
在声乐艺术中,独唱讲个性,合唱求共性。虽然两者发声原理一致,但合唱的用声,要受多方面的制约。组织童声合唱,不但能培养儿童对和声的听觉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塑造歌曲艺术形象的水平。因此,童声合唱的训练是群众声乐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清代云南彝族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碑刻档案是清代彝族地区森林生态保护历史状况的真实反映 ,说明了彝族人民爱护森林 ,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这些碑刻档案在封山育林方面的规定细致、精确、具体、完整 ,且操作性强 ,对我国今天的森林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凉山彝族毕摩中的孜毕类为考察对象,对其概念内涵、传承方式及其社会角色进行探讨和阐释,这是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一种新的尝试,想必将对彝族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2.
莫色华喜 《大观周刊》2012,(35):190-190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也离不开教育活动,任何时候,教育与生产劳动都是相伴而行的。彝族谚语与彝族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它是新颖独特的教育认知形式,作为生产劳动和知识教育的纽带之一,对彝族人的精神生活和生产劳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彝族谚语的形式和教育意义及作用等方面来进行探讨,让人们体悟彝族教育思想的精华,丰富教育工作者的精神世界,增强对现代教育的理性思考,有利于形成彝族科学的教育思想,促进彝族教育更加诗意化。  相似文献   

13.
彝族谚语是彝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形式,是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颜莹 《大观周刊》2012,(27):32-33
昭觉彝族服饰是彝族族文化的载体,其间蕴含着彝族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彝族独特的审美心理、情趣、品味。昭觉彝族服饰种类繁多绚丽多资、异彩纷呈。本文从昭觉彝族服饰的特色,浅谈昭觉彝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海洋 《新闻世界》2014,(10):161-162
合唱艺术是代表群众性活动最突出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对增加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意识,展示整体素质、风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丰富想象力,扩大视野等具有很大的意义。然而,合唱是一种多声部集体歌唱的形式,对于艺术、技巧等方面要求高,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文化工作者,如何在群众合唱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辅导和训练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如何做好群众合唱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与汉文化教育思想的融合共同构成了彝族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彝族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三个时期。本文对这三个时期内彝族教育思想发展的情况与特点进行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彝族毕摩经历史档案的产生形成、种类构成,探讨毕摩经历史档案的重要研究利用价值,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宝贵的彝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9.
万桢桢 《大观周刊》2012,(37):26-26
中华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以及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互相融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凉山昭觉彝族,长期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20世纪中叶前尚停留在奴隶制社会,在长迭千年之久、封闭而传统的社会中,形成了古朴而独特的服饰风貌,成为彝族物质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凉山昭觉彝族服饰的图案、纹饰上蕴含的历史、宗教、民俗印迹等丰富文化内涵,反映了其多种崇拜和万物有灵等观念。本文从材料,内涵,造型,色彩上分析了凉山昭觉彝族服饰纹饰。  相似文献   

20.
郭利芳 《大观周刊》2012,(42):10-11,30
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在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彝族的毕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彝族的毕摩文化进一步受到冲击.彝族毕摩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毕摩文化.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说明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受到冲击。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并使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彝族毕摩文化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开始注重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