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结合商务智能技术,整合语义Web、智能代理、智能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智能企业门户平台的构建,并给出基于SOA的智能企业门户的基础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刘捷 《未来与发展》2022,(1):66-70,20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安防产业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杭州市智能安防产业为例,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方法,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智能安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如何实现数据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基于智能安防系统的智慧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和GSM技术引入智能电网的远程监控,实现传统电力技术与新技术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型智能电网远程监控器的设计。该监控器由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接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以高集成度系统PSoC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平台,由电流传感器采集信号,充分利用PSoC微处理器的片内外资源实现数据的转换和处理,通过GSM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数据接收系统将接收数据通过串口传送到上位机监控平台,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故障排查。此实验在技术上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展现出技术的创新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由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和科进英华(北京)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城市动态交通仿真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可视化城市交通疏导、管理、控制和评价系统。平台通过挖掘城市静态和动态交通数据,利用实时交通数据的智慧计算与动态交通仿真技术,对城市交通管理、路网规划、优化设计、信号控制、交通诱导和设备监测等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连接调度指挥系统,使交通运营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能够很好地整合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共享数据资源,提高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科学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阳  江资斌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01-104
本文针对虚拟企业制造环境的特点,运用多Agent技术,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虚拟企业核心能力识别体系结构,通过不完全信息下的多属性效用评价,实现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虚拟企业核心能力定量识别的协商决策。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实现柑桔大棚智能控制,提出了开发成本低、可靠性强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方案。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主控芯片,配合ESP8266-12F WIFI通信模块,利用阿里云平台制作上位机,集成了大棚环境温湿度监测、烟雾报警、遮光帘开关、人体红外感应指示以及手机端控制等功能。通过实验对OLED屏幕显示、遮光帘控制、风扇控制、环境数据采集以及手机APP控制等功能进行逐一测试。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手机端不仅可以实时显示棚内环境数据,而且对大棚设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江 《科技通报》2019,35(7):156-160
为了提高的动态多核异构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和传输控制能力,提出基于运维数据的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法。构建网络数据流智能传输控制模型,采用传感信息融合采样方法进行网络数据流的运维数据采样,对采集的网络运维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处理,根据不同的分类属性进行网络运维数据的关联特征提取,挖掘网络运维数据的异常图谱信息,采用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进行网络数据流的智能信息传输控制和均衡调度,实现对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识别,提高网络数据流智能运维管理能力。采用可编程逻辑处理芯片进行网络数据流运维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处理器设计,设计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系统的主控模块、数据收发模块、接收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在集成ARM环境中进行系统开发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系统能提高数据传输的均衡性,降低网络输出误码率,提高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智能采集卡取代了传统的模拟传感器的功能,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传送到主机和其他控制节点,也可以称之为智能传感器.本采集卡是以温箱为采集对象,卡上具有CAN通信接口,并且可以通过CAN智能适配卡与上位机PC进行通信,PC机又可通过TCP/IP协议连入Internet,进而实现远程控制,组建成CAN总线实时监控系统,其特点结构简单、设计容易、抗干扰性强等.  相似文献   

9.
胡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07-107
智能电网的最主要特征是:兼容性、集成性、优化且具有经济性。并且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实现需方响应,系统和用户的双向互动,而不单单是那些传统电网和特定系统的升缨和改造。因此,我们需要先进的传感通信技术、分析和辅助决策技术、高级量测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等作为其保证。智能用电是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电网建设、节能环保和电能质量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Agent的智能检索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Agent技术应用到智能检索领域是智能检索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主要从Agent系统基础理论、模型构建、及系统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基于Agent的智能检索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大数据进行重大公共事务决策风险治理目前存在着体系尚未统一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包括构建理念、技术架构和服务设计的行动框架,从理念提出到技术支撑再到上层服务提供,形成大数据驱动下公共事务风险治理的行动闭环.构建理念指明该行动框架的建设目标与范围,技术架构包括数据源、平台支撑层、功能层和服务层,服务设计指明重大公共事务决策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治理的服务逻辑.进而从3个维度对面向重大公共事务决策风险治理的大数据行动框架进行了详细剖析,旨在为重大公共事务决策风险治理新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孟凡生  宋鹏 《科研管理》2020,41(3):151-163
协同理论为新能源装备智造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基于新能源装备全生命周期,试突破常规智能制造系统边界,从目标、流程、信息和资源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协同智造基本活动并识别关键智造技术,将协同智造主体划分至云平台、研发平台、信息平台、制造平台、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等六个主要模块,通过关键智造技术嵌入应用构建离散式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体系,使智造主体通过各平台实现“四维协同”模式。基于“四维协同”构建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体系运行的要素指标体系,运用引入差异化权值的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确定要素权重。实证表明,目标协同和信息协同是影响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3.
Using intelligent agent-based systems to suppor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executives has not been significantly advanced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into this field tends to focus more on technical aspects than on social perspective. When executives are faced with increasing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and uncertainty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using intelligent agent-based systems to enhance executiv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y appear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necessity. This study examines UK executives’ perceptions of intelligent agent-based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scanning, filtering, interpretation and alerting. The study follows a deductive research design, i.e. hypothesis formulation and testing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 Qualitativ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focus groups and interviews with executives in the UK. The study produces rich evidence that challenges preconceptions of using agent-bas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by executives. The findings develop insight into executives’ behavior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has implications for intelligent system developers and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智能制造时代正在到来,为探明智能化无人车间的建构模式并领会其运作逻辑需求,引入"车间智能体"和"车间镜像"概念,以机器人为主体、生产工序为对象、车间全景为环境,探讨智能化无人车间的智能化和镜像化建构模式,并将智能化无人车间分解为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阐释智能化无人车间的运作逻辑.分析表明:智能化无人车间即升级为智能机器人一元生产模式,并在网络空间形成生产车间的远程镜像孪生体,将成为制造行业的标配;可分解为车间实体、车间智能体、车间镜像三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包含智能化和镜像化两个过程,智能化包括机器人自感、生产工序感知和车间全景感知,镜像化包括机器人镜像映射、工序镜像映射和车间全景镜像映射;运作架构由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构成,其中生产作业系统是执行躯干、边缘计算系统是决策中枢、远程监控系统是应急外脑,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实现车间运作.  相似文献   

15.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sector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cities due to the fact that buildings are the largest energy consumers, especially public buildings such as educational, health, government and other public institutions that have a large usage frequency. However, recent developments of machine learning within Big Data environment have not been exploited enough in this domain. This paper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how to incorporate Big Data platform and machine learning into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manag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sector as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smart city concept. Deep neural networks, Rpart regression tree and Random forest with variable reduction procedures were used to create prediction models of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of Croatian public sector buildings. The most accurate model was produced by Random forest method, and a comparison of important predictors extracted by all three methods has been conducted. The models c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suggested intelligent system named MERIDA which integrates Big Data collection and predictive mod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each energy source in public buildings, and enables their synergy into a managing platform for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public sector within Big Data environmen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such a platform that could be used by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 plan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public building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as well as to connect such smart public buildings as part of smart cities. Suc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can increase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ts higher quality of service and healthi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陈凡  蔡振东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24-2130
摘要 通过对复杂社会信任模式简化技术需求的有效回应,区块链技术社会化成为可能。在区块链技术由技术1.0向技术3.0迭代发展的技术社会化过程中,其技术信任属性也因此获得完善与发展。进而,促使社会信任的Technique维度获得呈现,并经由对后工业社会之社会信任需求的技术切合,促成了强技术参与的社会信任模式的社会建构。相对于与前工业社会相调适的熟人信任模式,及工业社会的制度信任模式,强技术参的社会信任模式的社会建构在实现社会效率的同时,也引致了社会情感、社会结构的双重社会失范风险。因此,应从法律制度、政策支持、技术标准、技术道德四重维度予以社会调适。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盐湖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中国盐湖产业大数据平台,形成数据共享与分析决策体系,实现中国盐湖产业数据链全覆盖,辅助科学决策。从盐湖产业生态链闭环角度整合九大数据资源,展开中国盐湖产业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施,打造了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和平台应用层3个层次的总体架构,并针对盐湖产业数据中心和平台功能建设过程中关键技术及问题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平台提供了智能检索、统计分析、专题报告和知识产权导航等服务,为中国盐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大数据环境下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8.
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刚刚起步,构建智慧农业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政策、组织、资金、技术、人才是智慧农业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在公共治理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农业发展驱动模型,剖析其发展驱动的机理,进而构建政府和市场的双向驱动机制,即规划引导机制、平台汇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政府为市场创新提供支持,市场主体创新推动政府智慧农业项目的实现,两者之间围绕农业产业链和项目进行双向互动。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机制,资源共享,利益分享,共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夏一雪 《现代情报》2019,39(11):121-127
[目的/意义] 基于舆情大数据进行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为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情报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舆情大数据的社会网络属性,剖析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安全事件特征和情报感知需求,提出基于舆情大数据进行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具有多元、快速、全面、深度的优势。从社会安全事件要素和过程两个方面,构建全要素、全周期的情报感知指标体系。分析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情报感知路径,针对情报感知指标进行情报感知,确定"异常→风险→情报"的情报感知过程,并研究情报感知方法。[结论/结果] 基于舆情大数据构建情报感知指标体系并开展应用研究,为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需求日益凸显。基于泛在网、云计算、云服务及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典型应用,构建动态感知、自动响应、移动互联、智能决策、自助服务、集成开放的智慧云社区公共信息平台构架体系(ICIP,Intelligent Community Information Platform),并针对智慧云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八大应用功能进行规划设计,为促进我国智慧云社区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