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县治之一。其地名和最初地望在"西"地的"昧谷",即今陇南市礼县东部峁水河谷六八图——费家庄域内,其名渊于和仲一族的"宅西"测日"敬授人时"活动,后被秦民族扩建为宗邑。其后多迁徙,最终衍变成"上邽",建制在今天水市区。  相似文献   

2.
以南美拉祜族自治乡为典型,追溯本土拉祜族社会发展历史,结合国家级贫困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寻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促进云南边疆、山区、贫困民族自治乡的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3.
综观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普遍流传着一些叙述天地间万物形成、发展的创世史诗,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牡帕密帕》作为在拉祜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长篇创世史诗多有学者关注,并多聚焦于其作为非遗的传承以及信仰体系的建构,缺乏对其文本内容中英雄祖先建构的内涵分析、民族认同强化的历程阐释以及对反映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探讨。对《牡帕密帕》的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窥见拉祜族原始宗教崇拜、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历史记忆以及所蕴含的民族关系,也能展现创世史诗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小辉  罗春梅 《职大学报》2012,(3):96-99,61
云南省临沧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边民涉外婚姻逐年增多。通过临沧中缅边境地区边民涉外婚姻现状的研究,旨在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进一步加强临沧边民涉外婚姻管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永昌府文征》"文录"和"纪载"涉缅文献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分析,深入解读其主题内容,并探讨《永昌府文征》涉缅文献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密须国初探     
本文将文献记载与近年考古发掘的新资料结合起来,对密须国的地望、存在时期及其与殷商、周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密须国建立在今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其版图较大。密须氏立国前就定居于此,文王伐密乃至共王伐密后,密须国尚存,大致在春秋时期秦国建立密县后,密须国不复存在。文章还认为史书所谓密须为殷商属国,文王伐密后改姞姓密国为姬姓密国之说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传统中缅边界发生剧烈变迁,不到百年时间边界向中方境内大大内缩,原属中国的一些领土被划在了今国界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发生原因上探讨近代以来中缅边界变迁问题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傈僳族是我国历史上迁徙较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时期,经过多次大规模迁徙,形成了今天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大杂居的情况,与此同时,傈僳族内部小范围的迁徙也是频繁的,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迁徙无常",成为对傈僳族的准确评价。文章复原了傈僳族从唐到清的迁徙过程,分析了其迁徙的特点,并找出了其迁徙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舞蹈主要有芦笙舞、跳歌、摆舞 3大舞种 ,这些舞蹈植根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之中 ,在其长期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深沉、坚毅而又洒脱、欢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拉祜族舞蹈在其本民族实现“人神合一” ,追求理想生活 ,增强民族凝聚力 ,娱乐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缅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贡赐外交是两国官方交流的最主要方式。腾冲是中国西南通道上的要冲,历史上很多时候,中缅陆路交流都经过腾冲通道而进行。和顺侨乡是中缅交流的产物,和顺人因其天时地利之便,在中缅陆路交流史上,以"通译"的身份为两国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全国惟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其主体民族拉祜族占到了总人口的43%,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而充分发挥澜沧县的旅游业资源优势,把县城勐朗坝建设成全县的旅游中心;着力打造“拉祜文化”等特色品牌;对4条骨干的旅游线路进行重点培育;抓好旅游景点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则是加快其旅游业产业化的关键,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乡村图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即以"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而闻名于世。和顺边地文化、侨乡文化的繁荣,是图书馆成立的文化背景。和顺乡民及旅缅华侨艰苦创业、发展中缅民间贸易、拨付经费购买大量图书,是和顺图书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拉祜族是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拉祜族和其他各民族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共同开发云南省这块祖国西南边疆的热土,在创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守卫祖国的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迁居在云南和新疆的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演进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变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迁徙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迁徙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其次,在与迁徙地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融合过程中,多民族文化丰富了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创新。  相似文献   

15.
腾冲自古为中缅印商道之重镇,马帮驮运业在古代和近现代对腾冲的经济文化交流及信息传递中功不可没.至今腾冲民间还有"马帮驮来的翡翠城"之说.到民国时期,滇缅贸易进入极盛时期,腾冲马帮驮运业市场活跃,行业规范,欣欣向荣,在链接中缅贸易方面的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远古部族首领多故里,这是近年我们这个慕古民族热议的话题。搞清我们祖先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避免制造虚假文化、全国争祖先和祭祖泛祖化,而且有利于华夏民族同根、同祖和同源历史的认同,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事实上,首领多故里.是上古时代先民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袭号”的社会风俗以及“口传史”的传统习惯等综合因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植物区系纲要(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 我区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欧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大兴安岭地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的中亚中东部地区,欧亚草原亚区的蒙古草原地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吴征镒)。种子植物117种,其中世界广布科15个,如禾本科等。世界分布主产热带6个科,如豆科等。世界分布主产温带12科,如菊科,蔷薇科等,世界分布主产地中海6个科,如唇形科,十字花科,藜科等,世界分布主产南非,如杜鹃花科,北温带分布15科,如毛莨科,杨柳科等,全温带分布7科,如伞形科等,旧世界温带分布3科,地中海分布如锁阳科,瓣鳞花科,半日花科。还有东亚——北美分布,北美——印度——南美及南半球分布等,热带分布有8个类型,主要为气热带——温带分布,共24科,如大科等。全热带——亚热带分布10科,还有其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了临沧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明确了其在全省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定位;其次对临沧市旅游业发展进行SWOT-ASEB栅格分析,得出临沧在资源、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方面的发展优势、劣势和临沧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临沧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始终以佤文化为核心,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强绿色营销,利用旅游后发地区优势等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核心出发点,依照"真"、"色"、"根"这三个方向对其困境现状展开论述,并深入挖掘其下更为根本的困境根源,将这一根源集中概括为商业的侵蚀、文化的同化、精神的迷失。在此基础上,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学、民族学等理论以及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探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之策。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寻根——补根——固根;真走——真转——真改;择色——调色——塑色,即:加强民族史学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走转改"活动,加强文化挖掘和整理;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20.
鬼,是先民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对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灾难产生的原因作出的最为"合理化"的解释,是先民对自然产生畏惧的一种体现。在先民的认识中,这些灾难都是因为有"鬼"这种人们无法战胜的东西在作怪,因而创造的指称这一怪物的专名。人们对鬼是既爱又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它许多新的意义。本文试从"鬼"字入手,讨论以"鬼"为形旁的汉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