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如何紧跟形势,调整各自的工作与学习方式,成为当前社会和学校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成都市成飞中学在全面贯彻落实"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视域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行"三课四步曲"教学法,坚持班级公示作业与"七约定"制度,坚持兴趣特长和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外活动和...  相似文献   

2.
王芳 《教育科学》2021,37(4):41-47
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表现为师生关系场域道德生活疏离、班级组织场域道德生活枯燥乏味、课堂行为场域道德生活功能失调、品德课程场域道德生活欠缺生活质感等."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有关心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整全生命存在、实现班级组织的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课堂行为场域的道德教育意义、传承品德课程场域的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工作项目化是对大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规范和整合,是学生参与班级学校活动,增强合作创新意识的有效保证.本文以我校"值周班长"品牌项目为例,对高校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方法、创新理念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人文化"管理的班级必须从创设人文化的班级育人环境、建立人文化的班级管理机制、创建人文化的班级人际关系和构建人文化的班级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落实,它既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初中是个人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对其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人为本"理念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开始逐渐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当中,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班集体.但实际上,"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
"退",不是消极地工作,无论是退是进,都是班主任的育人之策,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师生和谐相处.笔者从"退"对学生、"退"对家长、"退"对学校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班主任制、班主任助理制和专职班主任制在中职学校的实施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综合这三种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势及缺陷,形成以一个班主任为主,二个副班主任和三个班主任助理配合的"一主二副三助理"制度.能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工作历来是繁琐、复杂而又多变的.作为班主任教师,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秩序井然,学生个个明事理、知礼仪,但那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本文针对年轻班主任在对待班级事务时,因为年轻气盛,常常会有急躁心态,易会走入误区,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建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多用"忍"字.  相似文献   

9.
在校企合作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传统的注重专业技能传授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职业素养方面存在很大缺陷.针对中职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基于"7S管理"的研究意义,根据情境学习理论、规范化裁决和基于生存论哲学"人的本真生存"理念的价值论等理论依据,确定研究问题,厘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步骤,制定在中职学校...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主要以集体教育为主,因此班级里"听话的孩子"相对较多."听话的孩子"乖巧懂事,个体数量占班级人数的比重较大,这样的学生往往在集体教育中容易被忽视,其潜在的个性没有得到更好地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听话的孩子"的个性特点,分析他们的缺陷,充分挖掘他们的优点,以探究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听话的孩子"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所以我认为,每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都应做到"四有",那就是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和有智慧.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活动导向背景下搭建"公司制"班级,旨在围绕未来职业活动建构一个崭新的教学单元形式,使学生在虚拟的工作情境中实践和协作学习,不断建构自己的感性认知,缩短从"校园人"转变为"企业人"的时间.搭建"公司制"班级要从班级框架、班级环境建设、成员核心技能培养、励志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协调、课堂教育、职业活动设计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近日"双减"政策的颁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校外教培机构也因此适时做出改变和转型,政策给家长、学生带去便利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教育压力.事实上,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更能够积极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政策减负的同...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最多、最深,而QQ乐园进一步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造班级文化,形成班级合力,提高学生素养,必须从学生角度着眼,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支点",我们只要稍微用力,学生就会被高高的"托起".只有教师真正的放下"高生一等"的架子,视学生为"同窗",为"网友",学生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校教育中,各种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十分有限,家长资源作为众多教育资源中的一部分,对学校以及班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班级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开展"家长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通过积极开展家长座谈会、家长参与社团活动、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构建、构建家长资源库等途径实现家长资源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6.
钟羽 《江西教育》2022,(11):90-91
幼儿园班级环境指的是班级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发展的保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当前,"STEM"理念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发展迅速,因此将"STEM"理念融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本文将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为抓手,分析当前"STEM"理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职普比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围绕职普比大体相当的争论其背后隐含的是企业、社会、国家对中等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两者目前并不能很好地平衡.对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执行能否找到一个底线值,从降低中职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出发,是可以从学生、家长这端做些工作的,如果能找到学生、家长从心理接受职普比大体相对执行比例的一个最大公约数,如大多数(三分之二及以上)人都能接受的一个比例值,则以此为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执行的底线值是可行的.提升职普比从源头上来讲就是要提升学生、家长对中职的升学需求,这可以从初三学生对中职的升学意愿出发,提高其中职升学意愿,并采取各种政策激励措施确保稳固这种升学意愿,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中职招生数,通过提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工资待遇,使中职毕业生更好找工作,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及实训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措施,以吸引更多初中生升中职从而提升职普比.本研究以"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及15428名家长的调查为基础,试图为上述问题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答案,以期对贫困地区及全国的职教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娜 《教育探索》2021,(11):67-7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追星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名为"饭圈"的"粉丝"群体.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为自己的偶像应援,逐步形成了"饭图文化".而担负未来社会发展重任的青少年俨然成为饭圈的主力.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风气的不良影响,如价值观的扭曲、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潜在助长以及对学校校风及班风的负面引导.要想因势利导,发挥"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媒体优化宣传内容、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家长注重沟通交流并给予感情空间,社会、家庭与学校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问题也逐步成为了众多学校、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介绍"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现状入手,剖析了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在各地开始施行,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成为学校与教师开展育人工作、家长培养学生应遵循的新原则.这需要教师、学校提起重视并深入研读,最终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工作当中.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参考,立足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视角,融入家校共育思维,对"双减"呼声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展开了研究,希望能为教师们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