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及其人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以 4省 44 2人为调查对象 ,研究和探讨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经因子分析和专业理论研究 ,建立了 5类共 15项指标 :科技道德教育类、体制规范类、经济竞技发展类、外部投入类和消除“近亲繁殖”的教练员培养制度类。笔者在研究中发现 ,我国无论是体育还是非体育家庭都不愿意孩子从事体育和竞技体育 ,主要原因有传统思想问题、体育的社会地位问题、运动员的教育问题等 ,其中教练员的“近亲繁殖”培养制度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苹 《体育师友》2008,(6):72-73
“体教结合”是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渠道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体教结合”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更深厚的土壤,有利于社会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体育,“体教结合”是体育界和教育部门必须重视和大力推进的带有方向性的一项事业。本文总结了广州市荔湾区游泳业余训练实施“体教结合”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三中全会十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在“深化改革,积极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要求。我们体育界怎么办?笔者认为,根据十三大所提出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我国竞技体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根据简政放权,政队分开的原则,改革竞技体育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战略研究及发展主线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竞技体育的战略理论,二是竞技体育的战略规划,三是竞技体育的战略政策。战略理论管的是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战略规划是抓安排与落实,而战略政策的功能则是保证战略目标和规划内容的实现。中国体育界近几年轰轰烈烈的“奥亚全战略”的研究及发展,引起的社从反响是巨大的。仅观近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是呈周期性的“振兴”与“衰落”,目前可以说处于低潮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在开展竞技体育战略研究及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必须在这改革与开放  相似文献   

6.
体育≠竞技运动,这是很明确的。但体育的现状似乎使人觉得“体育=竞技运动”,而且这个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体育的概念在萎缩,体育的领域在缩小,好像变得越来愈窄了。体育界提出的“奥亚全战略”,无疑有其正确性。然而,体育界内部对此口号过分敏感,甚至敏感到忽略了体育工作全面性的程度,倾全力于竞技运动一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面对建国近50年体育思想发展,去探求“既往”历史启示时,不得不注意到一个重要问题,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体现了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建国后体育工作中的问题,近几年,它也是体育界着力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中,教育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体系,可以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它包括教育思想、内容、功能等.必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体系,进而推动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管理战略、项目布局战略、后备人才战略、赛训创新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的竞技体育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历史性挑战,因为它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竞技体育的历史。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是中国人民和中国体育界的最大愿望。在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28枚金牌的历史性突破,但是我们只参加了28个大项300个小项  相似文献   

11.
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一直是体育界争论的话题,从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人们现实需求分析,竞技体育将会更多的走进学校,成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竞技体育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竞技体育教材化的内涵及竞技体育教材化改造的方法原则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度商业化、职业化和滥用兴奋剂等“异化”的挑战 ,我国体育界正在体育改革中研究对策 ,特别在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方面采取积极而有效的举措 ,使我国竞技体育在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去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吉林体育学院宋继新教授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 ,以提高运动员整体素质 ,抵制竞技运动“异化”,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撰写了《竞技教育学》这部新著 ,使我们耳目一新。这是我国深化体育改革、特别是训练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该书最近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它不仅引起国内体育界的关注 ,…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度商业化、职业化和滥用兴奋剂等“异化”的挑战,我国体育界正在体育改革中研究对策,特别在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方面采取积极而有效的举措,使我国竞技体育在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吉林体育学院宋继新教授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以提高运动员整体素质,抵制竞技运动“异化”,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撰写了《竞技教育学》这部新著,使我们耳目一新。这是我国深化体育改革,特别是训练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该书最近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它不仅引起国内体育界的关注,而…  相似文献   

14.
孙和俊 《精武》2012,(24):83-83,85
竞技体育异化一直是现代体育界的热门话题,因为竞技体育异化问题愈来愈左右着竞技体育的开展。结合我国竞技运动实际,分析造成其异化的各种原因,以实现竞技体育原有精神的回归,促使我国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当今世界体育文化高度统一的整体,是体育界所共识,也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人才成功的思想境界.从竞技体育的精神、特征以及功能的角度出发,探讨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功效.这篇文章并不是否认非竞技体育就不能发挥体育的功能,而是从竞技体育角度出发探讨教书育人的新思路,进而为竞技体育在学...  相似文献   

16.
竞技训练中有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两个方面。身体教育中有技术教学和身体锻炼两个方面。竞技训练和身体教育中都有技术和身体两个方面的问题,又都有二者的关系问题。这是国内外竞技史和体育史上由来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科学发达国家的体育界和竞技界,在现代体育科学和竞技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正在深入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都是在不同意见的对立和争论之中越辩越明。了解这种情况,对于发展我国体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可能有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时最根本的国情,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我国要实现体育强国,这是既定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的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点,对以下几个问题,谈下自己的认识,就教于同行们。一、初级阶段竞技体育“超前”的问题何谓“超前”?体育界的认识是: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超出国家的经济水平,就是超前发展。世界银行衡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的。我国目前在发展中国家里属于低收入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初探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笔者对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 ,可持续发展观是时代变迁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社会生活的渗透及中国竞技体育自身发展条件的需求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初步形成。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竞技体育社会化、国际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竞技体育从"优先发展"到带动群众体育"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后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思,推进从发展理念到具体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变革。提出可持续发展和功利主义理念下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上,从扩大体制改革范围、管理重心下移以及管理的社会化等三个方面,保证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更加以人为本;在群众体育工作机制上,从考核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健身氛围培养机制等三方面入手,实现与竞技体育"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兴奋剂与竞技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兴奋剂自竞技体育诞生的那一刻起,“公平竞争”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而与其背道而驰的“兴奋剂问题”则成为当今笼罩在竞技体育上空的一朵乌云。伴随着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兴奋剂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人甚至提出“药物”的滥用将会葬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