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腊梅花开了     
腊梅花开了颜晶八年前,父亲因迁居将栽养多年也未开花的腊梅抛弃,我便将它移植在自家小院,一是使这钢筋混凝土的楼群增添一些大自然的景观,二是指望它换过风水后,来年能给小院增添几分姿色,带来几分醉人的香味。可一养两年,只见它枝繁叶茂,唯不见花开。父亲见状安...  相似文献   

2.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美术,也不知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艺术这一美妙的世界里.那是十年前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时间虽长了,可还记得很清晰).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经常布置写小楷.一天,我爸拿出了我的小楷本开始翻阅,我看见他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脸上露出平时很难看到的微笑,并开始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我,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叫我以后好好练字.我兴奋得叫起来,用比他响亮的声音说:"昨天,我们上美术课,我画得最好,得了最高分呢!"爸好像比我还要兴奋,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绩.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那是我们云南一个诗一样抒情和画一样美丽的地方。假期里,妈妈的朋友邀请我们到西双版纳旅游。旅程中有一项最有意思的安排,就是到热带植物园去观光。一大早,我和妈妈便乘车来到了美丽的植物园。  相似文献   

4.
人们说我丈夫始终很年轻. 这话一点不假,因为丈夫总是那样的超脱旷达. 七年前,我大学毕业分到一所中学,他也同时调进这所中学,我们都教语文,相识一月多,我们便成了夫妻. 这件事颇让人不可思议.我也不明白怎么鬼使神差便答应做他的妻子,也许我已受不了寻寻觅觅的折磨,受不了独身的凄苦,也许冥冥之中就已注定,我们就是一家人.突然一下子结婚,朋友们大吃一惊.我当时并没有想要惊世骇俗,只不过按着心灵的指引去做罢了.  相似文献   

5.
云山遮不住     
一 多年以前便听人说过,弥渡坝子以西的巍峨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座"云山公园".把此地命名为"公园",我想,和我一般见识的人肯定都会觉得惊讶.因为,定型在我们头脑里的公园,通常都在比较繁华的地方,而这座公园,却建在远离闹市的山区,并且修建公园的一切费用全部靠民间捐赠.  相似文献   

6.
不敢出书     
我的<世有新潮没法赶>和妻子的那篇<丈夫要存"私房钱">把我曾一度想出书的念头曝光于世,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便演绎出了一些关于出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请告诉我你是谁 "请告诉我你是谁?"这是我突然收到三条陌生的连续短信之后,怀着抱歉和谨慎的心情,给对方的回信. 远离城市久了,便有了心距. 心是跟脚一起走的,脚到了哪里,心便到了哪里,即便回望,那片曾经属于你的风景,已然被岁月的烟尘模糊. 我的眼前是满坡的植株,它们包围着我,把我的生命染成了绿色.如此,我的脑海里,还占据着与此有关的许多事物.渐渐地,那些关于城市的往事,那一张张关于城市的非常熟悉非常生动的笑脸,淡出了记忆.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一直想在我们的语言里增添一个新词,即nesomania(希腊语neso意为岛屿,mania意为狂热)。这个新词也许足以描绘出那种折磨了我大半辈子的迷人的病态感情。我的确爱岛如狂,我同它们灵犀相通。每当踏上海岛,我顿感神清气爽;每当忆起它们,我的精神便为之一振。我爱岛的痴情始自童年我开始阅读之时。(鲁滨逊当时如果涉水登上大陆,他可能不过是个平凡的人;他所以成为一个不朽的形象,是因为他上了一座孤岛。拿破仑当年如果被流放到一个村子里,他可能会是一名郁郁寡欢的勇士;但是被囚在那座孤高的岛上,他便晚景凄凉地了结残生。) 1931年我到苏格兰去读研究生时,这种爱岛的  相似文献   

9.
孤独的树     
在我十四岁那年,母亲在与父亲大吵一顿之后终于离家出走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母亲的出走是痛下决心的,是破釜沉舟地永不回头.在家里我们便注意起父亲来了.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月色     
离别故乡多年,在岁月的门槛中奔波.多少值得留恋的事情都被时间冲淡了.成长的苦恼,如波浪一般无情地向我袭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真让人觉得活得很累.于是,每当明月浮空,独守床头时,便想起了故乡的月色.  相似文献   

11.
大理四章     
曼娘 《大理文化》2015,(4):39-42
走进大理,我便跌入岁月的轮回中.总是在不经意间踩到千年古道,闯入百年村庄.我在千百年不朽的时光里,把自己揉碎又整合,整合又揉碎.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于是,就有了大理四章. 浪漫大理 在大理,无关爱情的风花雪月,造就了爱意流淌的旖旎风光.三月街,蝴蝶泉,廊桥梦,风情岛……含情藏爱,与浪漫相拥,让我在悠闲从容中感受到大理的温暖情怀.  相似文献   

12.
缄口 我坐在即将开往古城的公交车上,车就要开时,上来一位常在小城遇见过的妇人。她见我身边有个空位,便朝我这边走来。我忙起身让她往里坐。她坐下后,两眼一亮,而后,脸上浮着一丝笑纹。我本想招呼她,又觉得我们从未说过话,便没吱声。公交车唱着歌向前驶去,我的思绪随着起伏的路面翻滚起来。脑际如过电影般,淡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上世纪的1985年秋天,我因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休假复习。一天清晨,我去城南水库边复习功课。  相似文献   

13.
秋天里,因为我工作调动,我们搬家到城里.可遇而不可求的是单位卖给我的一套旧房是在一楼,正好外带一个可见天日的二十平方米左右的院井,这样我们又可以仍然像以前在小县城时那样在院子里栽花种草了,一家人满心欢喜.将旧房稍加装修后,新家就算安顿好了,只是人生地异,孩子显得有些失落和孤独.初来乍到,新交很少,我也就将工作之余的主要精力用于辅导孩子的学习;与孩子在院落中砌了个花台,为来年春天美化绿化我们家的院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红衣少女     
天依旧灰蒙蒙的. 透过窗子便可以看见我们校园里的路灯,路灯下的蚊子正在疯狂地叫喊着. 此时,远处有一个红点,在轻轻的蠕动,越来越近.是她,又是她,她又一次出现在我们校园的路灯下.这已经是第十二个早晨了,可她却从未间断,依然出现在路灯下.  相似文献   

15.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07,(12):22-23
翻开《法兰西组曲》,读了全书的第一句“天热了,巴黎人想。”我便把书合上,迟迟不想打开。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极少有作品在故事的开端便攥住我的心。一部描写二战期间法国经受战争痛苦的作品以这么简单而又蕴含丰富的句子开启,巴黎人的命运之旅将走向何方?我得读下去,于是便有了这篇札记。  相似文献   

16.
爽酷塘子铺     
正逃离闹市的喧嚣,我们躲进碧波耀眼的洱河南岸柳荫下,刚在观浪椅并排坐定,来大理的友人便急不可待发问:街道边一家家大酒店都变成"温泉浴馆",莫非院子里都冒出温泉不成?一定要是天然温泉才值。.为挑逗友人对温泉的兴致,我吟诵起1961年11月视察大理的郭沫若老人留下的《天生桥》律诗:"天生桥下水如雷,洱海  相似文献   

17.
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在我4岁的时候我就知道约翰森是我们家里的一个秘密--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时.我们总是很窘迫地把他藏到后面的卧室里.他的痛苦和由他而起的痛苦,是我们不能告人的秘密,我的姐姐们和我因此一到了可以独立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她们早早地嫁了人,而我横穿整个国家,到一个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相似文献   

18.
我在剧院事务繁多,同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见面的机会少,偶尔抽空见一见。我的角色演不好,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心神不宁,老琢磨着怎样演才好。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见我疏远他,感到苦恼。他要求我退出剧院,同亚申离婚。这使我很难同他相处,便开始避免同他见面。有一次我托辞参加排演,同别人看电影去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得知了这事。第二天邀我同我的丈夫前往杂技院,那天夜间排演他那个关于1905年的哑剧。我们坐在包箱里。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神不守舍,突然站起来对亚  相似文献   

19.
正故乡老了,我却一直没能长大。旧宅子它是一段老去的旧时光,随着故乡一块老去。旧宅子已经不见了踪影,我时常把它找寻,于是我做了一个很长的关于故乡的梦。读初三那年,旧宅子被推倒了。古朴生气的它,没有一丝叹息,土墙倒了,留下它孤独的背影,发旧发黑的躯干还在支撑。后来,它还是瘫在了曾经的土地上,腐朽于故乡。这一直是我心中的梦魇。父辈分家以后,我们便和五叔一家一直住在旧宅子里。旧宅子到那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光景。房子有些旧,却能遮风避雨,故乡的阳光,一直照进院子里,温暖了旧宅子。我就在这温暖的轻抚下长大了。  相似文献   

20.
逝者的足音     
祖父的故乡   祖父去世后,我便没有了故乡.   祖父的溘然长逝,让我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