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长期以来这一深刻命题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因此,应当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分为外层、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多元交流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合作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的体系构架,提出了包括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体制、建立多元化的导师队伍、建立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等一系列完善我国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对手、机遇和政府等6个方面分析了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并提出了提高实施人才战略,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实施需求拉动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相关和支持产业,完善产业链;推进信息产业中介组织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湖南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发展的需要角度,论述了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采取的主要模式以及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普遍存在合作机制与形式松散简单、课程保障机制缺乏、师资力量难以适应需求、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为实现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目标,应从优化政府促进功能、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保障、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健全利益分配等方面优化地方高校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政产学研合作:高职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在总结创业型大学成功经验时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合作的"三螺旋"理论。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研究型大学,也适用于高职院校。我国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与产业部门、研究部门紧密结合起来。但要做到产学研结合,就必须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在我国,由政府牵头组织是最有效的途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宁海县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建立了宁海产学研合作基地,创造了政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这一合作模式展现了勃勃生机,必将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产生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大学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及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持续有效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完善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团队创新的制度体系和文化;利用系统办学优势及网络教学特点,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资金保障和薪酬机制;探索建立合理、公平、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产学研"结合具有开拓学科建设的新路子,促进专业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其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开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提高应用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作用;阐述了高校"产学研"结合存在支撑"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体制需改革,高校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机制、没有形成协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引导"产学研"合作的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不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等问题;提出了高校"产学研"结合可采取建立政府支持体系、组织保障的体系、资金投入的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自身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激励机制等措施推进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产学研合作涉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引导。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产学研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社会的进步,但法律方面的条款依旧欠缺,需及时更新完善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法律思路、完善技术成果转移的法律制度及利益分配机制,对于高校产学研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危煜祥 《广西教育》2010,(18):10-11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实施20多年,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外部环境不佳、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的管理与考核不完备等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就应改变传统的合作教育观念,建立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惟其如此,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产学研技术合作与创新不仅是一个物质层面的合作与创造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许多产学研技术合作与创新的顺利实行,隐性知识的传递都离不开嵌入合作主体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从创新信息的获取,合作信任的维护,知识的共享等方面影响到企业产学研创新合作的成效.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需要在创新网络中建立基于社会资本的产学研合作主体的有效联结机制;建立合作主体的动态信任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有效沟通机制;建立共赢的激励机制.并通过这几个机制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界定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概念,从学校教育系统本身存在不完善之处;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主不开真实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力,需要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工作或实践的经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发展,为安徽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协调机制不顺畅、平台建设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进培养创新性人才等措施,可有效促进环巢湖科创走廊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而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法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致力于科技带动创新的理念,以科技成果转化和组建方式为模式基础,以发挥特色区域优势以及创新性人才培养为导向,重视优化产学研投资环境和创新体制保障建设,以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以法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鉴,我国应从加强内部创新型体制建设和外部保障体系构建入手,即:健全法规,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转变观念,培育协同创新文化;强化政策,推进企业主体战略;深化改革,加强政府引导调配;加强协作,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锐意进取,培养战略合作能力。以此达到强化创新理念、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需要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职业院校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产学研合作机构,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投入机制,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实现高校、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要坚持产学研合作的正确导向,加强工作分类指导,强化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师生投身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必须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其中,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则是重要的一环,产学研合作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和热点研究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着观念落后、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投入不够、督导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对策,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