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韩愈的交游重新审视古文和古文运动,认为:柳宗元作古文不像韩愈那样弘扬古道,而是以自己的生活、思想、性情为文,缺少与韩愈共倡古文的自觉。韩门弟子李翱趣味重在修史,张籍为韩愈所重却乐与白居易、元稹以诗为务,皇甫的好新奇与古文的传古道有所不同。张籍弃俗而从好古文的寂寞之道以及李翱的不合时俗而学古文,可见古文处世的艰难。在韩愈的其他交游中,孟郊创作的趣味在诗,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重诗且言不称古文,同样说明古文在当时声势的微弱。  相似文献   

2.
论独孤及的古文革新理论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孤及是天宝至大历年间,连接古文先驱与中唐古文家的重要枢纽。其古文主张与萧颖士、李华大体保持一致:内容上,提倡复古宗经;形式上,主张去骈复散;内容与形式发生改变的同时,形成一种古雅、渊奥的文风。独孤及的古文主张笃志于道德、继承中有新变,更加系统,对中唐的古文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古文运动作家研究不再局限于韩、柳大家,欧阳詹因其与韩愈的特殊关系也自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为使对"韩门弟子"欧阳詹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特从文献研究、思想艺术研究、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欧阳詹的研究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4.
李翱是唐代重要的古文家和思想家,作为“韩门弟子”的代表,倡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干预生活,此乃理当;尚载道——“周公孔子之道”,此乃义深;崇文章的意新,语奇,此乃词工。他鲜明的文学主张在其文学创作中皆有忠实的体现。无论是以儒家之道为准则的碑传、行状,还是针砭现实、指陈时弊的奏疏,乃至述怀励志、举荐贤能的书信等中都能得以佐证。总之,其制作既为贯道之器.同时也具有褒贬善恶.于一代文章之复古.曾有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唐的古文运动,家学渊源甚长,背后有着浓厚的北方区域文化传统,而山东士族文化则是其核心根源。就家学的传承类型而言,主要有家族内的传授与外家之学。传承的内容方面,以诗文为主,也重经术,尚史学。早期古文运动存在着以元?秀、萧颍士、独孤及为中心的师友创作群体,他们的文体文风改革与理论探讨则开韩、柳之先河。而"韩门弟子"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已无传统的北方区域文化根基,这一因素也加剧了古文运动的式微。  相似文献   

6.
李翱是唐代知名的古文家和思想家,是韩门弟子的代表,他的文集《李文公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自宋以后迭经抄刻,但因抄刻流传时间久远且几经众手,现今刻本错讹脱漏随处可见,更至真伪掺杂,文章试对其版本流传嬗变的情况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系统而准确地阐述了唐宋古文革新的过程,完成了唐宋各个时期古文运动主要人物承继谱系的构建。《总目》对唐宋古文革新扭转文风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唐宋古文革新流于僻涩的倾向、骈散的态度进行了批评。近现代文学史接受了《总目》唐宋古文革新的评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唐宋古文革新的骈散主张逐渐被强化、革命化,影响了后世文学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朱梅崖生平以古文大家自期,论文主张“立诚为本”,轩轾文体皆本之于这一主张。他的古文出醇古冲淡之气,不足的是经世精神不足。在乾嘉考证之风盛行、骈文复兴之际,梅崖不仅一枝独秀,而且不懈传授古文,在闽赣一带形成了一股古文风气,其价值、地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9.
晚唐最后一位古文家孙樵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独特地位,首先表现在对韩愈古文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孙樵的古文理论主要包括:一、缘实求善的明道观;二、取者深,其身必穷;三、辞高、意深、尚奇;四、“立实录”、“存警训”的史学主张。孙樵的古文理论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对他的古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在中唐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发生有其客观现实原因。在“古文运动”中,他们提出的古文理论主张主要有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这些文论主张内涵丰富,理论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1.
戴名世的时文理论建立在他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时文的反思与批判之上。戴氏在桐城派作家中首次提出"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这种"援古入今"的思路加以阐释,试图合古文与时文为一体,给时文创造一种新的局面,以文风之变促世运之变。戴名世的时文理论和实践不仅体现了戴氏较强的"问题意识",而且直接开启了方苞关于古文与时文的诸多主张,对桐城派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2.
姚椿的古文理论基本不超出桐城文法范畴,"明道""考古有得"与"雅洁"是对桐城派古文理论主张的继承。姚椿在维护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古文观点,他在桐城派前辈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提出文章的"纪事"功用。"纪事"是指文章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民生等内容。姚椿对姚鼐的"辞章"更进一步发挥,提出"言词深美"。姚椿古文理论对桐城派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传播桐城文法、扩大桐城派的影响有积极作用。姚椿论文既以桐城文法为旨,又能适时突破桐城文法范畴,体现了古文理论的新特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华、萧颖士、元结与独孤及乃韩愈、柳宗元之前"古文运动"的酝酿者,他们在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上都为"古文运动"高峰的到来做好了铺垫,因此,他们可以称为"古文运动"的奠基人。其中,李华可谓佼佼者。他很好地实践了古文的精神,在理论上主张复古,强调文章补世之用;创作上也实践了这一主张,尤其是"安史之乱"的遭际,李华文章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乱前"文体温丽,少宏杰之气",乱后则其文风也逐渐变得"平易"、"朴实"。其作品也注入了更多儒家思想。李华文风由温丽到平实的转变,也正是唐代文章华丽之风逐渐向质朴过渡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正>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积极地参加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支持和宣传韩愈的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主张。他在创作实践上,创造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对后代散文,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问题,近两年来,全国各教学研究刊物、教育杂志主要发表了以下看法和主张一、关于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目的 (一)中学生要不要学习文言文? 有的同志主张取消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认为:相当多的中学毕业生用不着古文;青少年学习古文非常吃力,不如以后根据需要再集中突击学习为好;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不仅精通古文,对时文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看到了时文内在的不同品位,积极推崇高境界时文;认为时丈的职能在于阐发经典原意,真正做到"代圣贤立言":在时文和古文的关系上,打破两者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界限,主张"以古文为时文";提出作者的人品,环境等是影响时文创作的重要因素,刘大櫆的时文观对后人研究时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钱澄之作为桐城派的先导,其古文创作理论对桐城派影响较大,然因其文多涉时讳,传世作品较少,其主张未曾引起关注。钱澄之针切时弊、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以气运文的行文法度和语词雅洁的文风主张极大地影响了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櫆等人,对后世桐城派、文论体系的形成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8.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宋代古文运动领袖。二人皆为古文运动中的领袖人物,都主张学习秦汉散文,而且两人的古文理论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关系,可他们的散文风格却有着很大差异,韩文阳刚,欧文阴柔。  相似文献   

19.
“换个方法教古文”!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自己:古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课堂的讲解分析,而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主张我们的古文课堂应该换个方法来教授,才能改变多数学生昏昏欲睡,反应冷淡,气氛沉闷的古文教学课堂。那么从何下手?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桐城派文论在清代通过文传师授产生广泛影响,对词体发展有理论贡献,余绪波及近代。方苞推崇"雅洁"风格与姚鼐"阴阳刚柔"理论为词体在美学上提供另一种思路。谭献注意到词与古文相通,蔡桢、蒋兆兰等将古文笔法引入词论,沈祥龙主张词家应兼通古文诗赋;在修辞和篇章结构方面,古文可资借鉴,其法度体格与叙议功能为词境开拓提供参照。词与文均注重行气,"潜气内转"正是从桐城文派辗转接续的一个重要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