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使用Ku-pF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测量了交河生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土遗址的盐害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土遗址非饱和导水率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呈指数衰减,当交河生土的体积含水率小于渗透系数为6×10(-8)cm/s所对应的含水率时,水分及孔隙盐溶液向土体表面的相对运动速率明显减慢,易溶盐可能发生结晶作用.根据实测的非饱和导水率,由一维渗流的盐分运移方程可以描述土遗址中的盐分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干密度对非饱和压实黄土状粉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对山西宁武地区的黄土状粉土进行基质吸力试验测定,得到不同干密度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并采用Gardner模型、Brooks和Corey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对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用质量含水率-吸力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在低吸力范围内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高于在高吸力范围的影响.用饱和度-吸力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饱和度一致,干密度越大,其基质吸力越大.VanGenuchten模型可更好模拟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3.
苏万鑫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10,26(4):563-568
采用Bishop有效应力原理,将Fredlund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应用在固结方程中,提出了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假定土体固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排水、不排气阶段,土体的变形只是因为气体的被压密而引起的。第二阶段为排水、排气阶段,土体的变形是因为孔隙水和孔隙气的排出而引起的,在此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饱和土一维固结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建筑拔地而起,深基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本文对基坑支护类型、基坑工程水效应和支护设计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是一门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它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及变形问题,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共同作用问题、基坑中的时空效应问题以及结构计算问题等。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土钉墙施工技术以来,因其施工周期短、造价较其他基坑围护体系低、安全性基本满足基坑稳定性及变形要求,在边坡和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我国于1997年制订了相应的规范《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由于土钉墙对地层的依赖性很大,通常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自立性好的地层。在高水位的软土地层中,因其自立性差,易产生流砂和管涌的可能;尤其广州、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的地层为冲积地层,主要为饱和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等,单纯的土钉墙不能满足基坑围护安全性。由此,近年来,在各种基坑围护工程中,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理论设计研究和实践分析研究,总结出一种新的土钉墙施工技术——复合型土钉墙支护,并正通过更多的工程实践对其进行理论设计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土钉墙施工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因其造价较其它基坑围护体系低,施工周期短,安全性基本满足基坑稳定性及变形要求,在边坡工程、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对深圳市沙湾泵站工程中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旅  唐明荣  陶二永 《科技风》2011,(12):154-155
在地基强度理论基础上,提出计算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另一种方法。并通过分析改进的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对支护结构内力差异,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基坑支护土压力计算中提供了新得一种计算方法,对以后基坑支护设计工程土压力的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基坑工程中常见的支护结构类型及不同地基土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选型和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紧邻已有建筑地下室的情况下进行新的基坑开挖,当开挖深度超过已有地下室的底板深度时,如何确定基坑围护结构的侧向土压力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借鉴以往此类基坑工程的成功经验,讨论已建地下室对于紧邻基坑围护结构的土压力的影响,对相邻建筑物的地下室以及桩基础对基坑工程的影响这类问题提出探索性意见,以供此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有规范、理论和工程经验,对浅埋和深埋地下结构的界限确定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给出了深埋地下结构竖向土压力计算的2种理论,即普氏压力拱和泰沙基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于深埋拱形地下结构之中,得到了非饱和土和饱和土中深埋圆形隧道周围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如何提高基坑的稳定性是广大工程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应用土钉技术,利用土钉的加固效果提高基坑的稳定性,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尤其在深大基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基坑加固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土钉墙支护是一种较好的原位土加固技术,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在基坑工程支护中普遍应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规定: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基坑深度不宜12m,而笔者参与的一项基坑支护,基坑深度为12.2m,通过该工程实例,对土钉支护技术的特点,土钉技术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措施等对土钉墙在深基坑中支护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塑限是细粒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反映了土粒和水相互作用时的性态。土的塑限指标的测定长期采用滚搓法。该法最大的缺点是要求试验者作出很大的判断。本文为圆锥设计了一个环型样杯来测土的塑限。环型样杯直径20毫米,高20毫米,用于3~10毫米的圆锥入土深度的试验中。  相似文献   

14.
土钉墙的支护方法在沟槽基坑的围护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本文在多项工程实际运用土钉墙技术所总结的经验基础之上,尝试运用理论方法进行定量的土钉墙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深基坑工程的传统计算主要是基于最终挖掘的基坑,和各种极限平衡极限的分析方法,算出位移、内部力和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在此基础上,对土的稳定性进行了校准,最终确定了矿井支持结构的结构。这通常被称为"静态设计"。他有很大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它的设计理论非常简单,工作量也比较小,所以成为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支持的方法之一。它要求采用一种基本的、安全的经济的支持模式。众多经验和研究得出,处于静态力理论的基本支撑设计通常与特定工程性能不相容,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参数的变化。这可能导致投资与生产、资源浪费或不安全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因此,需要为有限元分析方法设计背景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16.
沈耀剑  薛文  陈刚 《科技通报》2019,35(1):124-128,134
对水泥搅拌桩桩身的强度测试,施工现场与《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所述室内试验在取样方法上存在差异,导致现场检测与室内试验结果间产生差异。本文分别采用原状土和风干土制备水泥土试样,模拟施工现场和室内试验原材料,研究原材料不同、水泥掺入比和水灰比等配合比参数不同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当水灰比为2.0,水泥掺入比分别为15%、18%、20%时,水泥掺入比的变化对两类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的影响均不明显。当水泥掺入比为20%、水灰比分别为1.3,1.5,1.7时,两类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配合比设计参数相同时,风干土样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均高于原状土样水泥土,而原状土样水泥土的内摩擦角则略大于风干土样水泥土。试验结果显示,风干土样水泥土的强度测试结果与原状土样水泥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根据规范试验方法所得的力学性能指标指导实际工程将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17.
土钉作为一种性能可靠、施工简便和造价低廉的支护结构已经在基坑开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土钉墙的工程质量,研究土钉的受力机理,指出土钉支护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饴和土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分析国内外非饱和土研究趋势的前提下,分析了非饱和土的Fred-lund的强度理论.运用该理论和朗肯(Rankine)土压力理论,探讨了非饱和土的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理论公式,并绘出了主、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泵站基坑的防渗施工是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想施工质量得到提高,就要在施工的流程上面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质量有所保障。在泵站基坑的防渗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是建设中的主要材料,也是组成基坑机构的重要一部分,地下连续墙的使用能使泵站的基坑强度得到保障,还能防止基坑放生渗透现象。在泵站施工的时候对地下连续墙的质量要控制到位,充分发挥它挡土和挡水的作用。主要对地下连续墙在对泵站基坑的建筑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 太沙基(1943年)提出的一维固结理论引入了一种适合于岩土工程的渗流求解方法,即将饱和土的本构方程与渗流定律结合起来推导出控制微分方程。对于非饱和土,Fredlund和Morgenstern使用同样的方法,得到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