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是因冬奥会这一特定事件而形成的创新组织机制,其多元主体参与、网络组织模式、科研攻关方式、应用创新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对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与奥运互动关系,从多系统融合、多主体协同、多组织嵌套、多机制联动四个维度探讨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及运行机理;基于系统视角构建科技冬奥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框架,并从纵横向政府互动关系和多元主体合作关系两个层面明晰网络结构;从理念引领、制度优势、组织模式创新、科研攻关范式创新、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总结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经验和成效,为健全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环境三方面出发,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揭示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协同创新的路径和关键环节,并以天津科技孵化网络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孵化器协会是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各类主体协同创新的核心领导者,它通过建立协会网站,成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孵化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孵化器运营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协同创新的核心动力,以此为目标,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和相关辅助性主体被统一在协同创新的系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3.
方炜  王莉丽 《科研管理》2018,39(9):30-41
协同创新网络强调了创新主体在技术、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多个元素交互作用下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和协同合作,是涉及多组织、多层次、多阶段和多种创新要素的动态的复杂的开放式创新活动。从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的起源发展入手,梳理了协同创新网络的属性分类、协同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以及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对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环境三方面出发,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揭示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协同创新的路径和关键环节,并以天津科技孵化网络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孵化器协会是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各类主体协同创新的核心领导者,它通过建立协会网站,成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孵化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孵化器运营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协同创新的核心动力,以此为目标,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和相关辅助性主体被统一在协同创新的系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5.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提出了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结论表明:1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有三个层次: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协同创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资金支持、能力互补、知识技术整合和信息沟通。2为促进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要制定合理的额外收益分配与成本分摊比例,建立有效的正激励和负激励(惩罚)机制,建立有效的网络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提出了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结论表明:1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有三个层次: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协同创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资金支持、能力互补、知识技术整合和信息沟通。2为促进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要制定合理的额外收益分配与成本分摊比例,建立有效的正激励和负激励(惩罚)机制,建立有效的网络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共同体是创新模式实践进化和创新理论体系动态演化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创新资源组织形态,打破各创新主体边界,深化多主体协同创新,改变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运行逻辑,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概念出发,分析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特征,基于多螺旋理论从主体层、行为层、功能层、目标层4个层面构建了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8.
重大工程建设具有极高的挑战性,需要开展跨组织科技创新,但目前针对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詹天佑奖为背景,采用动态多元网络分析方法,建立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并分析其时空动态演化规律,识别其中关键节点。研究发现,该网络为低密度的小世界网络;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少数关键企业逐渐成为网络的关键节点,国有企业成为创新网络的主体,地方性企业则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在空间特征方面,总部在东中部地区大城市的企业在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性。衡量参建企业所在地和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性一致性指标稳定在0.5左右,即总体而言本地和外地企业具有均等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李永奎  常诚  李彪 《科研管理》2020,41(10):98-104
重大工程建设具有极高的挑战性,需要开展跨组织科技创新,但目前针对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詹天佑奖为背景,采用动态多元网络分析方法,建立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并分析其时空动态演化规律,识别其中关键节点。研究发现,该网络为低密度的小世界网络;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少数关键企业逐渐成为网络的关键节点,国有企业成为创新网络的主体,地方性企业则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在空间特征方面,总部在东中部地区大城市的企业在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性。衡量参建企业所在地和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性一致性指标稳定在0.5左右,即总体而言本地和外地企业具有均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性及动态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喻科 《科研管理》2011,32(2):82-87
摘要:从价值的角度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就是一个价值网。基于此,本文从价值网的视角,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主体间的网络关系;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若干特性;结合这些特性以及网络组织动态创新能力维度,从主体退出通道、环境监察能力、学习机制、能力协调与耦合等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动态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多中心治理,可在网络各层主体间建立更多信任、互惠及认同等关系,实现社会资本在更大范围内的聚集、合理组织和有效分配,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资源获取通道。通过对天津市科技孵化网络79家孵化器的实证调查,从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三个维度,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社会资本对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社会资本对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创新产出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信任对网络创新绩效影响最显著;规范对网络整体孵化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网络化程度对网络整体孵化能力、创新绩效和就业税收都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以开放、信任、共享为前提,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流动与共享,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不同主体以及各主体的内部功能单元均可成为网络组织的活性结点,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组织。基于网络组织这一组织形式,对研发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从战略、契约、资源、利益分享、持续改进等5个方面构建研发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立足信息生态视域,研究主体—客体—时空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生态的动态演化,通过不同维 度的网络舆情文化引领方式及机制,促进网络舆情生态化发展,为网络舆情监管与治理提供新思路,推动网络文化 生态建设。【目的/意义】对网络舆情主体、客体、时空环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进行描述,并以此构建网络 舆情生态的全景模型。依据网络舆情生态的研究维度提出主体引领、客体引领及时空环境引领的文化引领维度, 并提出相应的文化引领机制。【结果/结论】针对主体—客体—时空环境三个维度,分别提出文化育人机制、文化服 务机制及文化创新机制,对网络舆情治理及网络文化生态建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创新/局限】创新性地从主体— 客体—时空环境将网络舆情生态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动网络舆情治理及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分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子系统、高等学校子系统、科技企业子系统和支持环境子系统,采用2009—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各地区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及子系统有序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各地区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偏低;4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呈现出差异性;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复合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严重制约本地区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协同学基本原理基础上剖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序参量、控制参量和自组织演化过程;指出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是不同创新子系统间协同及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研究组织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其中非线性机制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根本机制;放大涨落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效应。由此,为提升都市圈区域创新能力,需遵循协同学机理,构建都市圈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有序的自组织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提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运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混合评价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规律的同时,对各相关子系统耦合情况及各内部要素的影响做出判断,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由多个创新主体组成的复杂、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其运行绩效不仅取决于系统内部的自组织作用,同时也离不开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出发,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熵变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市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上海市区域创新系统整体呈现出有序发展趋势。此外,本文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引导上海市区域创新系统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区域创新系统及其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分析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关联机制。围绕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问题主轴,分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关联机制结构、功能和运行,从理论上探讨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关联机制问题,并提出能实现其有序运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科创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的延伸和创新,具有区位特殊性、功能叠加性和运作方式特殊性的特点.分析科创飞地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后的运行机理及其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并以浙江省新昌县的科创飞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飞地是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之后,通过多重功能叠加组合降低创新搜索成本、提高创新协同精准性,改变区域协同创新空间互动机理,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传导效应,同时为网络中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弱势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途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结合产业类型、企业需求等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科创飞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管理运营科创飞地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从创新孵化到产业化的链式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创飞地政策支撑体系等建议,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江苏区域创新驿站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建设思路,面向科技园区、科技企业,构建江苏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基层站点、服务站点互动合作运行体系,搭建服务平台与网络组织,促使技术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加速需求导向性技术转移体制的形成,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