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其乡贤文化特色鲜明。常熟素有尊言(子)学贤历史传统,民众在历史上把言子视为兼具乡贤和名宦双重身份的先贤,在文庙建立专祠祭祀,并自成轴线而呈现特色。常熟乡贤均以言子为范,认同言子为在地先师、南方儒宗,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在地儒学师承体系和祭祀体系。常熟乡贤重视子游文学传统弘扬,重视参与乡邑社会治理,重视以身立德激励后学,其传承的乡贤文化推动了常熟社会的发展,也维系着常熟文脉的绵延。  相似文献   

2.
常熟文化在吴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是常熟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常熟文化跨世纪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为常熟经济跨世纪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形成以科学精神为中心的常熟文化新体系,形成反映世界经济和文化走向的常熟文化新精神,形成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常熟文化建设新机制,形成以产业化带动常熟文化全面繁荣的新路子,以及要形成人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文化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常熟文化在吴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是常熟经济发展的宝贵团富,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常熟文化跨世纪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为常熟经济跨世纪发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形成以科学精神为中心的常熟市文化新体系,形成反映世界经济和文化走向的常熟文化新精神,形成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常熟文化建设新机制,形成以产业化带动常熟文化全面繁荣的新路子,以及要形成人与经济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常熟市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自然与历史的恩泽,留给我们深厚的传统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宝贵的遗产,见证了常熟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塑造了常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坐落于常熟虞山南麓的石梅小学便是汲取着古城悠远的历史、葱茏的文化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王红 《华章》2012,(10)
近年来,常熟精心打造常熟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使文化事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相似文献   

6.
历史悠久的古城常熟,和中国的古琴有着极深的渊源。经过对常熟的虞山古琴文化的实地考察,明确应该加强常熟古琴文化的弘扬和开发。政府应加强引导,社会应该合力培养古琴专业人才,让常熟古琴文化既"留下来",同时又"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特别是常熟的藏书、刻书 ,源远流长 ,久负盛名 ,为全国县级行政区所罕见。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 ,长期在民众中形成的尚文精神 ,是常熟私营图书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常熟清末民初以来私营书店概况(一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的私营书店根据《新常熟报》、《常熟七日报》、《常熟旬报》、《常熟指南》、《虞山指南》、《常熟教育》等报刊图书的记载 ,以及对 30余人的调查访问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 ,这一时期的私营书店 ,列表如下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  相似文献   

8.
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品位.常熟翁家是近代知名的世家望族,这一家族在文化方面形成的诸多特色和品位,无不得之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滋润,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因而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隆德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包括璀璨夺目的原始文化、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兴学重教的人文文化,形成了隆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概括.长城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情感、理想和追求的象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理应为文化自信的提升贡献力量.新时代下,长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现实情况有待改善,要充分汲取长城文化的力量,将其融入文化自信研学体系,强化长城文化的学理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深入挖掘长城文化资源,推动长城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长城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常熟作家群编辑出版与文学创作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熟是昊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蔚起,才俊辈出,流派纷呈。近现代以来,常熟作家群曾朴等人,在这里开展报刊编辑出版活动,从事文学创作,译介域外优秀文学作品,形成了群体、社团、流派.它们互为影响促进,引领创作时尚,为繁荣区域文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可以为“区域音乐文化课程”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为地方高校音乐“特色办学”提供突破口,为非遗保护推向深入提供有力支撑。“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诞生于常熟理工学院“校地互动”战略决策的大背景下,也是该校音乐专业结合地方办学实践孕育的结果,其成立必将推动专业办学和吴地音乐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正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动力,而旅游的文化内涵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也日趋重要。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无锡吴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优势,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城市文化旅游业的支撑,从而打造出无锡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吴宓是五四时期“学衡派”的领军人物,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一直与新文化运动保持相当的距离。吴宓所激赏的是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开始的一条新人文主义的线索。他对儒家文化缺少精进的把握,个体经验性的阅读和缺少学术史的支撑,使得他的论述在公共领域显得幼稚浅显,吴宓回国之初的学术思路一直延续到他 1930年开始写作的《文学与人生》之中。他的学术思路受益于阿诺德,他的兴趣不仅仅是纯学术的研究,而更倾向于现实人生中个人和社会伦理的重构。但他在对人生的分析中,隐含着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他没有关注充满多辨的学术史问题,往往以新人文主义的眼光来阅读作品,这使得他的作品难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经典著作中。《文学与人生》预示着他在学术上无法进展,但对于他的则是个人人生的“圣经”,他把注意力过多地放置于具体的人生关怀上,加上与儒家理想相结合和表述不严密,当然受到主流话语的压抑,他所推崇的新人文主义在中国未能流行,他的学术著作也少有精彩之处,这与他归国时的抱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5.
巫傩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内涵“巫傩”信仰而又不乏“审美”表达的民间艺术形式,又是集多元宗教、多种民俗以及多种艺术相融合的复杂文化形态。巫傩舞蹈作为“巫傩文化”的外显媒介和载体,体现和包含了众多内隐文化价值和意义。,通过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研究巫傩舞蹈形态孕育形成的成因、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具有超越舞蹈本体方法论意义。同时,对于还原巫傩舞蹈本体艺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中国舞蹈史,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文化历史悠久,包罗万象,是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研究者众。《吴文化概说》另辟路径,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展现吴文化的历史与当下,也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全景展现观照当下为视景,《吴文化概说》之研究视界、内容架构、视角着眼以及其对吴文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均有创新与突破,大有总结与评述之必要。  相似文献   

17.
五溪文化就是五溪地区以汉、侗、苗、瑶、土家为主的多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的区域文化。五溪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挖掘五溪文化的丰富内涵,分析五溪文化的多元结构,对弘扬五溪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洪深根据王尔德名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译而成的《少奶奶的扇子》一剧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与艺术成功,但是在当时以新文化救中国的时代洪流中,站在时代前沿的洪深,对王尔德该剧中的唯美主义元素的接受出现了部分的"不应",其结果之一就是无意中将原剧中的唯美主义者奥古斯都勋爵改编为一个中国式的"王八"形象。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21日,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吴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彰显内涵特色,助力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在吴文化园隆重举行。十多位校内外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为“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探讨栏目如何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0.
在形态学视野下,沂蒙文化是一种具有自己的结构和性能的形态。沂蒙文化形态的各种表现形态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了沂蒙文化形态的结构。沂蒙文化形态是具有沂蒙地区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渊源深远、地域性、多元性、多样性、经世性、开放性等特点。从历史地位看,沂蒙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