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行的建筑抗震规范以“抗”为主,为了满足抗震的要求,往往受材料强度的制约。不得不对房屋高度作出限制。这对对少人多的我国是很大的浪费。而且抗震不减震,仍不免室内设备的破坏,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以隔震为主要形式的减震设计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本介绍了抗震建筑与减震建筑的主要概念,我国隔震试点工程的概况,并对今后的隔震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要求进行设计,正确应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而且还要加强概念设计。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建筑等可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相应未采取隔震或减震的建筑。  相似文献   

3.
徐艳娟  刘卫卫 《考试周刊》2014,(15):193-194
随着隔震技术的发展,隔震技术已经从研究领域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国际、国内已经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到4000栋左右。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当地震来临时,怎么减震、消震、减弱地震能量。隔震技术开始应用于建筑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过历次地震检验,隔震设计的建筑,耗散地震能量效果显著。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成果之一,是一种经济、可靠、有效的防震减灾技术,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抗震减灾技术,致力于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层建筑隔震减震技术理论和应用进展,主要包括隔震技术措施与减震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在隔震减震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隔震建筑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在地震中的良好隔震性能,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介绍了隔震设计的主要步骤,初步探讨了抗震结构设计与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推导了隔震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SAP2000在7度罕遇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对隔震层置于底层、三层及八层柱顶的层间隔震框架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包括楼层位移、剪力和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与传统抗震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间隔震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但隔震层位置的高低对层间隔震的减震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隔震层位置越低,减震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设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房屋隔震及消能结构减震技术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房屋隔震及消能结构减震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结构抗震减震专家、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隔震技术顾问。自1976年踏上唐山大地震灾区后,他20多年来致力于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房屋隔震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市劳模、广东省优秀教师等多个称号。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基于集中质量模型的两质点体系的理论和计算,分析了高层建筑顶部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原理。另外,分析了基于集中质量模型的多质点体系,对前面的两质点的结论进行验证,得出了影响高层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减震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隔震技术的应用,以框架结构为例,详细介绍其隔震设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隔震构造措施对于保障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地区多项隔震工程施工现场的研究发现,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指出了实际工程中十多种隔震构造不规范的情况,研究了每种情况对于隔震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应对措施,对隔震结构正确施工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跨度为120m的刚性拱肋柔性系杆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分析模型,利用摩擦摆减震隔震支座对简支体系的桥跨结构进行减震研究,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多维人工地震波输入以检验摩擦摆系统的减震效果。分析结果证明了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应用摩擦摆隔震支座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隔震技术的应用,以框架结构为例,详细介绍其隔震设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从隔震和消能减震的角度,对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结构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隔震技术进行了分类探讨;其次根据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分别阐述;最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后隔震技术的研究、应用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地震灾害情况及传统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的设计思路的不同,阐述了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然后从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四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隔震结构有别于传统抗震结构的优点,并据此及国内外资料和隔震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认为,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6.
吴涛  丁晓燕 《天中学刊》2010,25(5):20-23
消能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通过在某28层不规则建筑的不同位置设置粘滞阻尼支撑,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支撑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传统的抗震技术,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能够更有效的防止建筑物被地震破坏,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在历次地震灾害中依然屹立的奥秘,提出现代工程结构的基础隔震方法,比较了传统的抗震设计与现代的隔震设计的异同点.论述了弹(粘)性隔震和基础滑动隔震的二种基础隔震方法,提出农房等砌体结构的基础隔震方法,并对基础隔震的可靠度的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筑设计中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巨型框架结构应用及其受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高层矩型框架结构体系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巨型框架主次框架的不同连接形式分析了抗震巨型框架和减震巨型框架的受力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揭示了上述两种巨型框架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和地震损伤形式,指出了对抗震、减震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