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接母爱     
幼小时在母亲怀里,长大了在母亲心里,离家后在母亲梦里,游子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慈母那关切的视线。四十年前,我到矿山报到,并在那里成家立业。母亲常来看望。每次来都捎来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我的一双脚不知踩碎了她多少不眠之夜。1961年春节过后,天气依然苦寒,母亲请人写信寄我,说她在乡下高价买到十斤羊肉,决定亲自送来,要我3月7日接站。这本是一件平常事,那时却  相似文献   

2.
左倾15度     
母亲有个习惯,喜欢散步。每天晚饭后,她都会走到小区的 广场上,去闻一闻花草的清香,听一听小虫的鸣叫。 很久很久以前,我是每天陪母亲出去散步的。母亲总是走在 我的左手边,我走在她的右手边。母亲总是右倾约15度牵着我的 手,领着我走。她干燥而温暖的掌心传出的热度熨帖着我冰冷的 手心,很舒服。  相似文献   

3.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于是,去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4.
段玉梅 《家长》2013,(Z1):83-84
我们每天为了忙于生存,往往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却忽略了年迈的母亲,她该有多么孤独。往后,我一定要多抽出时间,跟母亲到郊外走走。人生中,与母亲相伴的日子实在是一件乐事。天气很好,又恰逢周末,我在母亲家吃过了晚饭,看天色很早,便跟母亲提议说:"妈,我们出去走  相似文献   

5.
母亲     
苦了一生,受了一辈子累,该享享清福了,她却悄悄地走了。她的走和她一辈子待人做事的品格一样,善良,无私,没有留给儿女一丁点儿拖累就走了。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是旧中国千千万万中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她是从旧社会里走出来的小脚母亲。母亲走时恰是73岁,当年,母亲像有预感似的  相似文献   

6.
将心比心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手。当母亲向她道谢时,那位妇女对母亲说:“我的妈妈和你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母亲说的这件小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相似文献   

7.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相似文献   

8.
简单岁月     
那天我穿着高跟鞋,和母亲并肩走在大街上,我足足高了她大半个头。当我掠过母亲的头顶看“真维斯”厨窗里的风衣时,便看见了母亲的头发——她的两鬓竟都斑白了。我突然发现,母亲已经老了。我摸着母亲的白发说:“妈,到理发店把头发染黑吧。”母亲笑笑:“无论什物质都染不过岁月的。”我听了眼泪就涮涮地掉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母亲     
母亲走了。火车载着她气势磅礴地走了。千里迢迢从僻壤到城市,刚住了三天就要走,她说住不惯这个楼。分别时,母亲浑浊的眼里涌满了泪,那是慈爱的泪,有深情,有眷念,有苦涩,也有企盼。我望着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孔,心里象扎上了一把尖刀。儿子太穷了,穷得只能让她带回二斤白糖,一条枕巾,二十块钱。也许她老人家来的机会不多了,我如何报答她的养育之恩?又如何尽儿子的孝心?我简直无法形容内心的惆怅与酸楚。母亲不愿住下来的原因是闲得无聊,无人伴她闲聊,又怕拖累我,影响工作。“鸽子笼似的,没法串门,闷的慌。”她说。我劝她出…  相似文献   

10.
母亲是一年年地衰老了 ,在我这她最小的儿子头发渐渐花白的时候。她的个子似乎一天天矮小下去。但她健康如昔 ,清醒如昔 ,倔强如昔。我们做儿女的 ,愈发对她敬重。母亲知道我们做儿女的很忙 ,不要我们去二姐家探她。她对我说 :“我一个星期来看你 ,一个星期去看你大姐。”母亲来时搭小巴 ,走时我牵着她的手去搭车 ,怕她跌倒 ,她摔开我的手说 :“我还能自己走 !我真不习惯被人牵。”七十五六的人了 ,前两年上广州 ,独来独往 ,不要我们陪她。两年前她到广州某个地方办点事情 ,只去一次就记住了 ;两年后再去 ,她带路 ,告诉同行者要找的地方到了…  相似文献   

11.
江都 《家庭教育》2010,(11):28-28
哭,再哭也挽回不了母亲那必走的决心。然而,母亲也哭了,她舍不得我,那年仅7岁的我。可她必须忍痛割爱,为了能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去异地奋斗闯荡。从那一天开始,我得一个人走人生路。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眼神     
那年我8岁,母亲36岁。刚过完年,母亲就走了。她要去一个离家乡很远的地方。自从母亲28岁生我起。我便从未离开过她。母亲去哪,我也从来都是跟着的。可如今,母亲却要丢下我一个人走,我又怎能不伤心呢?  相似文献   

13.
母亲     
昨夜我梦见自己依旧是我母亲去世之前的那个孩子。她坐在恒河岸上花园住宅的一个房间里。我漫不经心地走过去了,并没有注意母亲;走了过去,我心里却突然闪过一种说不出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母亲     
清早,母亲打来电话说是要来看看,叫我去车§站接她。算算时间,母亲该来了。母亲没有手机,打电话回家问问,妻子说母亲到家了。不是说要我接吗?一问才知道母亲是因为让座。在桥头,一个脚有残疾的年轻人上车了,而这时车上没有了座位。于是,母亲谎称自己到了,将小伙拉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走了两里路才到家。  相似文献   

15.
    
母亲一声不响,悄悄地拾走了我那双脏兮兮的鞋,走向了水池。冬天的自来水冷冰冰的,窗外的西北风与其相比,可就逊色多了。母亲似乎习惯了这些,一丝微笑挂在她的脸上。她操起刷子,双手扎进直冒寒气的水中,刷呀,洗呀。待到鞋子上的尘土落下,露出崭新、洁白的身子,母亲的双手早已红通通的。母亲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为我洗鞋、刷鞋,从幼儿园到小学,又从小学到中学,一晃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母亲除了为我洗鞋、刷鞋,还为我购置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数不清的新鞋。而她自己呢?仅有两三双普普通通的鞋———既不高档,也非名牌。但是…  相似文献   

16.
天使离去     
母亲离开的那个晚上,她和爸爸整整坐了一夜,也说了一夜的话,但我只记住一句: "你走吧,由我来向佩佩解释。" 这句话是爸爸说的,所以我知道要走的是母亲。  相似文献   

17.
红色三角囊     
我的钱包里夹了个小巧的红色三角囊,是母亲一针一线缝成的,里面装的,是一张护身符。每一开学,母亲把三角囊放在我手上,说清带符的顾忌,要求符不离身。我把三角囊夹在钱包里,虽然不尽信符的魔力,但我不能让母亲安不下心。母亲穷,孩子是她的财富。小时候,生病的是我们,痛苦的是母亲。夜深人静,一个女人背着孩子颤抖着走在通向医疗所布满土坟的山岗小路上,这样的经历,母亲已记不清有多少回。我和弟弟很少谈小时候,我们的小时候总让母亲心有余悸。我学会走路,老喜欢挣脱母亲的手,可走不出母亲的目光。长大了,我老喜欢到母亲目光触不到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8.
春节合家团圆,最高兴的自然是母亲.没想到,因为兴奋,加上连日来的操劳和睡眠不好,母亲突然晕倒了.幸亏发现及时,送去医院,总算安然无恙,但母亲的精神大不如前,时常神情恍惚,丢三落四. 尽管假期已过,我仍不能放心走.一向要强的母亲不愿意我因为她而耽误工作,她强打精神,装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说自己完全好了,催促我早点走.我拗不过母亲,只好去订机票.  相似文献   

19.
勉励     
“你会,而且做得很好。”这是一句母亲勉励我的话。母亲曾经告诉我,我学走路的时候,摇摇摆摆地要跌倒,而且不肯再走。她在旁边说了一句:“你会走哇!走得真好!”于是我就一溜歪斜地走着,从屋子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没有跌倒。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一步步地走上去。母亲在旁边不停地说:“你会,你会读书,读得多好哇!”于是我没有停顿,也不跌倒,走上前去。如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想起母亲的这句“你会,而且做得很好”,我就勇往直前去完成。勉励!美@魏讷  相似文献   

20.
守着月亮地     
我是在月亮地里泡大的. 我仔细地听过月.大人都不在家的时候,黑夜包围了一切,犬吠在村西的老树林里回荡,恐怖爬满了小院,我却被锁在院里.我贴着门缝儿,听月的声音,听她母亲般地絮语,听她喊起了我的乳名——叫我不要害怕.一抬头,月儿已到了头顶,像妈妈的一张笑脸. 长夜里,我会长时间地看月亮.那时走在村外的小路上,妈妈走在前边,我和我的月儿走在后边.忽然月儿不见了,跑到哪儿去了?像一条白色的小狗藏到草丛里去了?像一只黄色的小鸡蹦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