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晓萌 《高教论坛》2023,(9):105-110
大学制度是维系大学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重视制度的创新是哈佛大学在较短时间内转型发展,超越欧洲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究其三次转型期间教育制度的创新,能够给我国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制度的建设带来三点启示:一是要定位高远,坚守追求卓越的建设目标;二是要动态运行,处理好稳定与变革的关系;三是要构建基层学术组织制度,以知识创造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民办西湖大学获批设立,其“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本文对西湖大学的基金会办学模式、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探索成功基金会办学模式是西湖大学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只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西湖大学才能建设为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3.
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好大学”是一个价值概念,是一个可为更多大学提供参照的发展目标,也是校长治校的目标和依据。从反映大学本质属性的大学文化的角度看,好大学应具有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和科学的大学制度。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同心圆,共同成为建设好大学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关于营造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学校自身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要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的要求具体化为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5.
南方科大的定位是以理工学科为主,同时兼有独具特色的人文学科、经济管理学科.我们的目标就是一步到位办成一所研究型大学,培养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我是1998年出任中科大校长的,在此之前的10余年间,我在英国、美国、法国都工作过.我深深感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甚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一定要改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水平大学缺乏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使得大学缺乏自主权,没有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水平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过程中,要着力突破体制机制上的困境,处理好大学、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大学的外部管理体制;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工,进一步完善大学的内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受绩效主义思想影响,佛罗里达州州长推动议会通过了佛罗里达州卓越大学法案并委托州立大学系统董事会制定遴选标准和资助政策.佛罗里达大学在校长领导下制定了卓越计划,并通过加大配套经费投入、加强战略绩效监控、重点资助跨学科前沿领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等举措,推动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执政党和政治文化与州立研究型大学建设有显著关联,州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与州立大学法律地位对州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也有重要的影响.建设一流大学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大学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对矛盾:一流硬件与一流软件、世界眼光与民族特质、政府支持与大学自治、跨越式发展与大学的长远责任、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等.处理好这几对矛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方大学已将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定位既区别于一流大学的偏重于理论研究,以应用创新研究为特点,又区别于众多地方大学的实践应用性,以高水平应用研究为特色。这一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高校外部给予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内部在学科结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类型上进行综合性的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10.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最为重要的文件之一,更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在通过分析古代、近代和现代大学章程的基础上,对于今天制订符合实际的大学章程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坚定了迈入高等教育强国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创新、怀疑和坚持,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以人为本,二者具有统一性.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缺失的现状.因此,大学教育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的现实途径是变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完善管理体制、评价制度,改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林纾是福建工程学院前身校的创办人之一,以林纾的文化遗产设置校本课程“走进林纾”,是利用校史文化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是福建省首门以校史资源为基础开设的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的设置,立足于林纾的文化研究,在课程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培养、教材建设以及以教学促进科研方面做了诸多探索与实践,这对了解、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的开设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学校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兼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化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作为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大学从诞生起,就肩负着传承知识、培育人才、启蒙大众、激发思想的重任。大学人文环境依托于大学,是高校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目前,我国大学的发展正由其主导的“科学”阶段,向“人文·科学”的阶段转型,大学  相似文献   

15.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迅速崛起与其颇具特色的治理结构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美国营利性大学的治理结构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政府职能的"弱势"与民间组织的"强势"、董事会决策与大学成员股东化、学术与管理分家、对共同治理的重新界定以及强大的顾客服务体系.营利性大学的这种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是革除传统大学治理结构弊端的一剂良药,希望能给我国民办高校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价值链理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具有可行性,能够为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科学决策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性发展的三次浪潮中,大学理念逐渐走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理念充满矛盾与交错、对抗与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理念的灵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基石,市场主义与国家主义是大学理念的生存机理。当代大学正处于多重转型当中,追寻自身内在的精神家园、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平衡,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全球化时代"国家、社会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现代性构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文章从教育本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角度思考,认为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单纯是一个学科本身的发展,更应从教育本质上和高等学府长远发展目标上去审视,充分理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及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意义。弘扬人文精神,积淀大学底蕴和塑造大学精神乃是大学的归属,从而推动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教授委员会”在现代大学治理中的性质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一含在学术事务上有决策权的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教授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成为高教界关注的焦点。按基本定位及基本功能,我国大学的教授委员会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由学术内行管理学术事务的机构三种类型。探讨教授委员会发展的趋势,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旨在从大学治理的角度保障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自主权,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