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回顾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 ,发现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成就。近二十年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将导致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  相似文献   

2.
正一、地理学科特点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促进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球表层开发强度不断加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更加复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日渐凸显,地理学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所固有的与地域事象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使地理学科地位不断加强,社会对地理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相应的对地理学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不但是地理学科本身的优势,也是时代发展对地理学本身的必然要求。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前科协主席钱学森先生提倡发展“地理科学”和“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对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如何发展地理科学,如何构建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引起了众多地理学家的思考与探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理解与构建地球表层系统的关键是圈层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能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研究地球表层,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村落既是一个空间单元,又是一个社会单元。因此,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村落研究逐渐受到多学科的关注。80年代以来,各学科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村落的规模、景观形态、空间分布、社会结构以及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口、耕作制度的关系。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中,尤以地理学、历史学以及人类学的成果最为显著。但是,由于受到村落研究资料的限制,村落研究尚有待深化,特别是在村落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教育地理学自20世纪30—40年代产生以来,只有少数人对它进行过断断续续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少数人对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任务与内容、方法与意义等进行了探讨。而对于实践方面,教育规划、学校布局、区域教育发展、地区教育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多。可见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研究者数量极少,兼具地理学与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微乎其微,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论文对教育地理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当把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明确划分为研究"是什么"认识问题的教育地理学和"怎么做"操作、实践问题的教育布局学两方面,并对教育地理学的出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给出的地理学定义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相似文献   

7.
张玉 《地理教育》2013,(Z1):53-54
<正>当今世界,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发展失衡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尖锐,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作为主线,重点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作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动态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人类探索领域的逐渐加深,地球表层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新的认识领域也不断出现。地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综合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并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地理学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地理学的重大进展□孙根年(陕西师大旅游与环境学院)步入20世纪,中国地理学获得了新生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按历史时序列举的14项重大事件,大致可反映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脉络;预测未来,中国地理学可望在全球环境变化、地球表层系统和区域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之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在新课程中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地理学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一门科学,决定了地理教学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原来沿用的“纸上谈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聚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衣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生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  相似文献   

11.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他从1621年至1627年分别改编出版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俗称“三言”。从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第一次将其传播到西方以后就引起许多西方汉学家的关注与研究。为了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并满足教学需要,俄国汉学家也对“三言”故事进行了选译,所选取的多为在中国流行并符合俄国人审美趣味的故事。20世纪以前的“三言”俄语译本故事大多是转译自英语或法语,译者多为无名氏。从20世纪开始,俄国汉学家将“三言”故事从汉语直接翻译成俄语,译文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从文献学和文学史的角度了解“三言”在俄苏的传播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与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乡村建设和土地革命,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救国救民的不同道路上进行的艰辛探索。1938年的"窑洞之辩",既是两位思想巨人的一次集中对话,也是两条救国救民路线的一次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13.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作家热捧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今天,哈金却反其道而行,直接走向深广久远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致力于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创作“伟大的中国小说”。哈金笔下的人物具有普遍的救世情怀、反省意识和忏悔精神、爱的迷茫和无奈,其作品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的小说创作中,平民小说形成一条主线,其中一批叙述平民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者、英雄的"革命平民小说"形成了一种叙事传统。"红色"叙事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下多元化的小说创作中,"热情"、"歌颂"等叙事基调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复对进化论的"误译"忽略了进化过程的复杂性,漠视了"异化"、"退化"等现象的存在。进化论为"文学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支撑,促成了中国文学在20世纪之交的转型。进化论不是一种价值评判标准,以之评判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写史走入的误区。只有摆脱"误读"的影响,疏离"新"、"旧"二字价值判断上的应用,才能合理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新文化运动促使民间文化研究骤兴,影响波及史学领域。顾颉刚作为新史学的代表,将这种影响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阐释。他将戏曲、歌谣和民俗学中所特有的故事演进形式别出心裁地运用至古史传说研究中,这不仅为其“层累说”探寻到演进方式和内在意义,而且对其后来的古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都有一定影响。顾颉刚这种创造性史学方法的产生受到了胡适的启发,而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也留有些许遗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人的知识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一逻辑基点上,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自己家族叙事及关于家族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对“气韵”的研究,以80年代中期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研究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期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样化。大致可分为三类:对气韵内涵的研究;对气韵产生基础的研究;从中西方对比角度对气韵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提出之时起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格局的推陈出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仅是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著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著史理念,其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构想对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念忽略了现代中国时期一些文学形态的存在价值,没能完整反映出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