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话题链是构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种统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话题链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英语中以零形或有形的手段统摄整个篇章,造就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英语各自不同的篇章衔接与连贯形式和文体风格。本文拟以古代汉语散文《五柳先生传》的现代汉语译文以及现代英语译文为例,阐述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功能,提出对话题链进行解构与重构是汉英篇章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美育的渗入已成为翻译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翻译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审美能力即对原作的艺术魅力的鉴赏和对原作审美效果的传达。学习者在篇章翻译实践中务必处理好局部美与整体美的统一,形与神的统一,文字美与音韵美的统一,连贯美与逻辑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黄丽凡 《考试周刊》2011,(87):90-91
意义隐含出现在意义连贯的话语中,并不意味着篇章不连贯。相反,它常常使篇章的连贯性更强。本文针对Grice所提出的要素(data),用来解析话语中出现的意义隐含,以达到篇章的意义连贯。这些要素也和翻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翻译策略相关。  相似文献   

4.
翻译即篇章连贯重构过程。在此过程中,探究语域变量之语场的功用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结合英汉翻译实例对语场这一语境功能的参数进行研究,有望揭示影响译语文本意义重构的因素,有助于译者或翻译研究者理解语境功能参数之语场在译语篇章连贯重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篇章语言学中衔接与连贯的观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预科阶段汉语篇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汉语篇章理论研究、突破句子教学的局限、将篇章教学贯穿于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衔接、连贯、句际关系、篇章结构分析及语境分析。随着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语篇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语篇分析的内容及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如话语分析与阅读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及翻译紧密结合等。本文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从图式理论、语境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以篇章衔接连贯理论为基础,从篇章衔接和整体连贯两大方面对学生英语写作进行错误分析,以期对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衔接、连贯、句际关系、篇章结构分析及语境分析。随着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语篇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语篇分析的内容及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如话语分析与阅读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及翻译紧密结合等。本文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从图式理论、语境理论人手,分析听力理解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篇章语言学(或言篇章分析、语篇分析)不仅可以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供体,而且也应成为翻译教学的一个主要供体,加强对师生的篇章意识的培养,在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加强篇章对比分析,对于我国的译学构建和切实提高我国的翻译教学水平,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篇章的主位推进模式是其内容的框架。本拟以基础英语的篇章为例,探讨主位推进模式与篇章内容的关系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整体把握好语篇,注意两种语言之间衔接手段的转换,才能忠实再现原文,实现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衔接和连贯是构成语篇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手段。语篇的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该文探讨这两种手段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的英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源语语篇与译语语篇的对比,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传译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M.K.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来研究英诗翻译的问题。通过对英国诗人拜伦的名诗When We Two Parted及其四种汉译版本的英汉功能语篇的对比分析表明:(一)功能语言学在研究英诗汉译问题方面同样是适用的;(二)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往往不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对英诗翻译的评判不可机械地要求译文的形式必须和原文“一一对等”。  相似文献   

14.
翻译学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本文概述了翻译学与语篇分析,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学必须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本文概述了翻译学与语篇分析,讨论了该模式的研究范围、重点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李白的<静夜思>英译文为例,从语篇层面上探讨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色和差异.总的说来,在语篇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语篇较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较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易于模糊.了解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可以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促进英语的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以翻译平行文本语料库为对象,主要关注词句层面的分析,缺少对语篇整体结构的关注,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指导有限。研制以翻译为导向的、能够体现语篇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点的小型双语可比语料库,并以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进行语料选择和语料标注可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翻译时采用何种主位推进模式由英语和汉语语篇的主位特征和主位推进模式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决定。英译时,汉语话题主位应转变为译入语的主语,形成SV提挈主轴。英汉语在句子基本主干的表意逻辑和语序上的相同性决定在没有语言差异或者能够予以克服的前提下保留原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原则。而语言和民族认知过程的差异决定在更多情况下需要结构重组,重新选择主位推进模式。翻译说明文(概念说明、叙述和描写)类别的语篇单位时应该主要选择连续型的模式;议论文翻译宜用延续型、派生型和框架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话语语言学的兴起 ,话语分析的方法已被运用于翻译领域。运用话语层翻译的建构标准从信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形式连接、意义通贯和互文性等方面分析比较两段译文 ,说明话语分析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