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定龙 《钓鱼》2008,(20):26-27
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3.
关新铭 《钓鱼》2004,(11):24-25
当前,悬坠钓法虽有竞技和休闲之分,但均是从“台钓”(长脑悬坠底钓法)衍化而来的新生事物。特别是悬坠休闲钓法的出现,使全国广大垂钓者眼睛一亮,为之一振。这是因为它是从高高在上的“高精尖”技艺,在充分吸收古老的传统钓法种种长处之后,以新的形式和新的姿态走近了寻常钓鱼人,走上了普及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5,(4):14-14
今年40岁的刘林,河南开封人。1996年他开始学习悬坠钓法,1998年开始征战竞技赛场,是河南省为数不多、较早接触悬坠钓法的钓手之一。2004年九月在山东聊城举办的全国钓鱼锦标赛上他一举夺下个人总成绩冠军,又列于《钓鱼》杂志社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10位,名噪钓坛。他娴熟的钓技和出色的成绩使他成为享誉钓坛的“玉面杀手”。  相似文献   

5.
任志新 《钓鱼》2004,(3):16-16
悬坠长脑线的悬坠钓法以其先进、高效、轻松的钓法风靡金国的竞技赛场。坠沉底的传统钓以简便、万能、低消耗深受广大休闲野钓爱好者的青睐。两种钓法如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就是笔者近来经常研究、实践的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子牛 《钓鱼》2004,(14):37-37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悬坠单钩钓,再说悬坠双钩钓,似乎是因为“悬坠“归宗“台钓”来一番求证,就像中国足球落后世界而考证蹴鞠为足球鼻祖一样。后来又有人针对悬坠的”悬“发表高见,说上移浮标延长水线到坠触了底就不是悬坠,而是和传统钓组~样了。最近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议‘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我问钓鱼人对这样的争论,你们有兴趣吗?回答是摆弄几个名词,唬人!  相似文献   

7.
管察 《钓鱼》2005,(16):34-34
在我国钓鱼技术中,许多地方特色的钓法还没来不及总结,就被悬坠钓法取代了。可是为传统正名不应该是对现代钓技的攻击和否定,反之亦然。如打窝,竞技钓鱼不准手撒诱饵,就是对传统的排斥。其实,悬坠钓法从第一竿开始就是坚持不断地打窝,是把内容和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8.
张铨 《钓鱼》2004,(12):11-11
最近拜读了一篇题为《悬坠,颠覆台钓》的文章,引发了我对“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称谓的概念问题的思考,现发表点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9.
李哲 《钓鱼》2005,(7):31-31
悬坠钓在速钓鲫鱼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悬坠钓的兴起,对传统钓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悬坠钓的影响下,传统钓借助悬坠钓合理科学的用饵和钓组的优势,把更科学的内涵融进到传统钓中,七星漂双钩钓法、星漂沉底钓法、包食钓法,这些都是悬坠与传统结合的产物,现代传统钓。当然,我们在肯定悬坠钓对传统钓影响的同时,也看到悬坠钓在不断地吸取着传统钓的优势,如打窝诱鱼的运用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11.
安泉 《钓鱼》2005,(3):24-24
手竿冬钓不足八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懵懵懂懂的“自学式悬坠钓”到比较完善的休闲台钓,从休闲悬坠钓又基本步八竞技钓的殿堂。每次钓技上的提高,都能带来无比的喜悦和享受。但愿钓友能看完此文和我起分享冬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徐银舟  刘博 《垂钓》2003,(1):27-29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种引进后经台湾钓手改良的池钓新技术在广州出现,这就是“台钓”。十几年来,两岸钓手不断在悬坠钓法、钓技上推陈出新,由当初单一的底钓法发展成为广泛适用的全泳层立体钓法。到底悬坠钓法有哪些特征?操作中又有哪些变化?著名钓手徐银舟综合自己的多年经验,对悬坠钓组进行详尽解释,以期为您揭开悬坠钓法的谜底。  相似文献   

13.
马建华 《钓鱼》2006,(6):22-24
台钓技术经过国内众多钓鱼高手这十几年的充实和发展,逐渐衍变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悬坠钓法,并被越来越多的广大钓鱼爱好者所接受。目前,大多数对悬坠钓技术有一定基础的钓友对悬坠底钓技术已经并不陌生,但作为其中钓法之一的悬坠浮钓技术,除了一部分经常参加竞技比赛的钓友外,相信很多钓友对悬坠浮钓的机理、适合的鱼情、应用的方法却并不十分清楚,各种媒体对这种钓法的推广也不够系统。本篇参考许多高手的浮钓经验,结合本人浮钓时的一些体会进行归纳,意图对悬坠浮钓技术进行粗线条的解读,希望广大钓友给予批评指正。悬坠浮钓的定义和适用条…  相似文献   

1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1):28-29
悬、浮钓鲫鱼:是悬坠钓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项技术的产生源于人们长期垂钓实践对鱼情的认识。近年来各类大型钓鱼比赛都把钓鲫鱼列入单项比赛成绩,这就更促进了钓鲫鱼技术的提高。随着一大批年青人纷纷加入竞技钓鱼的行列,以尾数论胜负的单项比赛“速钓鲫鱼”技术自然成了人们钻研的课题。而在这项技术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催生了拉饵技巧的诞生到成熟,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及磁性拉饵盘的相助,无疑把悬坠钓法的速度提高到了极致。“悬坠浮钓”技术在调标上也突破了“调4钓2”约束,可以说是“悬坠底钓”的“升级版”。作为初学悬坠钓者,当你掌握了”悬坠浮钓”技术的同时,也等于踏上垂钓其它几种中上层鱼类(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鱼)技术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王大禄 《钓鱼》2004,(20):21-21
秦犁先生《别拿悬钩当悬坠》一文,是针对张铨先生《浅议“台钓“、“悬坠钩”和“竞技钓”》一文的不同意见。我对秦文中的有的说法,有些不同意见,写在下面,不知对不对,请秦先生指正。  相似文献   

16.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7.
黄旺意 《钓鱼》2007,(7S):16-16
悬坠钓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现在越来越被许多钓友所接受,在休闲野钓中时常可见它的身影,它与传统钓法相比各分秋色,悬坠钓法被引进之初始称”台钓”,主要是用于标准池的竞技比赛。经过一些细心的钓友在实战中不断改良、充实、细化,其技法的内涵进一步得以提升,把它用之于休闲野钓,亦有不凡的战绩。  相似文献   

18.
王啸 《垂钓》2008,8(7):36-37
在休闲钓中使用悬坠钓法,决不是全盘照搬竞技钓法,也不是必须使用高档商品饵,而是先要将这一先进的钓鱼理念融会贯通,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善加运用。  相似文献   

19.
肖红卫 《垂钓》2006,6(6):30-31
过去人们垂钓多用长竿、短线、七星标的传统钓法,自从悬坠钓术传入大陆后,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喜爱上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不论在养殖鱼塘或是野外湖泊,悬坠钓法都被钓鱼人所广泛使用。如今,悬坠钓法已被国内广大钓鱼人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的革新:钓浮、钓翻身、钓跑铅、逗钓、拖钓等,这些新技法已和最开始的悬坠钓法大不一样。而我们垂钓时遇到鱼情发生变化,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来调整和应对。  相似文献   

20.
高岑  王鉴图 《垂钓》2011,(10):82-8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型钓鱼赛事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悬坠钓法也被普遍运用在各种竞技比赛中。提到悬坠钓法,不得不提到国内浮标制造专家何蔚蓝先生。何蔚蓝于1995年师从台湾著名钓手萧春平学习悬坠钓鱼技术,对“悬坠”理论中的调标技法研究颇深。8月27日,何蔚蓝悬坠钓法交流会在沈阳北湖渔村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