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六大报告及新党章明示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发展。作者在文中论述了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是党永不变色的保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党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进步,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辩证统一的逻辑结果是使党永远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段,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就会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最终否定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共产党并不等同于整个工人阶级,而是工人阶级中,觉悟的,先进的部分,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不会削弱党的阶级基础,也决不会影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工人党员的同时,也积极的把其它阶级、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涌现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党的队伍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否认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先进性的错误认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一)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二)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大多数党员出身于农民,党仍然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三)现实地看,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没有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只能表明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在发展;(四)长远地看,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党才能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根据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和自身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以及时代要求,在“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光辉论断,对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持“两个先锋队”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工人党员的同时,也积极的把其它阶级、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涌现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党的队伍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突出地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把党从“一个代表”的观点发展到“三个代表”的思想,优化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全党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存在,中国共产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努力发臀 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证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得好与不好,决定着群众对党的拥护程度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必将得到新的优化,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任务和利益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任务和利益是一致的,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全国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其它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是有机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且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是由其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所依托的执政基础的先进性和所代表的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1、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阶级基础和根本任务。在当今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工人阶级,当然包括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因此说,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体现了我们党…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认识党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一个现实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新的形势下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为此一定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时又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样做不仅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反而有助于党的发展和壮大。但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时一定要注意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加强思想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突出地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把党从“一个代表”的观点发展到“三个代表” 的思想,优化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全党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存在,中国共产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努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证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得好与不好,决定着群众对党的拥护程度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必将得到新的优化,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突出地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把党从"一个代表"的观点发展到"三个代表"的思想,优化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全党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存在,中国共产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努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党的阶级基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证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得好与不好,决定着群众对党的拥护程度如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民群众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群众基础必将得到新的优化,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 ,与时俱进地作出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的规定 ,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同时使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都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与时俱进地作出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的规定,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时使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都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新的形势下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为此一定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时又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样做不仅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反而有助于党的发展和壮大。但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时一定要注意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加强思想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学习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学习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学习,其学习观给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经验。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是对国际社会先进学习理念的积极借鉴,也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