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把坠带着钩落在水底的钓组称为“坠钩平底”,因坠离开水底而称“悬坠”。然而称坠钩平底为“传统”,却不肯将对应的悬坠叫“现代”,究其原因是“传统”也能使坠悬起来,悬坠能不能代表现代还难下结论。然而,把过去的坠离开水底和现在的悬坠钓组作一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因鱼漂不同而在鱼讯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是不能用同一个概念去解释的。  相似文献   

2.
张炎冰 《钓鱼》2004,(19):32-32
我们把坠带着钩落在水底的钓组称为“坠钩平底”,因坠离开水底而称“悬坠”。然而称坠钩平底为“传统”,却不肯将对应的悬坠叫“现代”,究其原因是“传统”也能使坠悬起来,悬坠能不能代表现代还难下结论。然而,把过去的坠离开水底和现在的悬坠钓组作一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因鱼漂不同而在鱼讯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是不能用同一个概念去解释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台湾省“悬坠底钓术”传入大陆,在以钓对象鱼的池钓竞技中开始崭露头角,慢慢的人们把这种钓法称为台湾钓法,并简称为“悬坠钓”。到了90年代中期,“悬坠钓”进入它的颠峰期,媒体的不断宣扬传播,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讲习,大批录相教学以及职业钓手的出现,都为推广悬坠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知名渔具厂家举办的池钓对象鱼记尾数分的各类杯赛中,悬坠钓以它科学调试的短竿、小钩、细线、高灵敏的浮标和香浓易溶的饵,所向披靡,令钓友刮目相看。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台湾钓法在池钓竞技中独树一帜,被越来越多的钓友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5.
冬至过后,气温愈加寒冷。由于近日北方一股强冷空气侵袭南下,古城南京也终于结束了连绵数周的阴雨,迎来了入冬以来的首场冬雪。雪后放晴的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再也按奈不住休钓多日的钓瘾,邀了几位好友一同来到了郊外某养殖水面,想初次体验一回古人“独钓寒江雪”的浪漫情结。自去年8月刚刚学会了“悬坠钓法”,我就告别了伴我多年的十米长竿,一心一意地按照悬坠钓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地“武装”自己。虽说重新添置钓具时花费了一些钞票,但与我在短时间内所掌握得科学的垂钓知识相比,那简直就不算什么了。这次首回“雪后钓鲫”的经…  相似文献   

6.
王大禄 《钓鱼》2005,(9):21-21
二、“线组运动轨迹”到底是怎么样的?下,先是向“前下方”运动,接着,由于钓线牵牵扯作用明显加强,处于坠的“前上方”钩饵《回忆与思考》(五)、六)在论及“线(扯力和坠下沉作用力影响,又作“后下方”运对坠有一定拉力,坠作“后下方”运动。此时,组运动轨迹”时,对漂、坠、钩、饵的水中运动动,然后,由于漂、坠及钩饵本身运动的共同由于钓组相互影响,都在作同一动作,向后向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铅坠的上圆弧摆动”影响,钩饵向“下方”运动,直到下沉到底,慢下运动,只是其幅度,速度各不相同而已。这和“鱼钩的下圆弧摆”观点。作者说:“如果风…  相似文献   

7.
张铨 《钓鱼》2004,(21):20-20
我拜读了之晔先生的文章《“悬坠”让我摈弃旧观念》之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拙文《悬坠钓不能颠覆沉底钓》,反复思忖,对一些问题有必要再说几句。  相似文献   

8.
孙建国  张冠宇 《钓鱼》2006,(16):43-43
《钓鱼》2006年13期第35页发表了本人《圆梦白沙湖》一文,因当时篇幅有限,有些细节未能详细说明,致使许多钓友提出了一些疑问,本人深表歉意,现补充说明。本文第四段:“冠宇大喊回线了”。有钓友不理解“回线”,现做说明。通常大家用海竿爆炸钩钓鱼时使用的是把通心坠穿在主线上,让坠能自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并运用运动解剖学和运动力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剖析了太极拳动作要领“沉肩坠肘”的理论涵义,研究和实践表明“沉肩坠肘”动作要领可理解为,练习时肩部关节放松、下沉,胸背撑开,并有意识地使两肩胛骨向外横撑有相合之力,在保持肘窝拧裹向上的同时,肘尖下垂,不可外翻。通过对内涵和外延的剖析和理解,可以很好的对太极拳的教学和练习提供多学科的理论依据,领悟太极拳动作要领“沉肩坠肘”的内涵,使教学者和练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拳理。  相似文献   

10.
我是悬坠钓法的一位初学者。通过钓鱼报刊的介绍,使我了解到悬坠底钓法的优越性要比传统钓法更多一些,尤其是钓鲫鱼之类的小鱼,堪称上乘之法。在这种流行钓法的启发下,近几年来我不断从中吸取一些长处,对传统钓组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改进。其中,细脑线、粗主线的配比方法,就是从悬坠底钓法中套用过来的,在实践中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的一些弊端,产生了一点自己的认识,谈出来也许会让一些钓鱼高手、大师们见笑,但左思右想还是写出来,就算是“班门弄斧”,恳求赐教吧!悬坠底钓的钓组为何要使用粗主线、细脑线的配比方法呢?我想,大…  相似文献   

11.
萧俊田 《垂钓》2005,5(4):36-36
深水用悬坠钓法,宜重坠大标.这是明理,但仅靠此方法还很难对诸多不利情况,以下着重介绍一些在深水(25米以上)用悬坠钓法的应变措施.与钓友们共同探讨悬坠钓法适应水情变化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高如 《钓鱼》2008,(9):10-11
接触悬坠钓法已有三年历史了,之前都是在网站、杂志浏览一些视频、文章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初步掌握了悬坠钓法中的线组配置、调漂、饵料等基础技术。每每在养殖塘、野塘“战斗”都有较好的收获,基本每次都比身边的钓友钓得好。因为每次都是带着钓箱在野河边垂钓,其他钓友看了都说我是“专业选手”,  相似文献   

13.
秦犁 《钓鱼》2004,(14)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悬坠单钩钓,再说悬坠双钩钓,似乎是因为“悬坠”归宗“台钓”来一番求证,就像中国足球落后世界而考证蹴鞠为足球鼻祖一样。后来又有人针对悬坠的“悬”发表高见,说上移浮标延长水线到坠触了底就不是悬坠,而是和传统钓组一样了。最近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议‘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我问钓鱼人:对这样的争论,你们有兴趣吗?回答是:摆弄几个名词,唬人!“台钓”就是由台湾传来的钓鱼方法,说“台钓”是简称,是通俗说法。它的内涵包括钓组结构、调整方法、操作顺序、变化技巧等等。“悬坠钓”以及其它什么钓,是口头语,它可以指钓组,但加一个“法”宇就包括了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5.
藏鉴有约     
读者求鉴:藏友持一莲蓬荷叶玉挂坠求鉴。鉴定结论:玉质为和田青白玉,略带黄色沁。雕刻一把莲,莲蓬突出,上有瑞草攀沿,旁有盛开的荷花,舒展的荷叶。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此挂坠构图巧妙,表面包浆自然,雕刻刀法流畅,气韵生动,时代为清中期。  相似文献   

16.
子牛 《钓鱼》2004,(14):37-37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悬坠单钩钓,再说悬坠双钩钓,似乎是因为“悬坠“归宗“台钓”来一番求证,就像中国足球落后世界而考证蹴鞠为足球鼻祖一样。后来又有人针对悬坠的”悬“发表高见,说上移浮标延长水线到坠触了底就不是悬坠,而是和传统钓组~样了。最近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议‘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我问钓鱼人对这样的争论,你们有兴趣吗?回答是摆弄几个名词,唬人!  相似文献   

17.
马建华 《钓鱼》2005,(12):23-23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钓鱼》2006,(11):17-18
同悬坠底钓通用的“后拉前送式”压水和“前推上扬式”扬竿等动作相比,悬坠浮钓的一些基本动作更具特色,其所有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便捷快速,继而使垂钓的过程更富有节奏感。(一)抛竿动作底钓时抛竿多数抛满线,线组的第一“钟摆式”下行的幅度比较大,当浮标站直后再后拉前送  相似文献   

19.
蔡立年 《垂钓》2007,7(2):45-45
“跑铅”一词还是我学会悬坠钓以后才知道的,顾名思义就是跑动的铅,也就是说在垂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气、水流的影响,在铅坠完全着底钓钝的情况下,将空心铅坠上方的太空豆,向上调整出一定的距离,使鱼儿吞食饵料后拖动鱼钩的信号不被铅坠的重量影响,进而迅速地传递到浮标,让垂钓者不失时机地提竿起鱼。[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从事休闲垂钓多年,垂钓的十八“武艺”多少都知道一些,尤其擅长在自然水域进行休闲悬坠钓。我在长期的垂钓中认识到,不论什么钓法,垂钓的“理”是相通的。传统钓法和悬坠钓法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二者不仅在钓组钓法方面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而且在钓饵的使用上,更是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界限。大家知道,拉丝粉属于植物蛋白,和传统钓法中介绍过的那种极粘的“面筋”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拉丝粉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加工得比较精细,可以按任何比例均匀地混在饵料中,使钓饵的配制能够实现定量化,杜绝了过去凭经验的做法,因而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