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时期,这是情绪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否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情绪教育要提高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自我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识别他人情绪和移情能力,增强他们对快乐的情绪体验,培养情绪自我激励能力,教会他们处理情绪困扰,培养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精准识别学习者情绪,深度融合各模态情绪数据,剖析情绪发生的作用机制,已成为智能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提出学习者多模态情绪融合分析概念,从学习者多模态情绪融合分析的动因、框架与路向三个维度,探索多模态情绪数据之间的有机融合,精准感知学习者的情绪状态,挖掘多模态情绪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对学习发展规律的细粒度解析,推进学习者情绪识别领域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Satovey和Mayer把情绪智力看做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集合,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影响着情感的建构与调节,在社会动机行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目标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智力的高低预示着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与否,幼儿情绪教育的关键正在于情绪智力的培养。要确定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目标,情绪智力的构成成分是其重要依据。综合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构成成分的理论构想及实践探讨,可将我国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目标设定为:情绪知觉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各项子目标。在培养的过程中,则应遵循层进性、渗透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学生情绪创造性的发展特点,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情绪创造性间的预测关系,选取810名大一至大四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创造性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阶段个体的情绪创造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年级差异显著,情绪创造性随年级增长呈线性上升趋势,大三达到顶峰;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均对情绪创造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对自身情绪调节的自信程度对独特、恰当的情绪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葛琳 《早期教育》2015,(1):16-20
情绪主题绘本是深受孩子喜欢的一种绘本形式,大班幼儿正处于情绪分化和交往的关键期,有目的地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该课题通过行动研究法,研究出合理利用情绪主题绘本可有效地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该文将情绪主题绘本对于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作用概括为能帮助幼儿觉察自我情绪,引导幼儿识别他人基本情绪,...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教师的离职问题是困扰特殊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探讨特殊教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情绪劳动和情绪耗竭在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406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特殊教育教师离职倾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是情绪智力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变量;情绪耗竭是情绪智力与特殊教育教师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变量;情绪劳动和情绪耗竭在情绪智力与特殊教育教师离职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鉴于此,建立以“情感氛围”为导向的交流模式,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情绪智力;重塑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表达,加强对情绪劳动扮演的规范管理;厚积情感能量资源供给,缓解特殊教育教师的情绪耗竭。  相似文献   

8.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2):47-48
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是指伴随在幼儿情绪过程中的相应的行为反应。如伤心的时候,有的幼儿会哭,有的则能忍住不哭;高兴时,有的幼儿会欢笑,而有的则仅仅是抿嘴微笑,甚至连笑都不笑,只是心里高兴罢了。“哭”、“忍不住哭”、“欢笑”、“抿嘴微笑”等等都是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情绪,幼儿会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而同一种情绪,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研究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对我们做好幼儿园的心理卫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从情绪情…  相似文献   

9.
幼儿情绪控制,指对幼儿情绪中可能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调控的过程,如孩子对任性、执拗 、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调控。幼儿情绪控制不是教育幼儿简单地、消极地压制其正常的情绪表达,而是教育幼儿适当地调控其情绪,既有泻泄,也有控制,把情绪控制在一个合适的一个合适的与幼儿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保持愉快的心情,约从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幼儿开始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幼儿时期能否具有一定克制冲动,控制情绪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他将来能否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把握情绪控制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幼儿期就重视孩子情绪控制的学习,依靠成人的引导和帮助,培养幼儿情绪控制力。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坏影响,如果长时间维持恶劣情绪,甚至会导致身体心理疾病。因而及时调节情绪,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自己和他人、有利于社会的高度,是明智的选择。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人的情绪和其它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决定了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驾驭自己的情绪呢?  相似文献   

11.
一、何谓情绪教育所谓情绪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这一外在刺激,激发学生良好情绪的产生,或引导学生转移不良情绪为良好情绪,使学生处于愉快、喜悦、兴奋的情绪中,从而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更好进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的情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作为编辑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编辑的工作。心境、激情、应激是情绪的三种状态,它对编辑工作的影响比较明显。编辑情绪调控的目标,就是要编辑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克服消极的、不葭的情绪,尽可能减少情绪的激情状态和应激状态,并使积极的、良好的情绪保持较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唤醒、鼓励、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学生昂扬的学习情绪反过来又鼓舞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课堂上师生情绪的这种辩证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情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课堂的主导情绪应先是快乐的教学情绪气氛,让学生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教师运用情绪的感染功能,以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导致师生共乐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5.
情绪抑制即压抑不被个体所期待的情绪思想、情绪感受或情绪表达的一种策略,长期使用则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通过研究发现,童年期最容易形成情绪抑制,因此,孩子的照顾者一定要多注意引导孩子使用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6.
表情启动效应就是指教师最初站在讲台上所表现出的情绪对学生情绪的感染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表现出积极的愉快情绪,学生的愉快情绪的强度会提高26%,但是如果教师表现出悲伤情绪,学生的悲伤情绪会提高43%。客观语言提示是指教师对学生流露出的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客观积极的情绪提示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3.95%,同时人的悲伤情绪下降17.3%;悲伤情绪提示后,人们的悲伤情绪提高26.8%,同时,愉快情绪下降16.7%。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观提示效应也很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强度上升17.3%,但是消极的悲伤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下降12.1%。因此,目标提示后,人的情绪会向着提示的方向改变。目标提示是指人们确定的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低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示,造成被试的记忆效果下降20%以上;适当高于学生一般情况的提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5%-18%。  相似文献   

17.
宋阴敏 《学周刊C版》2010,(8):108-108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而将愤怒、哀伤、惊怕、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消极的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对教学效果影响极大.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情绪调控的原则是趋利避害,常用的方法有;感染调控;设问激疑,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消除紧张情绪;克服自卑情绪:淡化对立情绪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学课堂情绪主要表现为冷淡低迷的课堂情绪、反应热烈的课堂情绪、抵触拒绝的课堂情绪和自然、适度的课堂情绪四种,其中自然、适度的课堂情绪的教学效果最好,也是教育者所追求的课堂情绪。要实现自然、适度的课堂情绪,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点:语言温和适中、情绪高涨适度和教具使用恰当。  相似文献   

20.
想哭就哭吧!     
人生活着,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或高兴、喜悦,或伤感、悲痛,或遗憾、悔恨,凡此种种,都是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又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能使人乐观地面对生活,就算是遇到不如意的事,积极的情绪会帮助人们顺利地度过难关;而消极的情绪会打消人的生活积极性,具备消极情绪的人总会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