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学期我上《看图续文》作文指导课时,上课伊始,我请同学对前两幅进行描述,第一幅图是小燕子摔下来了,第二幅图是小猫看见了,但进行到想象第三幅时,尽管我从多种角度去暗示他们多角度进行选材,但大多数学  相似文献   

2.
<正>《师说》作为经典论说文被众多教材广泛采用,2019年出版的统编新教材将其纳入到"学习主题任务群"单元。新教材单元设计具有多任务协同的特点,这一单元以针对学习主题的议论说理为主,同时还要完成"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从适合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的任务。从文章学角度看,《师说》的解读和教学颇值得做深入的探究,本文拟从逻辑论证角度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一篇经典文章往往会有极为丰富的多维解读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首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对世界文坛产生的影响当然值得人们去发掘研究。然而作为把《蛙》推向世界文坛的《蛙》的英译本无疑也同样值得人们去发掘研究。也许因为《蛙》面世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学者们对《蛙》的英译本的研究还比较少。情是文学作品的神,本文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探索葛浩文的《蛙》的英译本是如何完美地传递了原作的情。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学年上学期 ,我校使用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学英语》。这套新教材与以往教材大有不同。从编写目的到编写思路 ,从内容选材到编排形式 ,处处体现了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线、为目的 ,编排了异国风情、异国人物、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大量图片 ,符合现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其中 ,所选的教材内容 ,像生活环境、动物、颜色等非常贴近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但是 ,要使教材内容成为学生的知识 ,真正易于接受 ,还需要教师变枯燥、简单授课方式为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对新教材中单词…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吸取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发展语言入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我们根据新教材全文注音的特点,各种不同的课型采用了一边阅读、一边识字;先阅读、后识字的教学方法。以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边阅读,边识字 《看图读拼音识字》和《看图学词学句》这两部分教材增加了纯拼音句群。新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让识字和阅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教这类课文时,就采用了一边阅读、一边识字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看图读拼音识字》时,可分四步走。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张晓艳 《湖北教育》2003,(13):34-34
教学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一(2)》时,一打开教材,不但图文并茂,而且所编儿歌抓住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的特点,既押韵又琅琅上口。如果按书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那只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无疑将会给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带来活力。新、旧教材相比,就在于新教材在编写意图上紧紧抓住语言的本质——“为交际”,并将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新教材在教学要求上同以往的相比,更为明确、更为具体。如提出了两个级别要求和规定了应掌握的30个日常用语功能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新教材既主要采用了现代功能交际法和意念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从而克服了过去那种由于忽视了语言的交际性而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或填鸭式的单调无味的教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新教材是我国自中学阶段开设英语课以来一套很理想的教材。但使用新教材并不一帆风顺,尤其对我们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很有必要花一定时间,下大功夫,去钻研新教材、去体会新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创意。近两年来,携学生之手,在语文路途愉快旅行,感慨良多。新教材(人教版)在立意、选材、编纂、切合等方面均有创新意味,使人耳目一新,凸现出科学性和前瞻性,为地方教材的改革作出了示范,无疑是课改新教材的蓝本。新教材凸现新课程理念,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作了有益的探索。新教材人文平台的建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走进生活,学生接受翻开众多老语文书,不少文章远离时代,游离生活,漠视学生。有的乏味枯燥,晦涩难懂;有的内容陈旧,思想僵化,与学生心灵如隔丘壑。新教材编排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才角度,内容丰…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的可读性和使用性 ,并介绍了改编后的《新编教程》的具体要求 ,教师如何使用、运用好新教材 ,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作者从听力、阅读、词汇和语法、练习四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经过教学实践得以证明 ,俄语教学要着眼于实践 ,利用新教材 ,精讲多练 ,大量采用训练式教学 ,这就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标准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笔者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数学教学时,  相似文献   

11.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到灯塔去》中隐喻的运用。章指出,伍尔夫以隐喻为武器向男性话语霸权挑战,既把隐喻作为修辞手段,也将其作为一种学表现手法,不仅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还有力地揭示了作品关于艺术和人生的深宏主题。  相似文献   

12.
《SEFC》新教材的实施是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对广大英语教师的一个挑战,它在听、说、读、写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教师用书》在听、说、读、写方面都给我们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和做法,但作为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置身于一种热烈的语言学习气氛中,以确保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规定的要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到这一点,英语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做法。1.过学过程交际化是新技林的要来。《SEFC》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学期我上《看图续文》作文指导课时,上课伊始,我请同学对前两幅进行描述,第一幅图是小燕子摔下来了,第二幅图是小猫看见了,但进行到想象第三幅时,尽管我从多种角度去暗示他们多角度进行选材,但大多数学生的描述,题材仍犯千篇一律的毛病,如小猫怎样捕捉小燕子,或者是小花猫吃了小燕子。小女孩怎样怎样……  相似文献   

14.
从2003秋季,全面实施新课程,郧县先后使用过北师大版、湘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新教材,在选材上越来越贴近实际生活,教材每章中都安排有知识应用的内容,并且大量选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例题、习题,这无疑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  相似文献   

15.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具体表现在从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到习题的设计等,都增加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的活动,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完整地反映了课标的各项要求。新课程要求新理念,新教材要求新教法,作为教师,我们应以新理念去认识新教材,以新理念去探究新教法,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程改革,追求适应时代要求和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下面谈一谈在使用新教材中的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哈利波特》无疑对英国当代小说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多数是体现在魔幻小说角度或者文学角度去研究。本文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从而更有利于去分析结构外国文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主旨含义,历来有许多种说法,且多从哲学和思想的角度来探讨"逍遥游"的具体思想意义。如果转换视角,从文本分析和切题的评点学角度来分析,并借用清代《庄子》散文评点名家刘凤苞的《南华雪心编》的方法和建议,从"逍遥游"三个字在文本中的出现,进而探讨其基本含义,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样的视角,可以把"逍遥游"界定在"清虚之境",即"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无为其侧,寝卧其下"。  相似文献   

18.
从写作的视角解读教材能够更敏感地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文本的谋篇布局、体裁样式,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的特点,揣摩文字的妙处,品味语言的情感,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从写作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我会更多的从文章形式上的秘密着手。《莫高窟》  相似文献   

19.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北魏时期的农、林、牧、副、渔方面的情况,因此,我们通常把《齐民要术》看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农学巨。虽然这样评价是确切的,但却还嫌有所遗漏。因为把它作为农学作,就掩盖了它在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上的光辉成就。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从《齐民要术》中可以发现许多生物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包括三篇记叙文.《我的老师》、《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任弼时同志二三事》.三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材料,紧扣中心,用朴实简炼的语言,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崇高品格,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加上知识短文《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组成本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训练记叙文读写能力的重点单元.教学本单元,重点应当突出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掌握同语的正确搭配.同义同的辨析及不同角度选材的方法学生不易掌握.是教学的难点.三篇课文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上.都注重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选材《我的老师》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选取自己感情最笃、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作为材料,回忆童年最敬重的一位女教师.《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和《任弼时同志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