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2.
“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区别不仅仅是抒情形式的差异.“无我之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源于庄子“丧我”、“物化”思想,所表现的是本真的宇宙生命情怀.“无我之境”和儒家、道家性情论有关.  相似文献   

3.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美学概念。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段话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做出了最简单而又明了的解说。所谓"有我之境",外界一切事物都以我的个人主观感受为基本色调。我喜,则物喜;我悲,则物悲。所谓"无我之境",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如同身在物外,对周遭的一切只以客观描述,而不加主观感受。王国维,美学大师,一语道出诗词真谛。然而,作为小学生,我们完全能够从中悟出作文的真  相似文献   

4.
张新 《大学生》2020,(1):46-47
朱光潜的《诗论》中有一节是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讨论,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相似文献   

5.
郑大转 《文教资料》2007,(17):70-71
该文从什么是境界谈起,再谈到《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美学境界的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6.
“境界”说,是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的著名词学理论,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对推动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很大的裨益。王国维说,词以有“境界”为最佳,有“境界”方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唐五代和北宋词所以能够“独绝”词坛,原因即在此。而境界说中尤以“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提出为佳,这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及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一、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解《人间词话》开宗明义便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接着为境界规定了两个基本审美形态:“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王国维论词《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有我之境”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相似文献   

8.
没有中国传统哲学三教合流的融通,没有西学思潮和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无我之境”一说就不可能产生。王国维视“以物观物”为“无我之境”的最大特征,通向“无我之境”的必由之路,那么“无我之境”就必然是充满丰富哲学意蕴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界对王国维“有我之境”美学特征的阐释异说纷呈,存在严重分歧,并形成迥然有异的两个意见派别。一派认定,有我之境的特征为“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另一派则主张用“观我”和“意余于境”来概括该境界的特征。前者立足点局囿于王氏对有我之境的个别提法,失之浮浅,但其忠实于文本的研究态度及试图沟通王氏有关诸说的努力有值得肯定之处;后者探到了王氏“有我之境”理论话语的深层意向,却规避对其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说加以辨析,因而留下一处思维上的盲区。要获致对有我之境美学特征的科学理解,需要把问题置于王国维“境界”说的整体联系之中,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王氏关于有我之境的各种言论,对上述两派的研究思路予以批判性的整合,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0.
“有我之境”与移情作用相关联。“有我之境”中,主体总比较显露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趋向,外物随着“我”的意识和情感的流动而飞跃。但艺术创作和欣赏中主体的情感投射是一种普遍的趋向。“无我之境”中,主体物化为作为对象的客体,与客体相互流连,物我距离消失了,也伴随着移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胡元华 《小学语文》2014,(11):20-21
谈状物类文本(以下简称“状物文”)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物”有相对全面的认识。“物”,可以是器物、动物、植物、建筑物……物质空间中,我们被物环绕、包围,只要可见的,都是可书的“物”。儿童接触到状物文的概率很高,有大量文本直接状物或是带有状物的部分段落。同样的“物”,其“状”也时刻发生变化,动静相生,生发变化,更不要说王国维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写作者本人对物的理解、所融入的情感、持有的态度等,都能让笔下物之“状”发生巨大改变,这些都给描绘者和阅读者带来无穷乐趣和无限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比较尴尬,本文尝试从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论入手,分别针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结合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行阐述,指出两种境界并不完全对立,而是有无相生,可以互相衍生转化的。  相似文献   

13.
一、德育中“有我”、“无我”之意义阐释“有我”、“无我”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创立的诗评理论。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是用“有  相似文献   

14.
“境”是指人的控制约束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主体精神达到的领域,体现在文学中是主体的认识空间。“有我”“无我”是主体情感在文学世界里的不同的存在状态,都具有超越直接的功利关系的审美性,表现了王国维对文学的审美情感的重视和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的七言古诗《渔翁》,是唐诗中的名篇,但苏轼曾认为尾两句为蛇虫。这反映了二人不同的审美旨趣。借用王国维“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的理论加以分析,可以发现柳宗元、苏轼二人对于诗境有不同的追求,这既取决于诗人对于诗歌功能的定位,又与创作中物我关系中的情感位置、观物方式密切相关,并最终塑造了二人山水诗歌的不同风格类型。  相似文献   

16.
王维的诗歌,向来以“意境”著称,他用清新凝炼的语言,生动含蓄的文字,巧妙集虚实为一体,把世人带进一片明净空灵、宁静致远的意境之中,因此人们常常将他的诗歌归入“无我之境”的范畴,其实王维对于世事并不能真正做到忘情、无情,在遭遇亲友聚散离合、政治失意之际,也会产生失意和伤感,由于这种自我情绪的注入,其笔下也形成了“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兴”是由“物我之间”、“无我之境”方面突显出了《诗经》中的艺术因素,那么“赋”则是通过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以营造“有我之境”,突显出了《诗经》艺术的美感基础。艺术之和谐与生活之淡泊犹如“下学”与“上达”,两相互补。  相似文献   

18.
王连仓 《宁夏教育》2013,(11):43-44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诗歌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中同等重要。借用大师的话来形容语文课堂教学,余以为,课堂教学首先要追求并一辈子要追求的当是“有我之境”。只有“有我”,课堂教学才有灵魂;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寒春,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以来,关于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研究由于研究者各自出发点不一样,对于“有我”“无我”的解释多达19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