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IPv6中主机地址自动配置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协议也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之中。在IPv6协议中,随着IP地址的增多,IPv6主机通过地址自动配置功能实现其地址的管理,这种地址自动配置的过程是从邻居发现协议开始的,IPv6的地址自动配置分为全状态自动配置和无状态自动配置,全状态自动配置继承了IPv4中的可选协议DHCP,而无状态自动配置则是主机用路由宣告消息来实现其地址的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开始,北京邮电大学要求新的校园网设备必须能够支持IPv6,作为向IPv6过渡的先期准备。北邮目前的IPv6网络主要提供双栈接入,用户使用自动配置方式获取IPv6地址。部分自建单位无法更换网络设备,则使用一台网络设备(或PC主机)通过专用线路或者隧道方式接入校园IPv6网,并为单位用户提供IPv6自动配置方式上网,对部分个人提供ISATAP、6to4的隧道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曾设计用来处理给计算机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信息,以便计算机可以在网络上自动通信.在IPv6网络中,可以不使用DHCP来自动配置地址,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继续使用它.DHCP for IPv6(DHCPv6)可以向IPv6主机提供有状态或无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模式.多种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曾设计用来处理给计算机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信息.以便计算机可以在网络上自动通信。在IPv6网络中.可以不使用DHCP来自动配置地址.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继续使用它。DHCP for IPv6 (DHCPv6)可以向IPv6主机提供有状态或无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已经建成互通的纯IPv6网络中,通过运用IPv4 over IPv6隧道技术将高校中无法IPv6化的应用进行互联,为高校的IPv4业务拓展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存的IPv4网络的一些不足已经暴露出来:IPv4地址空间不足,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项数量过大,不易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址,不能解决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无人驾驶技术作为车辆高度自动化的发展目标,其需要依靠大量即时的车身信息、传感器得到的环境信息等来支撑自动驾驶功能。传统车辆的车身信息一般依靠CAN、LIN等总线技术传递给车辆相关ECU处理,这更多是面向底层域间系统的通信;而无人驾驶车辆还涉及域内多模块间通信,需要依靠高度集成化、具备并行处理能力的异构多核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及并行数据处理框架来获取所有车身信息提供给感知决策等模块使用。研究设计一种基于ZMQ高并发框架的车身信息分布式通信系统,可匹配不同域间系统通信,同时向自动驾驶域内各模块提供全面、完善的车身信息。测试结果表明该分布式通信系统适用于无人驾驶的域内多节点通信及域间不同ECU系统间的通信,满足无人驾驶技术对于车身信息可靠、完整性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7.
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频、音频等媒体数据的点播业务。为了解决现有IPv4网络的地址空间匮乏和在视频点播传输过程的带宽瓶颈、服务质量等问题,推出了基于IPv6协议的视频点播系统。介绍了IPv6的一些新特性及在视频点播系统中的应用编程技术;并以MPEG-2格式数据为例,给出了在IPv6下开发视频点播系统中客户端的关键技术--数据流的接收和同步播放。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017年12月10日,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在清华大学落幕,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IPv6校园环境中的多角色MANET的技术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的《物联网主机定位配置协议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基于IPv6的家电智能感知贴片互联系统》等四个作品从230多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中遇到的障碍物小的特点和对实时性的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YOLO图像检测算法优化并增加分类计数的方法。通过对小石子和道路坑洞这2种极易引发车辆事故的典型小型障碍物图像建立数据库,针对数据库利用k-Means+优化k值并配置新的锚定值,对取自车载视频的图像进行检测识别。新增的分类和计数算法可快速、直观地获得检测结果,实现驾驶员快速决策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小石子和道路坑洞等小型障碍物有效地检测识别和分类计数,检测速度也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交叉路口车辆环境感知能力,将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s)通信技术应用于车路协同的网联车辆交叉路口环境感知,采用正态分布变换点云配准算法获取车辆位置,构建路边多传感器系统,检测获取全局地图信息,并将其发送回车辆,进行交叉路口的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精度上优于PointPillar算法和VoxelRCNN算法,可提高交叉路口车辆环境感知能力和感知范围,交通效率提升效果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1.
向下一代互联网转移时的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IPv6拥有IPv4不具备的端到端的安全是Internet未来发展的关键。IPv6全面支持Ipsec,增强了安全性,包括自动配置、QoS和移动性,多种过渡技术和方案可以帮助用户的应用移植。  相似文献   

12.
IPv6的隧道技术使得各个IPv6的信息孤岛能通过IPv4网络进行通信,解决了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IPv6的隧道技术,并介绍了如何在LINUX和Windows XP下配置IPv6的隧道。  相似文献   

13.
为深度解析性别异质群体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差异,融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两性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全面揭示主、客观因素作用下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影响机制的性别差异性.以中国城市居民为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群组中主、客观因素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客观因素方面,年龄对女性的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其感知易用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月收入对男性的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男性的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女性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对女性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最大,影响系数达到0.72,也是女性自动驾驶技术行为意向最显著且唯一的影响因素,而男性的行为意向影响路径较为复杂,不仅受到态度和感知有用性的显著正向联合作用,而且受到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感知易用性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谈IPv6技术     
Web技术推动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0年前,关注未来因特网扩展性能的人们就开始担心IPv4网络本身的局限性将难以支撑因特网的持续发展。为此IETF推出了新一代因特网协议——IPv6。与IPv4相比,IPv6提供了许多全新的特性,如地址空间扩展、安全性设置以及自动配置等。本文简单介绍了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同时给出了当前通用的几种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深度解析性别异质群体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差异,融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两性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全面揭示主、客观因素作用下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影响机制的性别差异性.以中国城市居民为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群组中主、客观因素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客观因素方面,年龄对女性的感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网络》2008,(11):19-19
《国家电脑新闻》(美国政府杂志)(Government Computer News)讯,IP第6版本(IPv6)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隆重登场,在奥林匹克公园多个运营系统中得以大规模部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五十八场馆中全面部署了基于IPv6的大规模远程视频管理系统。奥运组委会通过利用IPv6传感器,视频摄像等系统全方位监测奥运设施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视频播放中因带宽不足而带来的播放质量下降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模式感知功能的视频播放和发布系统。服务器通过对网络性能的实时监控能够自动提供B/S和P2P两种视频流的传输模式,播放端通过自动感知,实时切换不同的播放模式。系统采用P2P技术进行分布式视频发布,降低对服务器的并发能力和网络带宽要求,从而提高视频播放质量和传输的整体效率。所实现的系统在江苏电力网络大学中得到实际验证,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效提高了用户的播放体验,解决了传统视频播放中单一模式下的网络负载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常用的几种背景提取算法在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提取的背景效果较差。在某些目标检测区域较少的场景中,若将所有像素进行检测,会浪费许多时间。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背景提取算法。先将视频帧进行分割,再对分割出的检测带依次进行车辆存在检测,最终自动选取视频中没有车辆的车道块并将其拼接成完整背景帧,最后利用Lab空间色度与亮度相互独立的特性提取目标。该算法能够充分提取前景图像,不会丢失车辆目标。相比传统算法,该算法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替代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协议是必然趋势,协议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IPv6协议和IPv4/IPv6协议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改进了Boyer-Moore(BM)算法,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现了基于IPv6协议的入侵检测功能,且改进的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0.
自动驾驶已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研发了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的自动驾驶汽车实验教学平台。平台集成了感知传感器、快速控制原型设备及线控底盘系统,能够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自动驾驶控制模型,并借助快速控制原型设备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开发与实验,为高校教学与实践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