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洁 《新闻前哨》2022,(5):67-70
当下,中国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塑造了一批洋网红,其国别特性和自带"他者"属性,无形中扮演了跨文化传播的角色.本文以哔哩哔哩海外UP主"我是郭杰瑞"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主体间性"的视角分析传者、受众与内容三大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以期为全球...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8):34-38
本文选取大众传媒的视角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不足的原因是与西方体育文化存在价值观念冲突;难以掌握话语权,传播渠道不畅;政府投入不足,传播力量分散;理论研究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等。针对这些问题和目前的传播现状,本文探讨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几点建议:明确传播理念;重视传播主体的培养;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分层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运用多种媒体及渠道等。  相似文献   

3.
李巨星 《中国出版》2023,(22):22-25
研究在系统分析智媒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传播关系新变化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能等视角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细致厘定,提出智媒技术语境下从主体层参与力、内容层软实力、技术层媒介运用力和效果层影响力等四个维度,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为河南旅游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契机与新挑战。依托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了疫情背景下河南旅游文化存在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平台影响力低、内容创新性不足、消费者视角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打造立体式传播渠道、开展“云旅游”、游客参与创意、打造旅游精品项目等途径,来提升河南旅游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张馨  赵树旺 《传媒》2021,(11):65-68
舞蹈作为一种超越族群差异,通过身体符号实现共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进步和文明繁衍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跨文化传播为研究视角,从舞蹈《唐宫夜宴》切入,从身体符号、场景预设等角度阐释舞蹈影像在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认同为路径,借助多种技术元素,通过舞蹈的身体语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跨越国别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许晓松 《东南传播》2023,(7):116-118
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就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与功能,却因传播视角的单一、客观性不足、形式单薄等问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力。当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受阻,视角的转换或能带来转机。从“他者”视角切入,可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两条思路,即在内容上争取“共情”,在主体上主动“靠近”。在传播视角突破的同时,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则能从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三方面,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党洁 《新闻传播》2024,(3):50-52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形象的对外传播受到重视,陕西省也不例外,但由于文化差异、国别等因素的影响,陕西形象对外传播中存在传播到达率不高、传播媒介单一以及区域形象扁平化等问题。对此,数字媒体条件下,陕西形象国际传播中可以选择更多的视听化语言,通过情感因素达成与国际受众的共情,同时形成多主体传播,从而打造一个立体的、全面的陕西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以“国家”为主体和内涵的传播活动中,口语传播一直是其主要形态之一.在积极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背景下,加强对国家话语中口语传播现象、规律的研究,既是理论需求,更是实践的迫切需求.文章将着重从修辞学、语言学、话语学等视角就国家话语中口语传播的形式、主体、特征、问题及对策等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拓展国家传播的范畴与深度,提升我国国家话语传播主体的口语能力与话语权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9.
旅游传播是要在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之间形成信息通畅的传播链,达到三方信息的对称,来谋求各自利益的最理想化①.其中传播渠道是旅游传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旅游传播渠道是旅游信息从旅游传播主体到达传播客体的媒介,它是连接旅游传播主体与受传者不可或缺的桥梁,是传播内容得以实现的载体.作为营销传播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旅游地营销传播渠道的研究较少.一些学者针对个别渠道,如互联网(秦仲篪②等)、影视文学作品(赵征和肇博③)、音乐(曾超和周武忠④)等在旅游传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但鲜有关于不同渠道整合应用及传播效果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不足.麦卡特尼等⑤也指出,相对于旅游传播主体、客体旅游动机及其消费行为和旅游传播内容,国际学界对旅游传播中的渠道组合策略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显得不足.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城市为例,主要考察以下问题:一、目前不同传播渠道在旅游地营销传播中的效果如何?二、什么样的渠道组合最有效?  相似文献   

10.
魏颖  陈致中 《青年记者》2016,(17):10-11
健康传播是近年来传播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美国爱默森学院较早开设了健康传播课程,对健康传播也有较多的研究,因此给出了关于健康传播的定义:健康传播是为个体、组织和公众提供健康信息,在重要的健康问题上影响和推动他们的一门艺术和技术,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健康政策、社区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等.①从大众传播的视角来看,健康议题的传播,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等,都将对受众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以新闻媒介为传播主体的健康传播会对广泛的受众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清、主体参与性不强等问题,影响着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本研究从社会化媒体视角,结合我国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探讨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为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纯网络杂志的传播学视角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了纯网络杂志的特点,包括其编辑出版人员的社会角色、传播内容特性、传播主体特征、受众群体特点及传播效果特征等,以期明确纯网络杂志在传播学中的地位及其传播特性,发现纯网络杂志作为新型网络传播媒介的优势与不足,促进用户对纯网络杂志资源的了解与利用,进而促进纯网络杂志及整体网络出版业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视频节目是伴随新媒体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自2009年11月开播以来,迅速受到关注和好评,目前这个节目被搜狐网、优酷网、央视网等各大网络媒体转载。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风格、传播理念等要素着手,对节目进行研究、解读。  相似文献   

14.
冯媛媛 《今传媒》2014,(1):81-82
新媒体视频节目是伴随新媒体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自2009年11月开播以来,迅速受到关注和好评,目前这个节目被搜狐网、优酷网、央视网等各大网络媒体转载。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风格、传播理念等要素着手,对节目进行研究、解读。  相似文献   

15.
政府单位视角下,信息传播失衡问题是影响公共危机应对效果的关键,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以传播学原理为基础,从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流程以及传播制度等几个方面出发,研究传播失衡问题的具体原因,为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昱 《采.写.编》2023,(3):115-117
本研究基于媒介传播力视角,运用量化分析,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现状、平台建设以及平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传播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以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号为对象,该公众号隶属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本研究致力于挖掘出提升媒介传播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传播主体功能与推送内容相吻合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的关系,为优化供给主体间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出发,厘清了共生理论对于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关系研究的适用性,然后运用实地考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了湖南省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关系的现状。[结果/结论]目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存在供给主体利益诉求不同、供给主体间协作和互动不足以及政策和文化环境支持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改善共生模式和培育共生环境等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的急速创新深度改变了媒介传播的原有生态,使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视角和叙事手法不断被扩容与丰富.场景化、故事化、共识化,逐渐成为品牌宣传的趋同策略.本文以百雀羚《一九三一》广告为研究样本,梳理其传播特征,探究长图叙事、集体记忆、媒介表征、镜像呈现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旨在为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恩施州旅游品牌的微博传播线上调研,发现传播主体具有微博开通数量不足,影响力强弱悬殊等特点。对此,实地调查了部分传播主体,发现恩施旅游局和各企业存在微博传播平台不健全,资金人才投入较少,政策引导不够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恩施州旅游传播主体应该从人才、资金,微博平台的搭建和运营等几个方面改进恩施旅游的微博传播。  相似文献   

20.
国鹰 《东南传播》2022,(6):59-62
以2013年-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东南亚汉语国际传播文献为研究对象,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东南亚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文献数量有所下降;文献所在核心期刊不多且发文机构较集中;作者多为独立研究;目前研究热点主要在华文报纸、华文教育等7个方面;“一带一路”和对比分析两个主题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所在,对华文教育的研究也会持续和深入;关于东南亚地区汉语传播的国别关注度不平衡。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在作者合作、微观考察、平衡国别关注度几个方向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