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97年10月29日江泽民主席在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谈时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①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华盛顿发表讲话时,除指出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外,还特别指出:“我相信,不仅中国,任何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不会容忍分裂自己祖国的行为。经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应当更能理解中国人民渴望统一、反对分裂的决心和意志。”②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当局也多次重申,…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在进入90年代以来成为困扰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成为中美冲突的重要根源。中美两国在人权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巨大的分歧。但是,人权观念的冲突并不仅是一个观念上的分歧,更重要的是涉及一些更为复杂的政治参量。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美人权交往的历史,分析了中美人权观念的分歧所在以及分歧存在的根据,解析人权观念的分歧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的原由,从追求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求同存异,加强对话,应是中美正确对待人权问题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领导人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一再强调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双方关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那么,中美两国之间发表过哪三个联合公报呢?一、中美上海二·二八公报。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4.
4月18日到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通过这次访问,中美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信, 扩大了共识与合作。那么, 目前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一个状况呢? 总体来讲,目前中美关系处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原因有三: (1)“9·11”事件后, 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美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是涉及中美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和一个过渡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中美关系的两重性具有客观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中美关系对双方以及国际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11月16日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此次会晤是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联系,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点评此次会晤有利于增进中美双方相互了解,增加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向中美两国和世界发出了强有力信号。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两国关系的好坏.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亚太地区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进入9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摩擦不断.曾一度降到建交后的最低水平,直到最近两国实现高层领导互访后,才又继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重视中美关系的发展质量,很有必要探讨中美夫系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轨迹。一、中美关系的主要制约因素1、经济困素经济因素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最基本的推动力。首先,经济利益成为双边关系中各自所追求的首要目标。美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和…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对外战略呈现局部收缩与全球再平衡的特点。在美国全球战略收缩或者说是战略克制的背景下,奥巴马与尼克松都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调整,力图使军事利益重心与经济利益重心重合。与尼克松对华缓和关系不同的是,奥巴马注重对华"软遏制",重视利用"国际规则"施压以维护美国的制度霸权、制约中国的崛起环境以谋求本国的经济利益。特朗普当选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势必会发生新的调整,从而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对此,中国要统筹好两个大局、加强与美国新政府的战略沟通,引导中美大国关系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交战略步入“后反恐时代”,中美关系“9.11时代”随之结束。“9.11时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倒退到好转的过程,并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其具体表现是5个方面:中美战略定位发生转折,政治关系改善;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并与政治脱钩;开创中美反恐与安全领域的利益支撑点;美台关系从提升到降温;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美关系超出双边范畴。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首脑的成功互访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美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今年4月6日至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首脑互访之后中美关系的又一重大事件,对维护和推动近两年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所出现的积极势头具有关键的意义。朱总理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关系再一次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进行的,按照朱总理本人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话说就是“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国的潮流”。这与去年6月克林顿成功访华后两国不少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所抱的乐观估计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反差。那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正在腾飞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一直是影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重要因素。两国有长达22年的对抗时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国地位更加突出。今天,中美之间仍然有不少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障碍,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变化的趋向,必然成为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大事。笔者试图对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作粗浅分析,提出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坚持按“日本式”实现中美建交;二是不承担必须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三是从战略高度处理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从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3.
1972年 ,中美签署了上海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000年 ,美国大选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最后小布什幸运当选美国总统。2001年4月1日 ,美国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一事使中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1年9月11日 ,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世界贸易中心和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遭到恐怖分子袭击。美国问题热闹非凡 ,中美关系发展中存在着阴影。200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30周年。因此 ,中美关系和美国问题将是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命题的重要选点。本文现对这两个问题从政治角度、历史角度和地理角度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对立走向缓和,由缓和走向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美两国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美国中国学之父、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他本人对该时期的中美关系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以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促使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以学者的身份,促进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公民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他提出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对中美文化差异以及台湾问题的见解和重视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直接关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理性分析美国国内出现的中美“冲突”论与“共治”论,可以看出,中美之间悬殊的实力、两国紧密的经贸联系、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决定中关不会走向冲突;而所谓中美“共治”更缺乏根基,也折射出美国当前的困境。未来的中美两国仍会有分歧与矛盾,但更多的将是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美关系较冷战结束之初更为成熟,但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仍存在着许多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在国际体系层次上,美国将实力不断增长的中国视为其霸权体系的潜在挑战者,并对中国采取着眼于未来的"战略防范"措施;在国家利益层次上,中美政治、经济、军事关系错综复杂,但总体上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在国内政治层次上,美国内新一轮对华政策辩论过后,布什政府仍以积极促进合作作为对华政策的主调.未来几年内中美关系将保持相对稳定,但是缺乏信任会大大增加中美两国交往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双方就改善中美关系以及对世界形势的看法交换了意见。随后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这标志着中美两国20年的对抗结束,走上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中美关系的转折是本世纪国际事务中重大事件,它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从敌对状态走向正常化的历史的回顾,探索和吸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这对保持和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不无益处。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干美国奉行亲蒋仇华的政策,中美两国处于长达20年的对抗…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经历曲折发展,但总体保持稳定。中美之间战略上的互不信任、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和美国“推进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都是中美关系长期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两国在重大战略和经贸领域又有许多共同利益,需要相互支持与合作。从短期看,中美关系可以保持稳定趋势,全面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从长期看,中美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的战略和政策选择,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历经30年历练构筑了复合相互依存关系,21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关系到全球和地区稳定的战略性课题。本文依托相互依存理论。深入解读并评析“中美国”(Chimerica)思想;指出。“中美国”是一个对中国相当有害的、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模式.并深入剖析了该模式背后的美国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矛盾困惑。  相似文献   

20.
按照传统思维,大国最佳的安全保障是成为体系中最强的国家,“一山难容二虎”;但从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来看,“二虎可容一山”。当前的时代条件和中美两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决定了中美两国相互依存,“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样,“大国互信、合作、权力共享”将破解传统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