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树刚 《现代语文》2008,(11):83-83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吕叔湘先生也曾有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吕叔湘先生1963年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就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  相似文献   

3.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的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  相似文献   

4.
郭多盛 《成才之路》2009,(18):99-100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吕叔湘先生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昵?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养成的.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而学好语文学科又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兴趣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延伟 《考试周刊》2011,(59):48-48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学好语文学科又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10.
麻文斌 《成才之路》2009,(9):I0008-I0008
习惯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属于自身的特性,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则可使人一事无成。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1强化语文知识学习,从生活中领悟语感 叶圣陶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这就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的时候,从具体的课文出发,把语言文字知识当作一种言语行为规范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直至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知识是能力形成的第—素,是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不能把语文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养成一种习惯”。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的原则,注重技能的训练、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中,逐渐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进而能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叶老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他指出了训练语文技能的方法是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那么,作为语文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学习和生活,都将受益匪浅。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训练与培养至关重要。针对现阶段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情况,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那么语文习惯究竞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上海市《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也指出,“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通过‘习得’途径,即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但语文教学不同于自  相似文献   

17.
甘岱昌 《学周刊C版》2014,(5):139-139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在《略谈语文学习》中提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贯起来。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有好坏之分,养成好习惯会终生受益。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要养成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叶圣陶先生甚至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学会怎样学习”。那么,初中生应养成什么样的语文学习习惯呢?这是教师首先必须清楚的问题,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学习惯,使用工具书或参考书的习惯,运用已知学习新知的习惯”。这里提出的四种习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语文学习规律在习惯方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董丽芳 《云南教育》2002,(28):13-13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读书活动中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印度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科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学习状态的主动或被动,与其自身习惯的优良与否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保证,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障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外教育家在这一点上也都持共同观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