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既然p,那么q”是因果关系复句,“如果P,那么q”(新)是假设关系复句,这两种复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不同主要有:强调的重点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逻辑判断;所属关系类型不同,变换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再论“何以……为”句式李春玲关于古汉语中的“何以……为”句式,历来争议颇多,对于这种句式末尾“为”字的词性,主要有两种意见:1.语气词.以杨树达(《词诠》)、刘淇(《助宇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杨伯峻(《市汉语虚词》)等为代表。这种观点影响...  相似文献   

3.
就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汉语表达式及其分类、判定真假依据、负命题的等值式,以及以此类命题作前提的反三段论等问题,作出了全新的探讨。归纳出16种汉语表达式,并加以分类;认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只能依据其前、后件之间客观上是否具有必要条件关系之标准来判定;认为p←q实即→p→□→q,其否定式是“→p∧→□→q”,而不是“→p∧q”;揭示了必要条件反三段论的内涵、逻辑结构,并给出了它的有效推理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汉语史、逻辑基础和语义内涵三个方面讨论"与其p,宁可q"句式存在的合理性。一、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与其p,宁q"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宁可、宁愿、宁肯"等词是在双音化的趋势下,愿词"宁"和意愿类词"可、愿、肯"等易同义并列成分结合而成的;二、从逻辑语义来看,p代表劣项/弃项,q代表优项/择项,它们各有分工,所以这种格式的存在是有其逻辑语义基础的;三、从其语义内涵来看,"与其p,宁可q"跟"宁可p,也不q"、"与其p,不如q"不同,格式呈现出"比较兼选择"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必修课)第34页中,对推理“p→q”进行了说明,“p→q”是:“‘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q”.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认为“p→q”与“‘若P则q’为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6.
伦理行为是受利害人已意识支配的行为,因而分为利人、利已、害人、害已四类。然而,伦理行为又由伦理行为目的与伦理行为手段构成,二者结合起来,便形成16种伦理行为,并可以归结为6大类型:无私利他(包括目的利他的4种行为)、纯粹害人(包括目的害他的4种行为)、纯粹害已(包括目的害已4种行为)、单纯利已(包括目的利已而手段利已和害已2种行为)、为已利他(即目的利已、手段利他的行为)、损人利已(即目的利已、手段损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考察留学生对S+V+给+O1+O2和S+给+O1+V+O2这两种句式(分别记为S1和S2)的使用情况,前者例如“我寄给他一张照片”,后者例如“我给他寄了一张照片”。统计出这两种句式使用的正确率。本文采用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种句式存在的若干种错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留学生在这两种“给”字句的使用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两种句式混用:(2)“给”容易跟其他介词混用;(3)“给”容易跟动词“让”、“使”混用;(4)句子缺少主要动词,误将“给”作为双宾动词使用。本文采用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种句式存在的若干种错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对“给”字句的教学提出若干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春 《教学与管理》2006,(10):91-92
传统的语言学家把词汇分成两大部分,即可以借助语法规则进行自由组合的单词和不能用语法规则组合的固定短语。现代的词汇学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观念.Michael Lewis倡导的词汇法(the lexical approach)认为在词汇法的体系中词汇是许许多多语块的集合,这些语块有四种类型:(1)单词和短语,短语指那些语义像单个词项的短语,如:“by the way”,“turn up”,“let alone”;(2)搭配词,指成分语义独立,但已形成共现性的短语,如:“achieve success”,“solve the problem”;(3)习惯用语,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惯用语句,如:“Would you please…?”“If were you,I'd…”;(4)固定句式,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The more…the more…”以上前两种主要指所指意义,后两种主要指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9.
综现各种刊物与资料,主要错误说法有以下几种:(1)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结论;(2)认为命题“若p则q”的否定就是“p且非q”;(3)认为p与非p只要一真一假即可.  相似文献   

10.
试析“随S”句式宗守云由连词“随”与其关联之句结合所形成的句式,我们可以叫“随S”句式。连词“随”与其关联之句S是互为依存条件的,二者密不可分。它们结合的形式通常是这样的:随+NP+vP(含疑问代词)例如:(1)我知道同事里有好几个小组织,常常聚餐,...  相似文献   

11.
对于所发现的“不但p,更q”复句的问题,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了此类句式的深层语义。  相似文献   

12.
句式结构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子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我们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一、表被动【杂糅结构】被(受)……所。如:1.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修改意见】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二、表原因【杂糅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如: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在作…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了文献[2]中的一些结论,得到了:(1)单支口方法是(0,0,q)一代数稳定的充要条件;(2)如果β,p,q中有一个等于1,则单支θ-方法不可能是(β.p,q)一代数稳定的;(3)若q=0,β≤(2θ-1)/θ^2,p≤β(θβ-1)则单支θ-方法是((β,p,q)一代数稳定的。并对单支θ-方法的数值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在宋真喜(韩)的《“在”字句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在”字句研究进行补述。论述时把“在”字句分成四种句式分别说明其研究情况。这四种句式为:S1,在Np Vp;S2,Vp 在Np;S3,在Np,Np Vp;S4,Np V在了Np。  相似文献   

15.
“是……的”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式,前人已在某些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了比较。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特别是从焦点、语气方面来分析两类句式的不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诗经》中的“载A载B”句式,历来看法不同,通过穷尽性分析, 章认为“载”为语气词,在时间上AB有三种关系:同时发生、先后相承、交替出现。从该句式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测,《诗经》使用的标准语是以西周晚期以镐京为中心的语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语谚语dinniq′εst′i∫ap′t′ulda,汉语通常意译为“醉翁之意不在酒”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in义为“鬼”;ni为领属格助词①;q′εst′有两义:一为“意图”、“阴谋”(如q-′εst′igεt′ymεk′──谋算),一为“仇”(如q′εstalma′──报仇,复仇);i为第三人称领属词尾;ap′t′ul义为“桃子”,但有时也可以用来指代桃树或桃木;da为时位格助词。全句的字面意思为“鬼无意图(或仇)在桃子(或桃树、桃木)上”。这一谚语是如何产生的?“鬼”和“桃子”(或“桃树”、“桃木”)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联…  相似文献   

18.
拼音单调、枯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又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刻板单一地进行灌输,对于刚入学儿童来说,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拼音教学中导入有关拼音的儿歌、童话、小故事、游戏,学生便学得有趣、主动。  在儿歌中学拼音。儿歌容易记,学生较喜欢。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儿歌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拼音。如教完声母,学生对“b和d”、“q、p和g”以及“f和t”这三组字母很容易混淆。我指导学生背诵三组字母的儿歌分别是: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分清字母b和d;正“q(九)”q,反“q(九)”p,“q…  相似文献   

19.
“爱V不V”句式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V不V”句式来源于部分“如果爱V,那么就V;如果不爱V,那么就不V”这种两重复句原式的紧缩。原句式在语用层面上分布于三种不同的语境,从承载语义信息特点上看,它可以分化为A、B两种不同类型。“爱V不V”句式是由承载B类语义信息的原句式紧缩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知识梳理 1.复习有理数的概念,要注意这样三点:(1)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p/q(p、q是互质的q整数,且q≠0)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