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阻断以权谋私的通道是高校有效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的利益冲突风险评估机制,完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高校利益信息公开机制,完善高校利益冲突管理机制,加强高校防止利益冲突文化建设,是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利益冲突问题是美国大学科研活动中面临的焦点问题。美国大学科研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冲突可分为个体经济利益冲突与机构经济利益冲突,其管理经历了大学自主管理、联邦法规正式强制,以及大学、专业组织与政府共治三个阶段。通过法律规范、学会咨询、大学自治,实现了经济利益冲突问题的有效管理,充分体现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念。这也启示我国要科学判读大学科研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冲突风险格局与发展态势,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构建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益冲突是公共权力的代理人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公职人员作为社会人所代表的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是众多因素共同导致腐败产生的触发器。防止利益冲突的过程是预防腐败,从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切入点。新时期构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我党创新预防和惩治腐败制度的重要举措。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形势,高校应着重从构建思想道德防线、制度防线和社会监督防线等方面构建腐败防止体系。  相似文献   

4.
期权腐败是一种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的新的腐败形式,给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期权腐败和利益冲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期权腐败过程中的利益合谋、利益输送、利益兑现等关键环节,都是在利益冲突的情境中完成的。因此,应当从防止利益冲突着手治理期权腐败,通过加快行政伦理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公职人员外部行为限制制度、强化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措施、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来健全利益冲突的防治机制,矫治期权腐败。  相似文献   

5.
廉政风险防控与防止利益冲突事关党的政治形象和生命,深刻理解中央对廉政风险防控与防止利益冲突的立意,把握其精神实质,对贯彻实施好这一政策具有深远意义。为了解廉政风险防控与防止利益冲突问题起因,从廉政风险、利益冲突、腐败三者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责、权、利三者对腐败形成的影响。认为走中国特色的全面改革、民主与法治建设、反腐倡廉、内控制度等道路,是解决廉政风险防控与防止利益冲突的最佳方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滥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两者间的冲突成为导致腐败的主要根源。因而关注高校利益冲突问题对从根源遏制腐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利益冲突的种类以及产生的根源,提出建立包括建立规章、组织申报、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追责惩处、风险评估六个环节的高校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实行“阳光治校”,确保高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7.
私欲与腐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欲可能导致腐败 ,人类社会还未超越私欲与腐败的历史阶段。腐败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私欲 ,控制的对策措施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道德教育 ,使人自觉抵制私欲的诱惑 ;二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减少以滥用权力的手段满足私欲的机会 ;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惩治 ,威慑私欲引发的非份之念。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村级腐败的研究较多,而从腐败治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则明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级腐败治理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以宣传引导限制腐败、靠制度建设约束腐败、用治理机制管控腐败。治理机制应以村民为本位,它对于克服村级腐败具有重要作用,这表现在预警、预防、监督、罢免等各个方面。未来的中国村级腐败治理机制应把均衡发展作为未来乡村腐败治理的新增长点;制度优化是乡村腐败治理的内动力;人的现代化又是优化乡村腐败治理机制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投入与产出对应关系分三个阶段从博弈学理论进行分析。在初级和发展阶段民办高校运用历史上一进一退的斗鸡博弈理论,在成熟期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将会有三分之一是民办。政府在政策上的投入会更加明显,民办高等院校在教育投入上会因政策性扶持而减少,教育产出的效果会更好,教育成果会更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投入与产出对应关系分三个阶段从博弈学理论进行分析。在初级和发展阶段民办高校运用历史上一进一退的斗鸡博弈理论,在成熟期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将会有三分之一是民办。政府在政策上的投入会更加明显,民办高等院校在教育投入上会因政策性扶持而减少,教育产出的效果会更好,教育成果会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