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始终认为奖励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我的儿子还是一个被包在襁褓中的乳儿时,我们就使用过奖励的手段。自然,这种奖励并非是给儿子买多少好吃的东西,买多少好看的衣服,而主要是精神上的奖励。比如,我们每天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同儿子玩耍。当我们走近他时,他那兴奋、愉快的眼神告诉我们,在寂寞中能够见到父母,并同父母玩耍一会儿,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由此可见,亲子之间的交往具有精神奖励的作用。这一点也可以用专门实验来证明。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我们在使用奖励手段教育儿子方面还有一些经验的话,那末,在使用惩罚手段教育儿子方面则教训多于经验,失败多于成功。我和妻子有着一致的看法,认为惩罚和奖励一样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手段。自然,惩罚不能象奖励一样用得那么多,但在必须使用惩罚惩戒儿子时,绝不应该手软。我们的看法虽然一致,但在实施中却有分歧。我的妻子不愿意做执法者,她宁肯把这顶帽子奉送给我。似乎做父亲的天生应该严历一些,做母亲的天生应该慈爱一些。在决定采用并执行惩罚措施时,我就常常扮“红脸”,妻子就扮“白脸”。这种地位有时使我感到不快,甚至有一种被妻子利用了之感。可是,只要我在家,我始终未能把妻子推到第一线去扮演“红脸”的执法者。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和我的妻子在喂养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分歧,但经过一段教养孩子的实际锻炼,我们毕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在辛苦之余也尝到了和孩子同乐的甜头。但是,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允许我们长期沉浸在这种与子同乐的情景中,我们必须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去。这也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必然要碰上的问题。我们虽有思想准备,但真到送儿子去托儿所的时候,却又有些舍不得,特别是我的妻子,忧心忡忡。儿子哭了,没人抱怎么办?尿布湿了,阿姨不马上给换怎么办?别的小孩抓他、挠他怎么办?吃不饱怎么办……好象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同一天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我劝妻子不要动摇,坚定地把孩子送托儿所。托儿所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它有热心的老师,丰富的玩具,充分  相似文献   

4.
儿子中考结束了。他的成绩离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差20多分。别小看这20分,全市几千个中考生,一分之差便有几十名学生。我是个没多少路子的人,为了儿子的前途,怎么也得让他上重点,一共花了三万多元总算是替儿子买上了去读重点高中的资格。那晚我和妻子足足与儿子谈了一个多小时。谈家中的艰难,这一笔钱,是我三年多的工资。妻子对儿子说“:你要不好好读书,就太对不起你爸爸了,为了给你预备这一笔钱,他把烟酒都戒了,拼命地节省开支。”我急忙摆手道“:这就不要多说了,做父母的为子女做这么一点牺牲,那还不是应该的。关键是你读书读好了以后…  相似文献   

5.
妻子下岗后,在深圳打工的妻弟来电话说,他在那里混得还不错,让他姐过去帮帮忙。办完相应手续,临别时妻对我和儿子说:“有啥事你们爷儿俩好好商量。”妻子走后,家里就我们两个男人了。13岁的儿子嘴唇的绒毛已经越来越黑了。一天晚上,儿子突然压低嗓门跟我讲:“我看咱们不如叫哥儿们,你还像个小伙子,我却快成大老爷们儿了。”我一直跟儿子没大没小,儿子才敢这样说话。这回家里就我们俩了,该两人相依为命,像哥儿们一样相处,没什么不好。于是,我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6.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还不会系鞋带,因为妻子对他从吃饭到穿衣,事无大小,一包到底。一天,我到学校去接他放学,体育老师对我说:“你儿子今天上体育课,跑步时因为鞋带开了就不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系,怕绊倒。希望家长回去教教他。”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提醒她要多给儿子一些劳动锻炼的机会。妻子却不以为然“:系鞋带算不了什么大事,老师也向家长告状。儿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好样的。鞋带开了,老师给系上,不就行了!”我惊讶道“:你可真敢想。要是老师也像你这样溺爱学生,那么,孩子到时不都成了高分低能的蠢材…  相似文献   

7.
大刘是一位事业成功的男士,谈到和孩子吃饭的问题,他给我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我们几乎没在家吃过饭。我和我妻子都常常在外头应酬客户,闹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我们有个儿子,从小就在外面餐厅吃饭,中午在学校吃校园餐,晚上自己上饭馆。我们给他不少零花钱,让他别亏待自己,上干净的好一点的餐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儿子是个老实孩子,不像一般男孩那样疯,他吃完饭就回家做作业。晚上我们不回来他自己就先睡了。我们一直很放心。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我和我妻子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突然有一天,…  相似文献   

8.
儿子上了小学后,几乎每周都要伸手要钱,弄得我和妻子心烦也无可奈何。去年工资涨了两次,手头也宽裕一些,有一天我和妻子把工资领回后放在桌上,让儿子看见了,他竟然张口说:“妈,你和爸爸每月都领工资,可我没有,问你们要一点钱真不容易。”儿子的话,引起我的重视,可不是,儿子快10  相似文献   

9.
喜欢绘画,几乎是所有孩子都有的情趣,而且这种情趣很早就已经产生。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就会向父母表示他想画画,我的儿子也不例外。他从两岁开始就在我给他的废纸上,用铅笔或蜡笔涂来涂去,画那些谁也看不懂的画。到后来,他甚至可以告诉我,那些杂乱无章的线条是“大马”、“老虎”。在儿子刚刚满三岁后的一天,他忽然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说是太阳,而且在大圆圈的里边又画了两个小圆圈。我问他这两个小圆圈是什么,他说是眼睛。我又问他:太阳怎么会有眼睛呢?他肯定地说:“有眼睛,瞧着你哪!”是的,那耀眼的阳光投射到人们身上,真的有点象明亮的眼睛看着你。我没有坚持用严格的科学观念去纠正儿子幼稚的看法,而是用浪漫主义的情怀符合了他的这种幻想家般的见识。也许在儿子眼里不仅太阳是有眼睛的,其它许多事物也都是有眼睛的。人们都说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幼儿在同成人的交往中感触最深的也许恰好是这对闪闪发光、流露着内心感情的眼  相似文献   

10.
朱姜 《家长》2011,(6):27-28
从小到大,我们都像管女孩那样管儿子。我和妻子对他过分的爱,极大地压抑了儿子的男子汉气概。  相似文献   

11.
儿子上初中后,为了培养他的独立生存能力.我和妻子商量后让他住了校.小家伙猛的离开我们很不适应.学校条件不错,学生宿舍配有电脑.我怕儿子没人管、放任自流,于是通过QQ监督儿子学习.  相似文献   

12.
25岁那年,我嫁给了大我10岁、有一个10岁儿子的男人。他叫江胜利,英俊、伟岸,体贴、勤奋。我被他潇洒的风度深深地吸引着,不顾亲人的反对,不听朋友的劝说,不畏世俗的偏见,毅然地嫁给他,并发誓要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给孤独寂寞的他以挚爱的温暖,给失去母亲的孩子以真情的关怀。下决心容易,做起来难。尽管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请教了许多育儿专家的经验,仍然无法与江帅——他的儿子沟通。这个倔强的男孩总是用敌视的眼光注视着我,那眼神,就像是对一个侵略者踏入了自己的领地一般。现在都市的孩子都比较孤独,尽管不喜欢我进入…  相似文献   

13.
许多问题常常是连带发生的。我的儿子入托的时间,也恰恰是他开始“认生”的时间。这对他来说就要同时经受双重的考验,一是必须习惯于托儿所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二是必须习惯于和更多的人交往,这对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不容易的。我的儿子出生后的头一年,正赶上我在乡下带插队知识青年,每月我只能回家几天,因此,照顾  相似文献   

14.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幼儿园发了测试卷子,要家长帮助孩子做。其他的测试儿子做得都很好,唯独不会造句子。儿子对奥特曼非常感兴趣,三岁半时就已经成为奥特曼专家,什么赛文奥特曼、艾斯奥特曼、杰克奥特曼等都了如指掌,甚至奥特曼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讲出来,做的每一个动作他都学得惟妙惟肖。我从儿子的兴趣入手,先教他词语——“高兴、兴高采烈、心花怒放、手舞足蹈、难过、垂头丧气”,并用动作加深他的理解,儿子很快就记住了。然后利用家里一切可以看得见的物品教他学造句。让他用“钟表”造句,儿子说,我爸爸买了一个钟表,让我看时间,我很高…  相似文献   

15.
何捷 《师道》2007,(6):10-11
从教十几年,学生带了成百上千,积累了很多教育经验。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诸多教育蓝图在他还在妻子腹中时就已规划好。从未想过,也绝不容许他今后成为让同行们头疼的差生。在我拟定文章标题时,遭到同样是老师的妻子的强烈反对:哪怕只是假设也不容许。故此文是背着妻子做的。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和朋友们闲聊,每逢他们言及和子女存有代沟并因此而伤脑筋时,我总有些不理解。孩子是父精母血孕育而成,现在父子之间怎能形成什么沟呢? 当年我的儿子还小,所以我没有代沟的忧虑感,而现在我的儿子大了,我开始尝到代沟的滋味了。我的儿子今年16岁,是一个知识面很宽的初中毕业生。在日常生活中,他对一些问题很有主见。慢慢地,我们之间有了观念上的分歧。孰是孰非,如何去引导,我都惶惑茫然了,因此,着实令我苦恼。下面就是我  相似文献   

17.
晚上妻子在给儿子洗衣服前,发现他外套的兜里装着500多元钱,这对一个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我们充满疑惑:儿子过年时收的红包有1000多元,已给他存起来了,是他自己私藏的?不会,他收的红包我们都有数。是偷的?家里可没少钱,儿子也不会做那种事啊?真有点蹊跷。"我去问他。"妻子怒气冲冲就要兴师问罪,我忙拦住:"慢着,事情没弄清楚之前,先别着急生气。"妻子缓了缓情绪后走进儿子卧室,故作轻松地问:"你兜里怎么有那么多钱?"儿子似  相似文献   

18.
从教十几年,学生带了成百上千,积累了很多教育经验.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诸多教育蓝图在他还在妻子腹中时就已规划好.从未想过,也绝不容许他今后成为让同行们头疼的差生.在我拟定文章标题时,遭到同样是教师的妻子的强烈反对:哪怕只是假设也不容许.故此文是背着妻子做的.  相似文献   

19.
儿子很可爱,只要我在家,他那小小的人儿便总是围着我转。不管我做什么,他都饶有兴趣地伸着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凑过来,甜甜地说:“妈妈,我也来吧。”我看着儿子那副天真的小模样,实在不忍心压抑他的意愿,便耐下心来教他。儿子毕竟只有4岁,接受事物的能力有限。看似简单的活,他一做起来就像是在添乱,可我仍是耐着性子,不厌其烦地教他。时间一长,儿子做起家务来,便真的有点那么回事了。每天他一从幼儿园回来,便自己系上我特意为他做的绿格小围裙,活脱脱儿的一个小厨师。他在厨房里择菜、淘米、洗碗,干得像模像样。等儿子上一年级,便会做简单的饭…  相似文献   

20.
儿子在生活的第一年,身体不大好,经常伤风感冒。每次得病,总要去几趟儿童医院,吃药、打针,十多天才能好利索。治疗稍不及时,伤风感冒就会转为气管炎或肺炎。如果说抚养的辛苦只是给我们带来一点身体的疲劳的话,那么孩子患病带给我们的则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劳,而且还有精神上的紧张、不安和痛苦。独生子在父母心中的价值,我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是清楚的。每次儿子患病,我们都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我的妻子,就更加沉不住气,常常是儿子服过一两付药,或者打过一两次针还不退烧,她便认为医生医术不高,或者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