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通过优化实验教学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下面结合"摩擦力"的教学设计作些分析探导。  相似文献   

2.
因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日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高校化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最活跃环节。根据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结合民族院校化学专业的特点,阐述了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构建"六环节"实践教学模式,即基础实验+综合开放性实验+学生创新工作室+教师研究室+实习基地+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广大物理老师越来越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谓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体现.  相似文献   

4.
张勇 《考试周刊》2011,(40):140-14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与传统数学课程目标相比较。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急,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把握新的课程理论,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才能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培养创新精神及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延宏 《成才之路》2010,(13):27-2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寓创新精神培养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文章以“物理化学”教学为例,谈几点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经验。实践表明,加强对“实验课程、工程实践、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电子科技活动”四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是培养“知识+能力+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结合砌体结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改革的实际,指出课程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展示了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开展的以砌体结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部分探索成果;总结了实施课程实验创新中取得的成效和体会,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仪器分析实验是仪器分析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课程教学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