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80后""90后"农民工数量庞大,他(她)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蚂蚁雄兵"和发展前行力量的重要构成。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的主力,其实力、合力与潜在的能量巨大,新生代农民工悟性好、接受力强、可塑性大,受训后他们的正能量很可观。保证经济发展有后劲、保持经济活跃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及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刚性需求,受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提供可持续发展之力的"能源";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容与标志。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面临的诸多问题,认为就业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职业教育应主动谋求改革与发展,以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护航、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等,努力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通过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及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等举措,以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关乎新生代农民工安身立命的根本,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而且为他们职业生涯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解决对策,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等举措,以更好地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广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拓宽职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主体力量,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学习权行使是其改变弱势境遇的有效途径。基于珠三角地区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需求及学习权行使情况的实证调查分析,对提高这一群体学习权保障提出了四点建议,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耀华 《考试周刊》2013,(50):109-110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健身需求研究》课题的研究,提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保障问题的同时,必须维护包括体育权益在内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权益。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权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健身开展,对河南省城市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翰青  谭明 《职教论坛》2012,(22):31-34
为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阻碍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课题组抽取长三角地区六家公司的261名新生代农民工构成研究样本,采用自编"职业生涯阻碍测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阻碍程度中等;(2)"背景与环境因素"均分在单位规模大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3)"社会与人际因素"均分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单位规模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心理与态度因素"均分在单位规模大小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农民工,然而现今城市只是在经济上接纳农民工,城市社会只是农民工挣钱的场所,不能安居也不能乐业,占农民工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基本上处于半融入状态。本文从印象管理、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亚文化生活圈和半市民化四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进行论述和分析,讨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三难"问题,提出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方小斌  刘菊 《成人教育》2011,31(7):28-29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社会城市发展的新生力量,有着强烈的市民化意愿。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人文素质偏低甚或缺失,不能切合现代城市市民素质的要求,他们在现代城市遭遇物质与精神生活双重窘迫,成为城市"边缘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人文素质现状,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文素质后补教育,合政府、社会、企业、个体多方举措之效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文综合素质,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现代城市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跨越城乡的特殊阶层。这一阶层亦工亦农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随着社会变迁,代际分化,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逐渐被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具备在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完成市民化。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对其个人发展、经济持续增长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问卷调查显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若干障碍,应加快制度建设,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给予其更多平等机会,丰富其文化生活,消除歧视,提升其竞争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从微观视角上分析无边界生涯时代产生"民工荒"的原因,认为研究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寻求适合的职业发展通道,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农民工问题的复杂性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是否留城的意愿及发展方向分层分类地对其职业发展通道进行探究,提出双重型、螺旋型、跳跃型等多种职业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乡二元户籍、城市社会排斥、市场竞争激烈、素质技能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就业途径不畅、就业保障受歧视、维权难等。当前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主要有:消除就业二元化制度壁垒、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渠道、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水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于君 《成人教育》2019,(2):56-6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群体,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工的代际分化在不断加速以及就业流动性趋势多元化。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机会不公、供需脱节以及企业主体缺位等无法满足农民工的教育需求。面对农民工全面城镇化、兼业和创业需求、职业技能和就业结构匹配等方面的新诉求,要从制度、机制、平台、课程等方面全面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及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就业能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职业发展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发展。针对当前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结构性就业能力缺乏、可持续性就业能力降低以及宏观政策约束瓶颈等现实问题,本文建议通过加强自我能力提升意识,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积极依靠宏观政策调控等途径,能够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从而逐步改变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更好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乡二元户籍、城市社会排斥、市场竞争激烈、素质技能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就业途径不畅、就业保障受歧视、维权难等。当前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主要有:消除就业二元化制度壁垒、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渠道、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水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文章根据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需求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培训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和描述了当代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倾向特征,探讨了进城务工者继续教育难以匹配职业倾向的原因,并寻找对策,提出进城务工人员继续教育应基于其职业倾向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刘汝元 《成人教育》2011,(10):115-116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职业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就业的稳定性、择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而参加职业培训是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所面临的问题,以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macro education policy design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The content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ertific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comprehensively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temporary macro-level educational policy design for constructing the sustainable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system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ll these four sub-systems are systematically intercorrelated to conceptualize the framework of macro education policy design. In addition, the conclusions and remarks are also offered, contextually.  相似文献   

20.
姜乐军 《成人教育》2019,39(3):49-52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市民化"的重要群体,是国家战略范畴内精准扶贫的特殊对象,而教育程度、职业生态和情感归属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中国特色市民化的三大"壁垒"。职业教育公平性、技能性和发展性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整体素质、职业能力和辨识能力,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职业和价值的市民化,并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布局、精准设置等策略和路径,有效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